倾听老同志心声,用心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2017-10-18蒋国
蒋国
离退休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和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2016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做出了明确和规范。
2001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理顺关系,减轻专业研究所和企业的压力和负担,专门成立了离退休职工管理处(中心),负责管理服务我院90。多名离退休职工。
我们都知道,老同志在单位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奉献青春、贡献智慧、挥洒汗水,奋斗了一生。在退下来后,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了,难免有“牢骚话”出现,其实这些“牢骚话”也是老同志关心改革发展的“心声”,需要我们正确、客观地对待。因此,如何虚心征求意见、妥善协调关系、及时化解矛盾、正确处理问题是作为我们为离退休干部服务部门的责任所在,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用心走进老同志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才能赢得他们对我院农业科研事业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一、“牢骚话”的由来
我院离退休职工具有其特殊性:一是85%的离退休职工退休不离院,仍在大院里居住和生活;二是离退休活動中心就在院办公区内,美丽的大院是他们经常活动的场所,院宣传橱窗也是他们时常关注和驻足的地方;同时,他们也经常回原工作单位走走看看,与一些在职职工进行一些交流,了解单位的科研和发展情况。
老同志从原来的岗位上退下来了,大部分老同志很快适应退休后的生活环境,安于现状,安享晚年,做一些自已喜欢的事。但有一些老同志当从位高权重的工作岗位突然转变为无职无权的时候,有着强烈的心理失落感,一时间感到无所适从;有的从单位回归家庭,空闲的时间多了,恼烦也多了,随之而来的“牢骚话”也多了起来,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家庭矛盾;还有的喜欢指手画脚,倚老卖老;还有的老同志心态发生了变化,喜欢标榜:我当年怎么样怎么样……看不惯年轻人的所作所为。
“牢骚话”虽然只是一种不和谐的声音,但任其发展,对构建和谐大院也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不让他们说出来,却很容易使他们陷入孤独、固执、封闭的状态,进而影响到身体健康。这些在离退休职工中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应该积极引导,正确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使“牢骚话”转变为关心单位发展的积极“心声”,使他们从工作状态平稳过渡退休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对单位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从多方面着手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积极引导,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变化
不可否认,离退休职工为我院科研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几十年,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贡献给了农业科研事业,而过去的岁月大部分又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是低收入、高积累的时期,生活与科研条件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为我省乃至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大量基础性、开创性和探索性的工作,正是通过他们的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造了农业科研的辉煌业绩,使江苏省农科院在全国农科科研战线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至今提及也是老科研工作者的骄傲和自豪。我院之所以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和卓越的成绩,离不开我院老专家、老同志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但是,一旦他们退休了应该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工作岗位回到了家庭,还需要加强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学,在思想上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平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以积极的心态、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正确看待。单位的各项工作已经由年轻同志担当,不该管的事就不能管,当然关心单位科技事业的发展,发挥自已的经验优势,也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但首先要考虑的是应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家庭的关系,如何让自己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
三、善于倾听老同志的心声,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
牢骚,本是因内心不平衡或产生了怨恨而向外界发泄不满的一种表达方式。正确引导,善于倾听“牢骚话”才是有魅力的离退休工作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倾听老同志的“牢骚话”,首先有利于培养民主自由的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形成轻松、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清楚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充分了解他们的处境,及早发现问题,并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
耐心倾听老同志的“牢骚话”,同样需要我们有一颗善良宽厚的心。
做任何思想工作不可能使人人满意,尽管你在工作上费了不少心,下了不少功夫,但总会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有的老同志说说“牢骚话”也是正常的,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欠缺的地方。对待老同志的牢骚,要抱着有闻则喜、求真务实的态度,要把老同志的“牢骚话”看作是敢讲真言的表现,既不能充耳不闻,也不能封闭压抑。要静下心来,冷静地听、认真地品。回顾以往工作,了解老同志积怨的动机并给予正确的评价。
而离退休老同志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难免有发牢骚的时候,他们也需要随时表达自己的心声。譬如,因身体状况欠佳导致负担过重而苦不堪言的时候,因家庭关系复杂没有处置好怕受周边邻居嘲笑,因历史遗留问题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一直耿耿于怀的等等……。但再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去了解和认识,更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解决老同志的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我们要真正了解老同志的生活情况,成为老同志的知心朋友,就务必请用心听听他们的“牢骚话”。在听取“牢骚话”时,我们只有首先把心窝子掏给他们,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
冷静地听牢骚话。在潜意识中,我们和老同志之间还有一定的代沟,我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还不可能在同一层面上。因此,要做到心平气和地去听很不容易。这也需要我们摆正自己的位置,用宽容积极的心态聆听他们心中的不快或疑惑,以便我们能准确地找到他们的症结,改变常用的“堵、压、爱理不理”等错误做法,真正让老同志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愿意主动向我们倾诉自己的心声。endprint
耐心地听“牢骚话”。需要用“始终如一”的态度,不厌其烦地去听老同志发牢骚。但要想成为老同志的知心朋友,就要以一个知心朋友的姿态经常去跟老同志交流、談心。就像一个健康的身体需要我们常年进行锻炼一样。老同志的牢骚更多会私下、暗里大发一通;更多的会在心里筑上一道屏障,在无人知晓时“摔东西,破口大骂”等方式发泄出来。只有抱着勇于接纳的观点,乐于接纳他们倾诉,乐于解开思想症结的态度,才会让老同志视你为知己。一有不快或想不通的地方就会愿意通过诸多有效途径与你沟通。有效搭建起互相沟通的平台,才能形成良好的关系,共建和谐的大院文化。
认真地听“牢骚话”。老同志的牢骚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或潜意识里不愿表白的东西。听到老同志发的牢骚,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对待,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处理,在一个适合的地点和时间,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对于许多老同志普遍性的牢骚,就要用敏锐的眼光看待这种“流感式”的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反馈给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争取及早解决,决不拖延,让老同志的生活能及时回到正常的心理反应和轨道上来。
四、搭建平台,为老同志角色的转变做好服务
老年人退下来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作为离退休服务管理者,要认真贯彻落实两办《意见》,以四个“更加注重”为原则,加强教育引导工作,坚持不懈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应该创造更多的平台让他们走出自我,融入社会,愉快健康地安度晚年。
首先加强老年大学的管理。目前,我院老年大学开设书法、绘画、声乐、舞蹈、摄影等五个班,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鼓励老同志走出家门,并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需要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使之更加实用和适用。
二是充分发挥老科协的作用。鼓励一技之长的科技工作者响应省委组织部、省老科协的号召,投身“三农”服务,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智力优势、政治优势,让他们老有所为,继续为江苏的农业发展添砖加瓦,这也是离退休老同志非常乐意去做的一件事。
三是组织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如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为他们提供见面和聚会的机会,拉拉家常、叙叙老友情。在春节前,组织迎新春茶话会,原所在工作单位把他们请回去,由现任的单位领导班子介绍研究所科研发展规划、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让他们针对研究所目前的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有归属感。
四是善于发挥老同志的特长。利用橱窗宣传老同志的书画、摄影作品,利用院庆、国庆等大型纪念活动举办老同志书画、摄影作品展,看到自己的作品获奖了,相信他们精神上是富裕的,能够重拾另一种自信。
总之,老同志的“牢骚话”其实是向我们表达的一种心声方式,我们必须要用心去听,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而要全方位、多层次、因地制宜地加以对待并妥善解决。
让我们从听听老同志的“心声”开始,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对老同志的服务,也是要从倾听他们的‘心声”开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