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剧《木兰诗篇》中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的演唱特点及艺术风格

2017-10-15李唯一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民族歌剧

摘 要:我国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其取材于《木兰辞》这是一部大型情景交响音乐,其故事的情节主要描述了女将军木兰替父从军、沙场杀敌,保家卫国的传奇事迹。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是花木兰为救自己的心上人刘爽将军而中箭昏迷,其描绘了木兰中箭后的一段心里读白流露出木兰作为一个女人对爱情的憧憬。本文从花木兰咏叹调《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的作品的背景來入手,并且以歌剧中木兰的人物形象特征作为出发点,通过唱段的旋律与歌词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对本作品的演唱处理及表演风格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歌唱者要在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之上以情带声用心歌唱的观点。

关键词:民族歌剧;木兰诗篇;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演唱特点

第一章关于中国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艺术研究

第一节中国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简介

《木兰诗篇》是我国作曲家关峡与剧作家刘麟合力创作,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戴玉强及青年歌唱家雷佳、张英席、赵昕、谭晶等担纲主演的一部歌颂我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大型情景交响歌剧。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其创作素材取自于我国古时候魏晋南北朝那一时代的著名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辞》。整部歌剧在保留原著的基本框架之上对原著中的故事情节及人物设计进行一定的改编,新加入了一位男主人公刘爽,并且将女主人公花木兰与男主人公刘爽之间的友情与爱情贯穿全剧。这样的剧情改编不仅增强了整部歌剧的看点,同时也为歌剧的发展提供了新线索,而且还使女主人公花木兰的艺术形象塑造显得更为生动与丰满。

第二节歌剧《木兰诗篇》的艺术创作特色

《木兰诗篇》被称之为“情景交响歌剧”是因为这部歌剧有着其独有的艺术创作特色。其内容形式上把许多西方音乐题材例如:“叙事歌”、“梦幻曲”、“安魂曲”等与“酒歌”“俚歌”——我们中国的音乐体裁相结合起来。其创作是采用了“替父出征”、“塞上风云”、“巾帼情怀”、“和平礼赞”这四个乐章和序曲、终曲这样的形式结构而写的,总而言之,其就是采用合唱、独唱、重唱等歌剧声乐体裁把整部歌剧的叙事框架置于交响套曲的结构形式之中。这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形式是整部歌剧的特色与亮点。

第二章对女主人公花木兰咏叹调《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的分析

第一节剧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歌剧《木兰诗篇》中描写到女主人公花木兰自幼习武,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之下的她练就了同男儿一样英勇豪迈的性格。当她得知父亲将要被招出征时,面对着如山的军令,家里必须有一人奔赴战场,木兰不忍心看着年迈的父亲与年幼的弟弟饱受战争之苦,毅然决然地女扮男装替父出征。在临别时,木兰与双亲依依不舍,歌剧中的这一段情节把木兰做为女儿的孝顺,温婉描绘得淋漓尽致;在对敌征战的数十年期间,木兰同并肩作战的刘爽将军结下了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木兰爱慕刘爽但是她不能对刘爽讲出自己是女儿身的事实,她只能默默地将这段无法言说的情谊痛苦又强烈地藏在心中;特别是那段花木兰在自己的帐棚之中拿出铜镜照看自己的容貌时,情不自禁地感慨青春的流逝的情节,这将她骨子里的女儿情怀展现得无以复加……

这部歌剧生动地刻画出了女将军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一生,在此同时也形象的描绘了花木兰与心上人刘爽将军之间的深情厚谊,儿女情长。歌剧中木兰的形象,不仅仅具有同普通女子一样的聪颖与善良,而且更是个能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奔赴战场,保家卫国,不辱使命,浴血奋战的女中豪杰。

第二节花木兰咏叹调《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的分析

(1)《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的简介。本曲《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其来自于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第二乐章《塞上风云》,其背景是花木兰击败敌军凯旋而归,战士们把酒言欢的时后,突遭敌方军队暗箭偷袭,当箭就要射到刘爽时,木兰本能地挺身而出為刘爽挡箭,中箭倒地。这一唱段就是讲述的木兰在中箭后意识模糊之时对心上人刘爽流露的最真实的情感。花木兰身为一名将士,她无法向任何人提及她是女儿身的事实,她爱慕刘爽,她想对他表达,可是她又不能对他表达,只能在昏迷之后她才能宣泄出自己的感情。在这段剧情里,褪下了战袍换上了红妆的木兰既温柔又美丽,她在梦中与刘爽相逢,羞涩又直白地向心上人表达自己的爱意。

