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2017-10-17张琪
张琪
摘要: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众多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所依据的指导思想以及管理方法等都在朝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发展。如何提升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每一个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反复实践的科学理论,对于高校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将马克思理论合理运用到高校管理工作中去,不仅能够推动高校管理工作水平大大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得高校能够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本文主要从高校教育相关管理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应用马克思理论思想指导教育管理工作时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论述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高校 教育管理工作 指导意义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43-02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备受重视。也正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取得胜利。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等人才的摇篮,其教育管理工作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能够指导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必须受到学校的重视。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学生管理的内容包括成绩管理、基本信息管理、人事管理以及学籍管理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高校原本的教育体制也有了一定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学生管理的工作也就有了很多变化,不仅内涵更广泛,同时也囊括了心理疏导、贫困生救助以及就业指导等工作。这就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理论能够引导学生管理工作朝正确的方向展开。解决很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同我国的教育方针相辅相成。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原则。马克思理论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现实需求。
一、高校教育相关管理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当下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日益加深。不同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涌入我国的各个高校,直接影响我国青少年的政治文化、价值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念受到挑战和冲击。高校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接班人与建设者,承担更好地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然而因为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强力涌入,降低了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甚至怀疑高校所传递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正确性,爱国之心被动摇,直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阻碍。大大提升了整合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难度。
作为高等院校,怎样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思想。建立起坚实的马克思主义阵营。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不得不重视的问题。高校应该同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群体个人画清界线,充分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各项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大学生改造世界、对世界产生正确认识的强有力的武器。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朝正确的方向推进。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承担祖国未来发展建设的群体。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凝聚力。对于其成长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应用马克思理论思想指导教育管理工作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本身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水平不高
就现如今的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可以发现。马哲毛概相关课程是高校的必修课程,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教师有很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是不够的。在课堂知识讲授的时候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反复向学生介绍一些理论性很强的知识。课堂枯燥乏味直接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并不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如果教师不能够改变现在的较为传统的授课模式,从学生的心理诉求出发,创新教学内容,将不会提升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无法通过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际教育意义不强
就目前的马哲毛概教学情况来看。相关教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理论性非常强。直接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学生也难以意识到相关课程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成绩过关不挂科就是学好了相关科目。课本上的知识都是以理论方式呈现的,学生无法将这些文字同社会实际相联系,尤其在网络发达、外来文化入侵的当今社会。个别学生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产生一定的不信任感。这些都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无法真正发挥出其指导作用。所以,大学教師在授课的时候,首先应该将课本内容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当下社会实际进行有效的分析。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社会产生思考,在听闻到一些关于社会阴暗面的事件时,能够产生理智正确的认识。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一)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不断推动高校马列毛概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整体性特征和意识形态同学术统一的特征,教师应该在授课时注重将马克思理论同社会实际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历史及社会现实的融合,实现理论内在思想的转变。其次,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果整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的影响力。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实际结合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针对实际问题。提供思想材料与有力证据,扩大影响力。最后,应该注重建设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教学队伍,提升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能够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同时也是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授课教师级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教学内容。同时自身也要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教学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教学队伍,增强实际教学能力,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教学科目建设。
(二)高校党组织要加强意识形态的领导,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高校党组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宣传阵营。所以党组织必须明确目标,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更好地认识社会实际,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等院校应该紧密联系学校师生和党员干部投身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不断创新,结合社会实际要求,提升广大师生与党员干部的政治鉴别力,认真揭露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与言论,维护校园环境,使得师生都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三)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有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
教师应积极将马列毛概相关课程讲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中。明确研究方向,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伴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的教育不得不面临挑战。怎样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高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因此,必须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有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形成正确的引导,使得高等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四、结语
对当代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来说,只有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才能够推动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关系,充分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明确高校职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出能够更适应社会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