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本课程建设中的有效管理

2017-10-18王芳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园本园长建构

王芳

近几年,很多幼儿园都在建构园本课程,那么如何让园本课程建设更顺利和更有质量,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有效管理的及时跟进是非常关键的,在此与大家分享我们在园本课程建设管理中的一些经验。

一、理念与目标的明晰

任何课程都要有明确的理念和目标。理念和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指路明灯,它直接影響课程建设的方向和质量。在园本课程建设之初,园长要思考并与教师们反复讨论:我们应该建构一个怎样的课程?为什么要这样做?十多年前,我们发现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存在幼儿被动学习、主题内容拼凑等问题,就想改变现状,建构促进儿童主动学习的课程。我们在与教师们共同学习、反复讨论后,形成了最初的课程理念:孩子是课程的主动建构者。后来我们反复学习相关理论,据此确定了主题活动应依据儿童真实兴趣,主题内容可在活动中连贯、线性展开的研究方向,并逐步开展课程建构。

当前在园本课程建构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没有理念与目标。有些园长只想着做特色,就抓住某个领域或某个很小的活动内容来做,如篮球、剪纸等,不明白自己该解决什么问题,不研究该领域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只是专注于“深度”挖掘某方面课程内容。这样做很容易忽略课程体系结构的平衡性和科学性,忽略孩子的全面发展。二是理念与目标不明确、不清晰。园长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想法,就叫教师们去做,教师们也不明白园长的想法,不知怎么做。有些园长甚至今天这个想法,明天又有另一个想法,教师们便不知所措。所以说建构园本课程必须有明晰的课程理念和目标,知道自己朝什么方向做,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当然,明晰课程理念与目标会有一个过程,我园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慢慢提炼出了今天的课程理念和目标:重视儿童的主动学习,建构儿童的直接经验,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

明确的课程理念不仅管理层要明白,全体教职员工更要明白、认同。因为教职员工是课程建构的主力军,园长要让教职员工真正明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比原先的做法好在哪里?我要朝什么方向做?要做到这一点,园长首先要与教职员工一起学习相关理论,带领他们参与相关培训,也可请理论与实践专家来园做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们理解理念。同时,园长要与教师反复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对理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让教师们理解理念的内涵,逐步达成共识。

二、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措施

课程建设的过程是园长与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过程,园长要建构团队,支持团队研究,充分聆听教师的声音,整合各类资源,保证园本课程建设的有效进行。

1.团队组建

课程建设应发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所以只有组建好团队并明确责任人,才能保证园本课程建设有效进行。团队组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有的幼儿园以常态的平行班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课程研究;有的幼儿园以组建课题组方式进行研究;也有的会专门组建课程开发先导小组等。我园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建立了纵横交错的组织机构,共同研究课程建设中碰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横向以常态教研组为单位,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遇到的共性问题。纵向以各种不同组建方式的课程研究小组为单位,可以是大中小班的教师组合,也可以是同年龄段的教师组合,还可以是志趣相投的教师组合。

无论哪种组建方式,都要给教师一定的时间,保证教师有学习、交流、讨论的机会。我园一般每周安排一次,每次集中讨论两小时,其他观察、讨论等时间由教师自行安排。

2.问题收集机制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们会碰到大大小小的问题,如果问题越积越多,会影响课程建设的有效进行。因此幼儿园要建立问题收集机制。我们每个分园会确定一名问题收集人,主动收集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每学期末我们会向教师发放问题收集表,平时也会注意收集教师的各类问题。问题收集后我们会将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进行统计分类:有管理上的问题和学术性的问题,有关键的问题和一般性的问题,有老教师的问题和青年教师的问题。然后,我们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再分层解决。如果是紧急的问题,就在日常教学中马上解决;如果是细小个别的问题,就在与教师个别交流中解决;如果是大的共性问题,就放入园本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及专家指导来解决;如果是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到实践中进一步探究、解决。

3.有效的支持与引领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们经常会感到迷茫,这时非常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行为上的引领。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合作对话小组的方式支持、引领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合作对话小组是由专家、园长、骨干教师、一线教师组成的多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大家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现场中发现问题,在对话讨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再将策略导入实践,经历“发现问题—对话解决—导入实践—再发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比如,大班教师对如何有效开展主题活动“天平的秘密”有困惑。于是,我们便采用合作对话小组的形式去支持、引领教师。合作对话小组首先分析大班幼儿关于天平的原有经验,从而确定主题活动的目标,并建议让幼儿利用制作简易天平和用天平来称量物体轻重这两条线索来感知天平的平衡与物体轻重的关系。经过研讨,大家预设了主题活动的基本走向。讨论中,大家指出:孩子制作天平时找中心是难点,也是关键,所以,这一环节的时间安排要适当延长,要给孩子充分操作、体验的时间。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由我们确定执教教师先制订主题活动方案,然后由合作对话小组成员到教学现场共同观摩主题活动的实践过程,观摩后小组成员针对主题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给予相应的调整建议或针对下一步主题活动走向的建议。执教教师在此基础上修改方案,然后进行第二次的教学实践,小组成员再次进行现场观摩,观摩后再分析讨论,执教教师整合大家建议再次实践,直至主题活动结束。

