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字理识字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2017-10-17关蕊
关蕊
摘要:汉字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今后各项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字理识字教学是学习小学语文的重要手段,但是教师在运用该手段时没有掌握合理的方法,因此效率不佳。其实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小学生学习语文识字,但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学生的学习成果没有突飞猛进,教师和家长都着急,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育现状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小学字理识字 教学效率 提升手段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190-01
字理识字教育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课文、作文的前提。然而教师却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其他方面,在课堂上进行字理识字的时间很少,没有让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字基础,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遇到困难。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字理识字的能力,教师必须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一、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语文的学习本就缺乏趣味性。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而且传统的教学手段强调的是死记硬背,教师强行要求学生对汉字进行记忆,或者根据字形字音对汉字进行记忆,虽说能记住一时,但很快学生就会忘记,而且,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配合,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2.学生学习压力大
教师在课堂上总是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虽说目的是督促学生进步,但实际上会增加学生的压迫感。中国的汉字文化本就博大精深,教师在课上想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就不断地在课上进行扩展,课下又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以教学巩固,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语文汉字的兴趣,只是被动记忆。
二、提高字理识字教学效率的方法
1.联想法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每个文字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联想法。例如说把文字的意义与它的字形进行结合帮助学生进行记忆,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说,“歪”,它是两个汉字的组合,“不正”就是歪,这样的字有好多。教师可以适当进行归类。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字的拆分、记忆,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教学的全新手段。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很多的汉字都是极具趣味性的,是可以进行创作想象的。比如说,在学习身体部位的汉字时,可以叫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教师指出他们的身体部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书写。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也督促了學生对文字的记忆。
3.因材施教
教师在进行字理识字教育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把握教学特点,选用适当合理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的汉字虽说并不复杂,但随着教育、教学目标改革的推进,对小学生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书本的特点,把知识进行归类,适当放宽政策,让学生自主去学习。比如说学习食物这类文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来水果、蔬菜等食品,然后对照实物进行汉字的学习,这样既加深了记忆,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4.增加课外知识阅读
课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因此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必要的,但是课外读物要适当,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课外读物的推荐,可以是作文书。也可以是故事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当遇到不懂的字句时,学生及时与教师沟通,这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5.开展趣味性学习
单纯的文字肯定是无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图片、视频、音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比如说动物的图片、事物的图片、花草的图片等,适当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视频,视频可以抓住学生的眼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6.开放式学习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字理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让其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堂上也要加强讨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对小学生的教育更是十分重要,而字理识字教育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开放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只有适当合理的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研究,投入到课堂中去。随着相关学者对字理识字教学的研究,其发展趋势一定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