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课堂上传达小说的意境

2017-10-15张青波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边城意境教学方法

张青波

摘 要:由于意境是基于个人感受的思想活动,而每个学生对同一篇课文、甚至身在同一个教学情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故意境的传达是课堂教学的难点之一。况且意境传达的目的不仅仅是将学生带入自然意境中,更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内心的意境,形成情感共鸣,这就需要一个由感触情、逐层深入的教学过程。而像《边城》这样一部具有强烈意境美的作品,正是需要由物境上升到心境的过程,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整地传达小说的意境。

关键词:边城;意境;教学方法

意境是基于个人感受、领悟基础上,且难以运用语言来阐明的意蕴或思想境界。它是基于个体的思想活动。“意”是指情与理之间的统一,是基于理性的认知;而“境”是指形与神达成的共识,是基于感性的阐发。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才形成了“意境”。意境通常在抒情作品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等方面展现,作者通过自然意境的构造来阐释内心的意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分为物境和心境营造两个层次进行,通过物境的营造达成心境的共鸣,以更加完整地传达小说的意境。

一、虚实相生,营造物境

由于意境是基于个人感受的思想活动,故意境的营造需要一个由感触情、由表及里的过程。而个人感受同需要通过外界刺激而形成。在教学中,学生的个人感受是通过教学环境营造来实现的。可见,物境的营造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反映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要营造其物境,还需要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营造物境,为学生展现更加全面的小说情境,以便于学生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与独特的地域文化。

(一)虚实相生,整合资源

随着媒体技术发展和开放教学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资源越来越多样化。但物境创设的宗旨是运用音画结合的方式将平面的文字立体展现出来,播放视频剪辑、设置课堂教学的背景音乐、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互动游戏、生活场景模拟、课堂小品表演等形式均可,其宗旨是增加课堂教学的代入感,使学生沉浸于教学氛围中。

在整合教学资源时,可采取虚实相生的方法。所谓“实”并非是指运用现实中的情景来营造教学情境,而是通过图片、视频、音乐、游戏等形式展现文章所设定的环境。如《边城》所展现的湘西文化和民国时代背景,不可能在教学中引用真实的情景,而是通过播放湘西地区风景宣传片、民国时代记录片的视频剪辑或图片来展现,以完成在课堂上的物境营造。所谓“虚”是指通过互动游戏、场景模拟、小品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实现思想的延伸,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外显。虚实结合的教学环节设置,有助于学生边学习边思考,增强教学活动的互动性。

(二)全面铺陈,重点展现

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法。但同时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教学资源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所适用的教学内容也并不相同。在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格外注意,并非所有的教学资源都能达到传达小说意境的效果,要选择适用的教学资源,从小说意境构建的角度适当进行取舍。

尤其像《边城》这样主题鲜明但意境深远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要完整地呈现作者所构建的作品意境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可以说,意境呈现在所有文学作品节选类课文中都存在的难题,“大而全”的教学设计思路显然不适宜,可采取“全面铺陈,重点展现”的方法。以《边城》为例,可运用同名影片剪辑或湘西文化类记录片剪辑作为课前导学阶段的铺陈,使学生从整体感官上了解本文所讲述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但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可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教学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思路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发展。

二、生命感知,升华心境

物境的营造是心境营造的基础,也是为心境营造创造条件。在物境营造所鋪设的情境中,学生的情绪在不断升华,思想也被引入小说的意境中。此时,学生似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但有种“欲说不明”的纠结。这时教师可从旁引导,在物境条件创设的基础上,通过思想的牵引,使学生在进入作者内心世界之后,再抽离出来,重新运用第三者的视角来分析文章脉络,重新审视作者的写作初衷,对于小说意境和创作核心思想也就呼之欲出了。

(一)角色扮演,感受心境

《边城》这部经典文学作品,其故事情节主线明确、人物个性鲜明、时代感强。虽然这些特色使之成为经典之作,但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要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角色扮演也容易导致“形而上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同时,教师还需以旁白的角色进行协助。比如学生在扮演“外公”的角色时,教师需要对摆渡人这个职业进行说明,特别表现摆渡人生活的艰辛,与“外公”独立抚养女主人公“翠翠”的艰难,以便于学生们进入小说意境。

(二)回味反思,认知升华

在《边城》这部小说中,“美”和“爱”是两大主题。在物境创设中,学生充分感受到湘西风景之“美”;那么在心境创设的环节,则需要针对“爱”进行反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对所扮演角色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爱”进行反思,如摆渡人表现出来的祖孙之爱,翠翠身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傩送与天保之间的兄弟之爱,船长对儿子的父子之爱,等等。通过对“爱”这个主题的梳理,可帮助学生对文章中所呈现的人伦亲情划分层次,以使人物形象更加清晰。这种梳理环节既可采取教师引导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讨论,教师就讨论结果进行点评,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思考空间。

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在心境营造中,学生的个人体验和回味反思是极其重要的。角色扮演是增加学生个人体验感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切身感受是最为直接的情绪调用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人物的感受,从而体会作者的创作初衷。而回味反思,有助于学生从营造的意境中抽离出来,使学生从第三者角度来看待整个故事,升华思想,提高认知。

《边城》是一部结合了“美”与“爱”的经典著作。教材虽然节选了其中部分片段,但足以展现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苗族人民遵循的自由恋爱观。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整地展现这些内容,则需要有重点地进行,抓住人性这个小说创作主题进行意境的营造。当然,针对“物境”营造的需求,筛选并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以为整个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其次,运用“物境”营造的技术手段,充分调用学生的情绪,进而形成情感共鸣,才能最终实现“心境”的构建,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杨琳.醉在诗词意境美[J].中学教学参考,2016(7):23.

[2]鹿美艷.能力是教学活动之“本”——浅析高中生学习技能在案例课教学中培养[J].文理导航旬刊,2015(4):21.

猜你喜欢

边城意境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灰狼和山羊
塞翁失马
熏风四月到天涯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春色满园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皈依真·善·美
一朵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