(2)从旋律与歌词两方面来分析。在我们了解清楚《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的剧情背景之后,想要演唱好这部作品,首先就要从旋律与歌词入手,旋律方面我们演唱者首先要将其唱熟,唱准,歌词方面也要打着节奏熟读,理解,因为我们声乐这门学科其本身就是要靠语言作为支撑来发展的,通过对歌词的理解与分析,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到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如全曲一开始的第一句“啊哥哥,我的好哥哥。”其中的这个“啊”字一定要咬好,就用元音“a”来唱,演唱之前先要调整好呼吸,挂好声音的位置,要使字头一出来不但要有力量还有具备一定的弹性,当唱到“我的好哥哥”时要唱得甜甜的,像是在对情人撒娇一样。“梦里依偎在你的怀里,想说爱你却又不能,这苦涩的滋味啊,让我的心感到好疼好疼。”这里表达出木兰对刘爽的爱意是想对他诉说却又不能说,所以当唱到“好疼,好疼”的时候可以带着一点点哭腔来唱,这样唱来,更能突出木兰心中无法言说的痛苦与无奈,使咏叹调在情感上更加凄美动人。“让着绿叶鲜花为煤……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这几句在旋律和歌词上都是全曲的高潮与结尾,唱这几句时,呼气是要连贯平稳的,尤其是“绿叶”两个字又在高音上,特别不能靠嗓子去喊,一定要靠呼吸的支撑来歌唱。这是木兰对刘爽的誓言,她要爱他一生一世,所以通过对歌词的分析,演唱者在歌曲情感的处理上,就要要唱得激情澎湃,这个旋律又反复了一次,第二次是对木兰的誓言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所以应该比第一唱得更加激动与坚定。

第三章对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的演唱及表演风格研究

第一节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的演唱处理

笔者认为该唱段应该运用情感处理与歌唱技巧相结合的方式来演唱,我们在学习这首歌的过程中,丰富的情感可以带动我们找到更加美好的声音。歌唱是一门看似简单但却不容易把握的艺术,演唱一首作品时只有饱含真挚的情感才可以感染和打动观众。像那些十分脍炙人口的歌曲为什么备受观众们喜爱,其中很大程度的原因就是演唱者的真挚情感打动了观众,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情感人”。当演唱者完成一首作品时,要唱“情”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所以要反复强调歌唱时一定要做到“声带情,声为情役,从而使声情并茂”这些要求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优秀歌唱家们的共识了。

在当情感方面处理得当后,就要结合合理的声乐演唱技巧,这样才算完整的诠释作品。本作品中有几个难点,比如有时初学者或基础不是很牢固的演唱者在演唱这里时例如:

“你听啊,你听”这几句时由于音区跨度较大所以高音不是很好演唱上去,或者偶尔高音上去但是质量不好而且一定会影响到下一句。这就是喉咙位置摆高造成的,因为演唱者把力量都集中在了舌根的部分,这就直接导致了后咽壁与软腭的僵硬,这也就不能顺利完成由真声比例多转换为假声比例多的演唱方法了。

还有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有些演唱者虽然能够完整地演唱整首作品,但是由于技术不过关,弱音处理得不够好,所以演唱时整首歌都没有强弱对比,并且在高音的部分没有能力去弱化,这就还是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做好气息的控制,不然一唱到高音的地方就累,几个高音唱下来就体力不支了。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在完成整首作品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要在练习好扎实基本功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情感的带动来找到更好的声音。

第二节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的表演风格研究

歌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要兼顾技术、情感、形体、舞美、與乐队或其它他歌者的合作等要素,而且由于本唱段选自于歌剧,其表演时戏剧性也会比较强,自然表现生活状态的场景也会比较多一些。演唱者在做手势和动作的时候,其手臂是从哪里抬起,从哪里放下,演唱者都要提前设计好,动作一定要准确,表达什么就要像什么,不能模棱两可。而且动作也万万不可太过于夸张,让人觉得做作。除了手势和步法这两方面之外,全身也要溶入到音乐当中,比如当演唱到“让这绿叶鲜花为媒,让这蓝天白云作证”这几句高音部分时,我们的身体可以随着情绪的起伏做出一定程度的幅度,这种肢体语言不仅增强了舞台感染力同时又能突现出全曲的高潮。

笔者认为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可以给舞台表演增加不少色彩,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与实践把最初模仿别人的表演转化为自身发自内心的表演风格。

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对民族歌剧咏叹调《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的演唱特点及艺术风格进行了一定层面的分析,笔者的目的是以一首咏叹调的分析方式来作为参考,并且希望每一名歌者在演唱作品的时候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用心来歌唱,用真挚的情感来演绎每部作品。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在实践中勤加练习,多听看多思多想,使自身的艺术造诣得到提升,也为我国民族歌剧演绎事业的进步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常露.浅析大型情景交响乐《木兰诗篇》[D].河南大学.2011年.

[2]孙芳.浅析情景交響音乐《木兰诗篇》的艺术特色与文化理念[J].音乐论坛.102.

[3]刘橙橙.刚柔并济忠贞不渝——歌剧选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演唱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李唯一(1990—),女,助教,硕士,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师,从事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歌剧
浅谈民族歌剧的发展源流及其独特的魅力
民族歌剧《彝红》的当代意义及艺术分析
中国民族歌剧题材与音乐艺术特点浅析
谈中国民族歌剧的独特魅力
民族歌剧创作的往日辉煌与现实危机
新时期下民族歌剧发展思考和建议
歌剧与声乐教学的互动性研究
论民族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繁星闪闪 春水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