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职匹配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2017-10-18秦春花
秦春花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具体分析个案的职业人格与职业环境模式的匹配问题。以三个大学生的具体案例为佐证,逐一展开并详细的分析,论证人职匹配理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人职匹配理论 大学生职业生涯 指导作用
职业人士要实现自我价值,整个社会要实现真正的人职匹配,使全社会的人力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状态,不是从职业人士人职时才开始的,而是应该在他们刚人大学时就已经开始了,即使用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理论,让他们真正的找到自己,明白自己究竟是谁?适合做什么?从而根据这个自我界定选择他们可能选择的最适合的专业,进行大学甚至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那么毕业以后学非所用、人职不匹配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从而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现在。本文就如何指导大学生进行简单而实用的自我认识,完成最适合自己的人职匹配,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就我国目前完全被各个大学忽视的就业指导导致的人力资源大量扭曲和浪费的现象进行剖析,让大家真正重视就业指导理论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学会简单而实用的使用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指导大学生完成自我认知和职业匹配。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缺失现状及其严重后果
第一,各大学就业指导的缺失状态:被严重忽视,几乎形同虚设。尽管2009年始,国家教委已经下文,明文规定每个大学必须开始就业指导课程,而且是作为必须课。可是,至今为止,真正作为必修课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得到真正应用的大学,几乎为零。往往各大学都是以讲座的形式每个学期2个课时进行就业指导教育。2个学时的讲座真正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是根本不可能的。加之,各大学几乎没有专职教师进行就业指导研究和授課,基本都是团委或者学生处的老师们业余兼职,进行授课和研究。
第二,很严重的后果:就业指导教育的严重缺失,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自我认知和人职匹配、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带来了很坏的影响。加上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是非常僵硬和机械化的,其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的大学生的在专业选择、职业选择中都是稀里糊涂的完成的。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那么努力,职业生涯却那么失败。其实是完全不能自主选择专业、选择职业,或者是稀里糊涂的在很小的范围内选择了一,然后就业,然后不适应,然后任凭自己如何的左冲右突都很难成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运气比较好的那部分),恰巧误打误撞的进对了专业,选对了职业,成为了职业成功人士。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统计资料,来证明以上说法,但就笔者周围所能接触到了师兄弟、师兄们和所教的所有大学生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情况来看,真的明明白白进行自我认知并完成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真正实现人职匹配的人,不到5%。95%的人从问答情况来看都是稀里糊涂的完成了选择,并终其一生的。因为如果在大学阶段都不能接受良好的就业指导教育,而指望他们毕业后自学或者找职业指导师去完成这个过程,第一是时间太晚,第二是几乎不可能。因为毕业以后,大部分人就已经不会过多思考和继续学习如何选择专业?如何选择职业?他们往往只会顺其自然的随之社会可能提供的可能进行就业了。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普通大学毕业生中存在,非常遗憾的是越是重点大学对就业指导教育的忽视程度就越严重。相反,如果大学阶段就已经进行了良好的就业指导教育,那么,即使他们由于自我认知的错误,导致了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的错误,就算是毕业后才意识到,那么良性思考的惯性使然,他们也能及时的纠正并找到正确的轨道回归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上。
二、人职匹配理论的实践、应用和意义
