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市官渡区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2017-10-18徐志荣张慧萍王晓君郭鸿平杨玉森刘徳育王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4期
关键词:患癌昆明市居民

徐志荣 ,张慧萍 ,王晓君 ,郭鸿平 ,杨玉森 ,刘徳育 ,王丽

1.昆明市官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200;2.官渡区小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南昆明 650200

昆明市官渡区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徐志荣1,张慧萍1,王晓君1,郭鸿平2,杨玉森1,刘徳育1,王丽1

1.昆明市官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200;2.官渡区小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南昆明 650200

目的了解昆明市官渡区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昆明市官渡区≥18岁居民共2 500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肿瘤健康知识、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对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结果90.7%被调查者知晓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能引起肿瘤。认为自己有和无患癌风险的分别占25.5%和38.0%,36.5%不清楚自己身体情况,自觉有患癌风险会考虑去检查/体检/筛查者超过1/2。体检结果异常时,87.7%会及时确诊;而当被确诊为癌前病变或癌症时,85.4%会积极治疗。80.7%的居民有对肿瘤防治知识及途径了解更多的需求。结论昆明市官渡区居民具备较低的肿瘤健康素养,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肿瘤健康问题,制定科学、可行及有效的传播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活动。

居民肿瘤;健康素养;防治;水平;调査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大幅提升的趋势,而且还出现低龄化和复杂化的现象。相关研究表明[1],恶性肿瘤的预后,往往与肿瘤发现的早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目前看来,大多数肿瘤往往是可以预防的,而通过提高人群肿瘤防治相关素养,如增强人群对于肿瘤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加对肿瘤健康信息获取渠道,从而能采取正确预防干预措施,并因此降低患癌风险。为了进一步了解昆明市官渡区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现状,了解居民对肿瘤健康知识、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对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8月,对昆明市官渡区2 500名进行了问卷调査。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昆明市官渡区18岁以上的社区居民及职业人群:政府、事业单位、国有和民营企业4类机构工作人员。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区8个城区街道中随机抽取3个街道;再从每个样本街道中随机抽取2~3个样本社区,从样本社区中随机抽取样本居民小组各1个,再从样本居民小组中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査对象(同时包含职业人群)。

1.2.2 调查方法 统一采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价2015—2016年度全国技术方案-20151016-Final》中的“表HL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肿瘤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评估。采用面对面地询问调查方式。

1.2.3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预防意识、“三早”意识、防治知识的需求及途径[2]。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

1.3 统计方法

1.3.1 数据处理 以双录入的形式利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核查校对,确保数据无错误后,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2 分析依据 参考国家肿瘤健康素养水平分析报告,针对我国当前肿瘤主要健康问题,将肿瘤健康素养水平分为预防意识、早发现意识、早诊断意识、早治疗意识、防治知识的需求和途径5类。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该次肿瘤健康素养调査人数共有2 500名,回收有效问卷2500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1276名(51.0%),女性1 224名(49.0%),男女性别比为1.04:1;平均年龄(46.54±14.37)岁,最大90岁,最小18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和本科为主,各占29.3%和28.4%;婚姻情况以已婚为主,占84.5%。调查对象的人口社会学特征见表1。

2.2 昆明市官渡区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

2.2.1 预防意识 对于吸烟、饮酒等可能 引起肿瘤的不健康生活方式的预防意识总体为90.7%;对于女性,使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罹患率的预防意识为60.6%。各类人群的预防意识见表2。

表1 昆明市官渡区居民肿瘤健康素养调査对象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分布

表2 昆明市官渡区居民肿瘤防治预防意识的比例(%)

2.2.2 早发现意识 被调查人群中,认为自己有患癌风险的占25.5%,认为自己无患癌风险比例为38.0%,不清楚自己身体情况的占36.5%;自觉有患癌风险的人会考虑去检查/体检/筛查的占51.1%,不考虑去检查/体检/筛查、不清楚的人群所占比例分别为40.3%、8.6%;不考虑去检查/体检/筛查的居民,因为经济原因的占26.4%,因为时间原因的占16.9%,觉得身体无症状,没必要的占26.3%,觉得检查太繁琐费精力的占25.6%,其他原因占4.8%。

2.2.3 早诊断意识 假如体检中查出异常结果,会及时去医院确诊的占87.7%,不会去确诊的占5.2%,视情况而定的占6.4%,拒绝回答的占0.8%;不会及时去医院确诊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原因、时间原因、身体无症状没必要、检查太繁琐费精力,分别占26.8%、27.1%、26.2%、14.3%;如果亲人或朋友体检中查出异常结果,会建议其及时去医院确诊的占85.4%,不会建议其及时去确诊的占4.8%,视情况而定的占8.4%,拒绝回答的占1.5%;不会建议其及时去医院确诊的主要原因有:没必要,亲友会主动去的、觉得其身体没有症状,没有必要、进一步诊断可能给其带来痛苦、太繁琐,浪费精力,分别占42.2%、28.9%、14.5%、14.1%。

2.2.4 早治疗意识 假如被确诊为癌前病变或癌症,会积极治疗的占85.4%,不会积极治疗的占3.3%,视情况而定的占10.2%,拒绝回答的占1.1%;不会积极治疗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原因占32.7%、时间原因占28.9%、早期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占20.4%、治疗可能带来痛苦占13.7%;如果直系亲属被确诊为癌前病变或癌症,会鼓励他积极治疗的占83.3%,不会鼓励他积极治疗的3.4%,视情况而定的占9.9%,拒绝回答占3.4%;不会鼓励他积极治疗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原因占30.7%、时间原因占24.5%、身体状况差,不能治疗占23.6%。

