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在静脉化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7-10-18卢皓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4期
关键词:外渗静脉炎静脉

卢皓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PDCA循环在静脉化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卢皓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目的探讨分析PDCA循环在静脉化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该院收治的静脉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均选自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经过患者同意后使用单双号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占60例。一组静脉化疗患者仅使用常规管理—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辅以PDCA循环管理—观察组。经过不同管理后,将两组患者的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坏死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药物外渗发生率(3.33%)、静脉炎发生率(6.67%)、局部坏死发生率(5.00%)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91.67%)(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合格率为95.00%,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干预可降低静脉化疗患者静脉炎、药物外渗以及局部坏死等风险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PDCA循环;静脉化疗;风险管理

目前,临床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且绝大多数以静脉输注完成用药[1]。PDCA循环管理主要对细节量化较为注重,可对护理环节进行监控,并全程互动[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增强,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越来越广泛。由于通过静脉输注进行用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尽管对患者的痛苦较小,但其护理风险较高,因此,应加强风险管理。PDCA循环注重细节量化、全程互动以及环节监控,主要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几个阶段的管理项目,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该次研究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静脉化疗患者选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共计120例。对于静脉化疗患者的风险管理,将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其中,效果显著。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中,选取对象共120例,所有对象均为该院收治的静脉化疗患者,选取时间均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经过患者同意后,使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占60例,观察组占60例。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当中,包括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 例;年龄为 31~85 岁,平均年龄为(64.78±11.54)岁;癌症类型:肺癌术后患者占24例,食道癌术后患者占23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占13例。在对照组60例患者当中,其中男性患者占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为31~82岁,平均年龄为(64.45±11.32)岁;癌症类型:肺癌术后患者占23例,食道癌术后患者占2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占16例。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癌症类型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静脉化疗患者仅实施常规管理,并不进行任何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4 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

1.3 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将两组静脉化疗患者的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坏死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1.3.2 判定标准 采用该院自拟的调查表,于患者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几种。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比较满意率之和。使用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总分100分,85分以上为合格。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核对,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坏死的发生的情况

观察组中,其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坏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见表1所示。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坏死的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合格率为95.00%,其中共57例患者合格;对照组患者的合格率为78.33%(47/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21,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导致化疗在临床中的使用率不断增加[3]。化疗虽对疾病具有一定的控制和治疗作用,但对患者机体同样存在较大的副作用,使得护理工作的风险越来越大[4]。该次研究中,将PDCA循环应用于静脉化疗风险管理中,效果可观。

①计划(P):根据我科静脉化疗存在的风险事件,制定计划。首先成立质量改进小组,组员由护士长、带教老师以及安全监督员组成。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的培养,组织护理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的培养。制定科室质控重点,并将考核情况与绩效挂钩[5]。

②实施(D):对于护士的责任心,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强化,并结合科室和院内的安全警示具体事件,加强对护士的安全教育。对于科室质控方面,主要抓主要高危时段、高危人员以及高危患者3个[6]。其中高危时段主要指节假日、工作繁忙、交接班以及空闲时段;高危人员主要指业务能力较低、新入科护士以及责任心不强的护理人员;高危患者指存在心理障碍者以及不配合治疗患者。在科室内,应积极推广PICC和深静脉置管,将疾病的基本知识以及化疗的必要性和目的向患者进行宣教。每天晨会时间,应组织护士学习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提高护士的综合素养。由于医疗科技不断进步,化疗药物也在不断更新[7]。因此,科室应将每一种化疗药物的说明书均整理好,并将其装订成册。将各种药物的化学名、英文缩写、商品名、剂量、滴注时间、用药途径、溶酶、配伍禁忌以及特殊情况做成一览表贴在治疗室的墙上,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核对。

③检查(C):对于患者化疗当天至化疗结束后的第7天,病区的CQI小组应将其作为化疗的1个检查周期,并进行持续性的跟踪检查。每周,护士长应进行跟班检查2~3次左右,对于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了解。监督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是否按规范进行。每月,应将静脉化疗患者的静脉炎、药物外渗以及置管感染等并发症的例数进行收集,并记录在册。

④处理(A):病区的CQI小组应将具体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并整理成册。对于成功的经验,应给予保持,并将其作为推动下一个循环的动力。然而对于检查中出现的不足,并认真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将护理的整改措施提出,同样可作为下一轮循环的根据[8]。

在该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其中药物外渗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以及局部坏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仅如此,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健康知识的掌握合格率为95.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91.67%、78.33%)(P<0.05)。以上研究结果提示,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可减少静脉化疗管理中的风险事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静脉化疗管理中使用PDCA循环管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可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进一步推广。

[1]阮璐.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1-2.

[2]蔡丽,张研,申芳,等.PDCA循环法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4058-4060.

[3]方立沙,商晓蕾.PDCA循环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7):195-196.

[4]林峰.PDCA循环在化疗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147-151.

[5]程伟荣.PDCA循环护理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尼卡地平化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4):43-45.

[6]曹桂芳.PDCA循环管理联合个性化护理用于胃癌化疗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1):153-154.

[7]赵莉.PDCA循环在提高输液港护理满意度的应用[J].引文版:医药卫生,2015,1(9):149.

[8]李卫芝,张丽,胡轶婷.PDCA循环管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疼痛、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1):114-115.

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7)08(c)-0127-02

2017-05-2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4.127

卢皓(1974-),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肿瘤护理。

猜你喜欢

外渗静脉炎静脉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