就业指导的浩瀚大海中,关于如何指导人们进行职业选择的理论非常众多,而且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和可应用性。但笔者从一名老大学毕业生并经过30年的职业生涯扭曲之路的角度出发,认为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是其中即简单又实用的一个重要理论,而且其指导结果的准确性也比较高。下面就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进行阐述并介绍如何具体应用于大学生专业选择和未来职业选择当中,以期实现整个社会的人职匹配并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霍兰德1959年在其著作《如何选择你的职业》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人职匹配的理论观点。他认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和人员选拔能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匹配协调。霍兰德将当时美国的职业划分为六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并认为这六种基本职业与六种基本人格是相互对应的。这六种职业类型分别是: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管理型(又称企业型)(E)、常规型(C)。早于年就已经提出了职业兴趣理论,即根据每个人对职业的兴趣点不同,把人分为6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相对应的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见图。
(1)R、I、A、S、
E、C的顺序是可以预测的;
(2)相邻职业兴趣间的相关最大;
(3)相隔职业兴趣间的相关次之;
(4)相对职业兴趣间的相关最小。
用Holland的话说“职业兴趣各类型点之间的相关与他们的距离成反比关系”。
先后编制了职业偏好表和自我导向搜寻量表两种职业兴趣量表,作为职业兴趣的测查工具。当然,并非要生硬的割裂开来的确定个^的职业兴趣,而是每个人格类型都给出分数,然后,依照分数多少找出最能代表其兴趣特色的组合形式,例如RI或者ASE。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三组关系:相邻、相隔以及相对。相邻关系最为匹配,相隔次之,相对最弱,甚至不能成立。
总之,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最关键的是要实现人格与环境二者的协调和匹配,当二者实现完全的匹配和协调后,者会产生职业人生的种种满意、顺随甚至是辉煌。反之,如果职业人格与职业环境模式不协调不匹配,则会出现不满或者是失败,或者是种种的别扭和压力。
从以上的理论介绍和应用模式出发,我们来分析并揭示文章开篇就提到的二位大学毕业生的不同的职业人格和选择以及职业结果。endprint
A君:男,职业人格为常规型和现实型。大学毕业时22岁,硕士,毕业时27岁,博士毕业时32岁,期间有工作(基本都是稀里糊涂的,学校分配到哪个单位就服从,完全没有职业规划和咨询)然后再脱产读书。一共有2个工作时期和工作单位,均为本科大学。当博士毕业时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和新的大学,有点不太适应。也有了一次新的工作机会,进人大银行机构。机会来时,他犹豫不决,请教几乎所有的好朋友和同事,大家都一致反对他离开大学,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大学更稳定,更轻松。于是他听从了朋友们的劝说,留在了大学继续工作。许多年过去了,A君已经年近50岁,随着学校的种种改革和科研压力增大,他突然发现其实自己一直都选错了工作方向。可是时间已经过去了,机会也已经过去。当然,他并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只是凭直觉感觉到自己博士毕业时应该选择去大银行机构。请问,他的思路正确吗?按照霍兰德的职业人格与环境模式匹配理论,我們可以非常明确的得出结论,他博士毕业时的确应该选择离开大学到大银行工作。为什么?让我们对比一下高校教师与银行大机构职员这二者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差别以及相匹配的职业人格。高校的职业环境模式是人文加研究型的,银行大机构的职业环境模式是事物加人文型的;而高校教师最匹配的职业人格是研究型加社会型(科研达人加最受欢迎讲师)或者加现实型(科研达人加技术高手)或者加艺术型(科研达人加设计界达人、最佳表演型讲师)。大机构或者银行职业最匹配的职业人格是常规型加社会型(最匹配的职员或者受欢迎的领导),加现实型(最佳职员、最优秀的员工),加企业型(最有远见灼识的卓越领导)。A男从职业人格来说是非常适合做大机构或者是银行职员的,如果当初,他选择到该大机构就业,那么他的职业人生结局必然是满意、满足甚至是辉煌的。因为,他的职业人格正好跟大机构的职业环境模式完全匹配,那么他工作中会轻松如意就能够完成几乎所有的工作。在一个事物和人文的职业环境中,擅长处理各种日常事物和遵守常规的他,必然得心应手。因此,最终无论是作为普通职员还是作为部门领导,甚至是高级别领导,他都能得心应手,轻松应对。
B君,女,研究型加企业型加艺术型职业人格。大学毕业一直在大学工作。但该君研究生毕业时在著名大学和企业间,她毅然决然选择到企业工作,尽管很快做了投资总监,但工作压力过大加务实性差,导致她想离开回到大学。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如愿以偿,进了一个职业中专。种种不适应,职业人生失败。分析:其实当初误打误撞进了所大学是B君最佳选择。因为研究型职业人格是所有大学最佳匹配,特别是综合研究型大学。但B君不自知。后来进了个企业,B君也是适应的。只是主型研究型的职业人格让B君在企业没法充分发挥才干,社会型特别是现实型职业人格的缺乏,导致B君在企业工作中客户维护和实务推进中有所缺失。
可见,重视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开展,特别是引入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指导大学生们从职业人生起步时就正确规划和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了真正的人职匹配的人干工作中会得心应手,轻松应对一切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减少失落感,增加大部分人的职业满足感和成就感,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稳定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