2.2.5 对肿瘤防治知识的需求及途径 觉得需要了解更多知识的占80.7%,觉得不需要了解的占10.35%,不清楚的占9.0%;需要了解的肿瘤防治知识主要有:预防途径占30.9%、肿瘤患病的诱因占25.5%、症状表现占23.6%;不需要了解防治知识的主要原因有:对相关防治知识不感兴趣占35.9%、没有时间去了解占28.2%、没有精力去了解占28.2%;平时的肿瘤防治知识来源途径主要有:广播或电视占30.2%,书报、海报或宣传册占17.9%,家人朋友占13.7%,医生或其它专业人士占10.3%,医院或社区的讲座占9.85%,手机和平板占9.5%,电脑占6.7%。

3 讨论

因人口老龄化、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大幅提升。恶性肿瘤的预后,往往与肿瘤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因此,提高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素养颇为关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3.1 预防意识

提高居民对肿瘤的预防意识,是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该次调查显示,对于吸烟、饮酒等可能引起肿瘤的不健康生活方式的预防意识总体为90.7%;对于女性,使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罹患率的预防意识为60.6%。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人群的预防意识差别不大[3]。总体来看,官渡区居民肿瘤防治预防意识水平较高,但还应该继续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健康行为。同时探索开展有效的复合式肿瘤防治健康教育活动,了解居民肿瘤防治知识普及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3.2 早发现意识

提升肿瘤早期发现率,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治疗费用,有积极作用。该次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有患癌风险的占25.5%,自觉有患癌风险的人会考虑去检查/体检/筛查的占51.1%,不考虑去检查/体检/筛查的居民,因为经济原因的占26.4%,因为时间原因的占16.9%,觉得身体无症状,没必要的占26.3%,觉得检查太繁琐费精力的占25.6%,其他原因占4.8%。从调查结果来看,官渡区居民肿瘤防治早发现意识还有待提高[4-5],而体检是早发现的重要途径。

3.3 早诊断意识

发现身体有异常,早期诊断肿瘤与治疗效果、预后密切相关。调查显示,假如体检中查出异常结果,会及时去医院确诊的占87.7%,不会及时去医院确诊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原因、时间原因、身体无症状没必要、检查太繁琐费精力,分别占26.8%、27.1%、26.2%、14.3%;如果亲人或朋友体检中查出异常结果,会建议其及时去医院确诊的占85.4%,不会建议其及时去医院确诊的主要原因有:没必要,亲友会主动去的、觉得其身体无症状没有必要、进一步诊断可能给其带来痛苦、太繁琐,浪费精力,分别占42.2%、28.9%、14.5%、14.1%。从调查结果来看,官渡区居民肿瘤防治早诊断意识尚可,但仍有待提高,时间、经济、检查程序繁琐是影响居民早期诊断肿瘤的重要因素。

3.4 早治疗意识

发现肿瘤,通过积极的治疗能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提高生命质量。调查显示,假如被确诊为癌前病变或癌症,会积极治疗的占85.4%,不会积极治疗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原因占32.7%、时间原因占28.9%、早期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占20.4%、治疗可能带来痛苦占13.7%;如果直系亲属被确诊为癌前病变或癌症,会鼓励他积极治疗的占83.3%,不会鼓励他积极治疗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原因占30.7%、时间原因占24.5%、身体状况差,不能治疗占23.6%。从结果来看,大多数居民如果被确诊为癌前病变或癌症都会积极治疗,但也有部分因为经济、时间、治疗效果等原因不会积极接受治疗。

3.5 对肿瘤防治知识的需求及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需要了解更多肿瘤防治知识的居民占80.7%,需要了解的肿瘤防治知识主要有:预防途径占30.9%、肿瘤患病的诱因占25.5%、症状表现占23.6%;不需要了解防治知识的主要原因有:对相关防治知识不感兴趣占35.9%、没有时间去了解占28.2%、没有精力去了解占28.2%;平时的肿瘤防治知识来源途径主要有:广播或电视占30.2%,书报、海报或宣传册占17.9%,家人朋友占13.7%,医生或其它专业人士占10.3%,医院或社区的讲座占9.85%,手机和平板占9.5%,电脑占6.7%。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居民都需要获得更多的肿瘤防治知识,但也有部分居民不感兴趣,在途径选择上居民将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的、喜闻乐见的大众媒体作为获得肿瘤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可以看出医院、社区等的宣传力度还不够[6-7]。

综上所述,提出几点建议:①加强肿瘤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②加大社区医生对肿瘤预防健康教育力度;③肿瘤防治健康教育需要从全社会的角度制定更加系统、有效的工作策略。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运用防癌风险评估问卷和评估系统,有针对性地对高风险人群实施癌症筛查确实能够早期发现肿瘤患者,降低肿瘤的发病率,提高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治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值得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推广。

[1]程华,朱振芳,陆文英,等.健康干预前后居民常见肿瘤早发现知识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3):283-2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一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J].中国健康教育,2010,25(1):3-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査报告[R].北京:中国健康教育中心,2009:9-10.

[4]肖璣,陶茂萱.健康素养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2013,24(5):361-364.

[5]佟丽,胡俊峰,侯培森.健康素质与健康素养[J].中国健康教育,2012,22(4):293-295.

[6]易静,周燕荣,康军,等.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健康素质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32(10):1289-1290.

[7]李新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界定和宣传推广简介[J].中国健康教育,2014,24(5):385-388.

R7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7)08(c)-0170-03

2017-05-2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4.170

徐志荣(1971-),男,云南禄丰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患癌昆明市居民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石器时代的居民
昆明市延安医院
几时
双胞胎患癌几率会比常人更高
高台居民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