合作小组成员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基于在真实情境中幼儿的学习过程,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提出具体的方法、建议。在反思和讨论时,教师们畅所欲言,不同层级教师发挥各自的作用,也各有收获。执教教师切身感受到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学习如何在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对幼儿的兴趣和学习需要作价值判断,从而使主题活动更具发展价值。其他教师虽然没有亲自执教,但全程参与。他们一方面对主题开展方式有了直接的体会,对今后实施主题活动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主题开展过程中的讨论、反思对其观察、分析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4.资源整合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支持教师。首先,是专家资源的利用。在课程建设中,教师们最关心的是自己做得对不对,怎么做才对,这时候就非常需要有专家的提点、引领,但园长不能病急乱投医,这里请专家、那里请专家。因为每个专家研究的领域不一样,所以园长要了解专家的研究领域及其指导能力与本园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匹配度,请到适合的专家是关键。同时也要注意请专家的时机,我们一般在明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开始阶段,教师有问题需要梳理指点时,课程建设到某些阶段需要提炼总结时,会请专家来园指导。其次,是家长资源的利用。开始我们利用家长资源有些误区,要么充分挖掘家长中可利用的专家,要么让家长提供物质资源。后来,我们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地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的理念,让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充分感受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成果。让家长真切地理解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支持幼儿园课程改革。我们还要带动家长转变育儿的理念和行为,让家长和幼儿园产生合力,这是对家长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当然课程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更多方方面面资源的支持,需要我们充分挖掘,有效整合、利用。

三、对课程建设过程的总结与反思

课程建设过程中,园长不能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而是要经常回头看,经常总结和反思,并且要一边做一边总结物化成果。

1.过程中的梳理与反思

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需一边做一边反思,经常回头看。有时会惊喜地发现收获颇多,这是给大家的鼓励;有时也会发现已经走偏,需及时调整。比如,我们在开展“光与影”的主题活动时,建构的主题网络图上包括影子的产生、影子的故事、影子的方向等。后来,我们发现这还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在思考,好在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我们在区角投放很多有关光与影的材料,让孩子自主操作,通过“问题门”让孩子不断发现与光与影相关的问题,然后与孩子一起对问题进行讨论与筛选,一起观察与实验,把发现的光与影的一些有趣的现象记录在“发现门”上。

我园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会定期不定期开展课程展示活动和课题总结会,借此进行回顾、梳理。有些时候我们会请专家对我们当前的做法进行会诊。有一次我们请著名课程专家参加我们合作小组活动,该专家连续参与一周的活动,深入了解我们的课程实施过程,指出我们在课程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她的建议精准到位,让我们茅塞顿开。我园最初提出的是“蛛网式课程”,这位专家和我们一起讨论后,建议改成“织网式课程”,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更清晰地体现了我们“关注自主、关注体验”的课程理念。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自己一边做一边总结,我们要求教师将每一次的梳理、总结形成文字、圖像材料。我们非常重视让教师动笔写文章,动笔写是一种很重要的梳理、反思的过程,写和说不一样,写对教师成长的帮助更大。

2.重视成果的分享

总结提炼过程是帮助教师成长的过程,园长不能以分配任务的姿态,让每个人负责一块内容进行总结就完事,而是要组织教师不断分析、讨论、碰撞、提炼。这些过程会让教师更明确自己的思路与做法。成果要总结更要分享,哪怕是点滴的感想,或许对别人都有所帮助。我园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建立了不同的分享机制,有组内分享、园内分享、集团内分享,分享内容、时间也各有不同。集团内的分享一般安排在每学期结束,有时也会安排阶段性分享会。组内、园内的分享则更频繁、更注重细节。

3.鼓励教师总结、展示

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教师也是需要不断激励的,当然,教师更看重的是专业成长。园长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看到教师的专业进步和辛苦付出,及时给予肯定、鼓励。我们鼓励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总结提炼,把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让教师有机会参与各层面的展示与交流,这是对教师专业进步的最好肯定。

猜你喜欢

园本园长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园长变马车
园长考试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建构游戏玩不够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