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分层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2017-10-16胡心宇��
胡心宇��
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行业和企业在不断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参与的主体多元化,业务流程逐渐简单化以及用人需求的复合化。因此,以武汉工商学院的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岗位分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能力;国际商务专业;岗位分层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6.025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参与的国际商务活动在今后会日益增加。我国的货物贸易规模和吸收的FDI位居世界前列,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亚投行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面临巨大机遇,会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或进行跨国经营活动。从未来的发展看,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1“互联网+”背景下国际商务行业及用人的变化
1.1国际商务企业主体类型多元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国际商务的企业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从国际商务的企业看,过去从事国际商务的企业大多是专有的外贸企业,从企业性质看主要以及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的外贸公司为主。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目前我国从事国际商务的企业正在不断变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企业不仅有国企,还有很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人、电子商务平台等,与此同时,原有的中间商、分销商和代理商都在逐渐发生变化,部分也成了当前的交易主体。与此同时,我国吸引的外资企业也逐渐增加,涉外的企业在我国的跨国经营活动以及我国企业在国外的跨国经营活动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国际商务活动的主体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2贸易、投资等商务活动审批流程简单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从事国际商务的企业将很多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 贸易流程和投资审批流程正在逐渐简单化。过去,传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外贸公司都有自己的单证员、业务员、报关员以及跟单员等来参与外贸相关的流程。但是当前在很多中小型的传统的外贸企业,已经将其单证、物流和报关报检的业务等外包给专业的报关行或货代机构,进出口流程更加简单,效率更高。另外从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看,由于其出口的货物不同于传统的外贸产品,存在小、轻、少等特点,其物流很多采用邮政小包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大宗商品交易的外贸企业而言,贸易流程也是更加的简单化了。不仅如此,我国的海关等部门也在不断的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缩短通关时间,减少程序和流程,包括贸易的核销等程序都在不断的简化。
1.3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从單一化转向复合化
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国际商务的主体多元化了,商务活动流程也日益简单化了,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倾向于复合化的人才。另外,从事国际商务的工作岗位也随之不断变化,例如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传统外贸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希望学生具备良好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能力,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希望学生具有良好的国际商务运营的技能和跨文化的沟通技能。
2基于岗位分层的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探讨
2.1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以生为本”
随着地方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教学的也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了转变,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点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另外,在“互联网+”背景下,从事国际商务的企业在变化,贸易的方式和流程也在不断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相关的工作岗位也在调整,从而对用人的需求也在变化。武汉工商学院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新的探索。一方面,同国际商务企业进行积极的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以及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网上进行综合调研,了解当地人才市场对本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最后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研,了解以前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以及课程设置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从而为后面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有益的帮助。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思路是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突出实践教学,强调“以生为本”。
2.2采用平台加模块的方式
从课程体系看,采用了平台加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平台、专业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平台。在每个平台,都设有必须课程和选修课程。具体来说采用“1+1+0.5+0.5+1”的形式。第一个1是通识平台,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基本素养,大多是企业所需要的用于满足日后工作必备的通用技能。第二个1是学科平台,学习国际经贸专业的基础知识。 “0.5”是专业课程平台,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基本能力,后面的“0.5”是基于不同就业方向的岗位设置的专业课程,基于岗位分层的课程设置,最后的“1”是校外的定岗实习和毕业论文。
2.3基于岗位分层的课程体系的设计
专业课程要把专业有关的现代最新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贯穿始终。建立以管理学经济学、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会计学、商务英语、商务沟通、国际市场营销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按照学生正常职业发展阶梯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建立满足岗位技能要求的“课程多样化”与“课程小型化”并行的课程教学体系。
基于岗位的分层教学主要集中在第六个学期,根据企业的不同岗位的需求,集中选择最集中的两到三个岗位,匹配不同的专业选修课程,进行分层教学。具体来说,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设置国际商务的运营岗位及商务活动的管理岗位,根据这些岗位,匹配不同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来供学生进行选择,达到岗位分层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专业岗位匹配度,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要。
2.4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国际商务专业不仅增开了新的实验课程,对于综合性的实训课程也加大了力度。构建分阶段、多层次、校内外、课内外相互结合的教学体系,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endprint
具体来说,实践教学体系中,含有基础性的实践环节、综合性的实践环节以及创新性的实践环节。具体来说,其实践课程的设置中,不仅有国际商务英语相关的单项训练,还包括跨专业综合实训、创新创业平台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内容。另外在大一设有认知实习,大二和大三分别有专业的课程实验实训等,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校外的顶岗实习。从而形成了专业的认识,到基本的技能训练,再到专业的技能训练,以及综合的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对实践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优化,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培养学生在具体岗位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3基于岗位分层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3.1继续加强“双师型”的建设
要优化教师结构,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历水平,通过在岗培训、派出进修和在职攻博三者结合的方式,提高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教师中比例。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创造条件组织部分教师到外地一些学校学习,到企业参加实践。今后还要切实提高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同企业的合作,建立多方密切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并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在“双师型”教师引进中的激励作用,做到“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
3.2实践教学条件保障措施
特别注重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将实验课程落实到位。今后將逐步建立基于真实工程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或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或实验条件。强调创新实践教学必须转变观念。一是必须始终树立“两个同等重要,同样对待”的观念,即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同样对待,实践教师和理论教师同等重要、同样对待。不能因为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不能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激励引导教师,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方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仅有平台和实验室,并不意味着可以守成,实践教学的内容要随着企业生产实践的要求而不断更新。今后可以考虑让教师编写新的实验教材和指导书,狠抓实验教学项目的改革,科学设置实验项目,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3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的广泛。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质量,离不开高素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受到挑战,教师的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当前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到定制课程以及云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在不断产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对于老师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摸索和实践。另外,教师还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课程的考核方式,让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等多方方式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积极的学习。 最后,教师的授课内容还需要同企业实际接轨,将行业标准或职业能力等引入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宏结.中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滞后的原因及对策选择[J].管理观察,2016,(23):29.
[2]查贵勇.国际商务新常态与国际商务人才需求分析[J].对外经贸,2017,(3):8890.
[3]鲍高峰.经济全球化视角下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5,(15):113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