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包容性增长现状分析
2017-10-16姚立岩��
姚立岩��
摘要:包容性增长强调制度的公平和增长的效率,作为一个新提出的发展理念有很强的时代性,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区域间经济水平差距日益增加,为促进我国包容性增长应以公平分配为原则,通過缩小区域间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区域间建设的一体化,以及加强中小城镇和农村的保障体系建设,来实现我国的经济包容性增长。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城乡统筹;区域间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6.0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民收入显著上涨,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国家在科学的发展轨道上平稳前行。但与此同时,我国仍存在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贫富差距未得到有效改善、城乡建设不统一等许多问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尚未惠及全体人民。包容性增长战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强调机会的均等,是改善区域差距和城乡不平衡的核心手段,对于我国的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层次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我国包容性增长的现状
包容性增长是由亚洲开发银行总结提出的,世界银行首先提出了“广泛基础的增长”这一概念,并在发展过程中又提出了“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概念。最后由亚洲开发银行进一步总结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2007年3月,我国著名学者专家林毅夫、樊纲等提出了题为《新亚洲、新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正式推向全世界。此报告对2020年的全球经济和亚洲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指出了亚洲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以迎接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09年11月,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发表致辞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这标志着包容性增长正式进入我国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飞跃,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处理,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包容性问题。我国在近年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包容性增长,包容性问题已经日益显现。我国的年经济增长速率超过十个百分点,与之相矛盾的是贫困人口比例不降反升。从基尼系数上来看,1981年为0.31,而到2009年已经升到0.47。从城乡来看,1985年城乡收入比例为1.9∶1,而2005年这一比例上升为3.2∶1。从沿海城市和内地城市来1985年,沿海和内地的收入比例为1.4∶1,而2005年上升为2∶1。这折射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区域差异化极为严重,急需包容性增长来改善现状。
2制约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因素
2.1区域间公共设施供给不均衡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许多城市依靠其特色产业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城市建设也成了未来发展的重点内容。我国的一二线城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大城市而言,我国的乡镇建设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大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被拉大。这主要是由于一二线城市通过政府扶持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后备力量雄厚,而乡镇地区大多只能通过当地居民来进行建设,在资金投入和政策福利方面无法与大城市相比。这种大城市与乡镇地区之间的供给差异直接导致了公共设施建设水平的不平衡,出现了包容性问题。
2.2区域间教育程度的差异
教育差异也是地区差异发展的主要现象,不同地区之间的升学率和生源质量差异说明了这一点。一二线城市在教育设施、教学环境、教学理念以及师资配置等方面均遥遥领先于乡镇地区,导致了教育质量和效果优于乡镇地区。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农村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而言,乡镇地区的教育竞争力依然非常薄弱。乡镇地区比较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较低的收入水平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师人才,一些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也难以应用到农村教育中。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的乡镇学生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留守儿童教育困难的问题也仍然十分尖锐。
2.3区域间医疗资源与医疗保障不均衡
中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看病困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从根本上讲就是由于地区医疗条件差异造成的。优质的医疗资源和高端的医疗人才集聚在大城市和大医院中,许多乡镇居民难以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而乡镇当地的医院由于未获得足够的资金扶持,往往医疗环境较差,医疗能力有限。这种医疗资源和医疗保障的不均衡又进一步导致了地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差异,成了制约区域发展中的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因素。
2.4区域间社会保障体系不均衡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居民为重点对象,大城市的社会保险体系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改革和发展后,已经比较全面和系统,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大类。相比之下中小城镇和农村的社会保险体系还未能有效执行,尤其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未能得到有效的帮衬,农民工群体的生活没有保障,大部分农民工仍处于贫困状态。这种区域间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均衡使得国家经济发展的红利不能遍及所有居民,制约了包容性增长。
3促进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建议
3.1公平分配原则为先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思想就是注重平衡发展,以扶持弱势群体快速增长和缩小差距为主要目的,这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高度吻合的。具体实施手段即为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过程中必须以公平为准则,无论是在初次分配还是在再次分配中。对于初次分配,企业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承担分配任务。分配必须按照国家、企业和个人所提供的生产要素作为基准来进行。生产要素的价格必须由供需水平和价值规律来决定,以保证市场的平稳。对于再次分配,政府根据初次分配的情况对收入进行调节,主要通过税收、社会福利等手段,在进行再次分配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异,对高收入者降低分配比例,对于低收入者给予更多补助,以从根本上改善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调节贫富差异现象,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endprint
3.2缩小区域间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区域教育差异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其影响深入而广泛,对于我国的人才供给、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给广大居民带来了心理压力和不平衡感,缩小区域教育差异已经迫在眉睫。为推动教育公平,首先国家必须制定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保证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农村的学生应和城市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在制度方面确保二者的同等地位。其次,政府部门应下发政策并分拨资金,积极推动乡镇地区的教育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供给,改善教学环境,引入高端人才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农民工子女,政府部门应在保障其义务教育权利的基础上,在生活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和福利,以解决其后顾之忧,真正做到农民工子女与所在城市子女的平等。此外,还应定期组织乡镇居民进行教育培训和思想建设等活动,让乡镇和农村居民从思想上重视教育,接受教育。
3.3統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区域间建设的一体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了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这一政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核心指导思想,极大的调动了广大人民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并且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果,实现了经济的全面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一些地区和居民实现了先富起来,但尚有许多地区和人民没有富起来,这种贫富差距现象进一步导致了两极分化。为实现不同地区和人民共同进步,携手致富,我们必须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城市带动乡村,实现城乡和区域之间的统筹发展。城市的发展势必会为周边乡村带来更多的机遇,乡村需要依附城市,抓住机遇,积极建设乡村特色产业,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城市发展计划应兼顾农村,为农村创造更多的招商引资机会,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沟通交流。国家也应利用税收等方式,降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提高乡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中产阶级的比例,保持我国社会结构的稳定,实现各地区、各群体之间的包容性增长。
3.4在加强保障体系建设旳同时需要提高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制度是居民正常生活的最基本保证,能够使得居民在年老、疾病和失业的情况下,获得政府部门的帮助以维持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制度是人民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也起到了维系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和推动社会公平的作用。我国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改善当前存在的贫富差距、机遇不均衡和阶级分化等现象。首先,必须建立全面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确保贫困户、特困户达到最低生活水平。其次,对于农民工的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必须给予明确的说明并严格执行,为农民工群体免除后顾之忧。此外,对于目前广泛存在的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政府部门应出台政策,通过设置廉租房、给予租房补贴等手段,解决相关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时,还应对社会求助体系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升级,对于出现问题的群体及时给予救助和解决,使得国家的诸多保障切实落到每个居民身上。只有建立起完善且覆盖全体居民的保障制度,才能有效的推进包容性增长,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和健康。
参考文献
[1]赵婷婷.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我国劳务派遣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2,(08):146149.
[2]陈晶晶. 浅议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问题——从中等收入陷阱与包容性增长角度[J]. 对外经贸,2012,(09):6162.
[3]雷汉云. 中国边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时空演变——对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阶段性评价[J]. 上海经济研究,2016,(10):108115.
[4]徐李孙,孙涛. 包容性增长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J]. 山东社会科学,2011,(04):9195.
[5]Wang Wei. 2 - The evolving pattern of Chinas free trade from a vertically specialized perspective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inclusive growth in China[M].Elsevier Ltd,2016.
[6]Lennon H.T. Choy,Victor J. Li.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s Inclusive Urbanization[J]. Cities,2016.
作者简介:张熠(1993-),男,福建尤溪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