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献资料收集与研究选题的关系

2017-10-15罗丽娜

北方音乐 2017年10期
关键词:相辅相成选题

【摘要】文献资料收集与选题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门之间相互辅助,又相互制约。选题在大量文献资料收集和积累基础上进行,并决定再一次的资料收集。在一个完整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文献资料收集——选题——文献资料再收集——完善选题……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我們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不同的任务,为后面的论文写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文献资料收集;选题;相辅相成;循环过程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文献资料收集与选题是我们学习研究和写作论文时的两个重要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决定论文的最终质量。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写作论文的前提之一。

在音乐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文献资料?什么是音乐文献资料?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我们认识到了音乐文献资料准确全面的含义,是指采用文字、乐谱、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形式或技术手段记录的人类音乐文化知识,或者说被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有关人类音乐文化方面的知识。文献资料太过于龐杂,一般从载体、出版形式、加工情况、语种、形成历史、学科范围、传播使用范围等角度将文献资料进行分类。从老师的授课以及自身的体验来说,文献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从文献资料中学习知识,再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提出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文献资料,后面包括选题在内的一系列学习研究将无从谈起。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也非常重要,掌握了好的方法,才能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其方法有静态收集法,(分为文献资料检索、手工信息检索、计算机信息检索、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还有动态收集,接下来还要进行资料整理与选用。

因此,首先我认为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文献资料收集是首位的。

第一,我们在进行某个专业的学习时,基础工作就是从宏观到微观,从该学科的整体脉络框架到各个细微的知识点,都力求做到了然于心。这就要求我们普遍撒网,尽可能全面的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如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写的《中国音乐年鉴》就是很不错的资料,它是编年史性质的工具书,也是汇集音乐学术资料的工具书。其中的“综述”就是请专家学者对其所在的专业领域一年中的学术发展情况做一总结。“资料汇编”中有每一年音乐机构团体,文件选载、新作品选目、出版物等内容。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才有资格谈到选题,知识面越广,就越能分辨出哪些课题更具学术价值,才能发现可以与自己的兴趣、灵感发生碰撞的课题,才能找到现实与研究内容的契合点。

第二,我们在通过文献资料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对其中某些课题的研究现状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目前有谁在研究,这些人的身份背景,他们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有哪些成果,其成果于何种形式发表在哪些学术专著中等等。例如目前对黄自的研究文献就很丰富,李岚清在2008年第2期的《音乐艺术》上发表的《探索创建我国民族乐派的先驱和一代宗师——黄自》,王震亚在《音乐艺术》1993年第3期上发表的《黄自作品研究》,钱仁康在1997年出版的专著《黄自的生活与创作》,《中国音乐》2004年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浅谈黄自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等等,几乎囊括了有关黄自研究的所有领域。这样能让我们清楚目前自己所研究的课题已达到的高度,能让自己避免与别人雷同,重复研究,更能让我们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做更远的思考探索。

其次,才是选题。选题就是选择有学术研究价值的课题,并明确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目标等。选题有一些基本要求,注意个人兴趣、密切联系实际、论点新颖独特、大小难易适中。我们在掌握了一定范围内的文献资料的情况下,要对其进行横向、纵向的梳理归类。通过选题把研究视线从庞大的知识体系中缩小、固定在一个比较具体、明确、相对小一些的范围之类。有一次在欣赏交响音乐会时,我想到在我国近现代音乐中,交响音乐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话题。而那时候我国交响音乐演奏发展情况是怎样呢?我整理对这个问题的已有资料,当时的交响乐演奏分为由中国人自己组织的乐队:有最早由曾志忞于1909年创办的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肖友梅于1922年创建的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马思聪于1940年组建的中华交响乐团,黄自、谭小麟于1936年创建的上海交响乐团,1946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央管弦乐团。当时在中国的外国乐队有上海工部局乐队以及“中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再根据自己的研究能力及兴趣等来衡量,觉得可以将这个课题进行下去,于是我就将这个问题定为待选课题。

再次,在确定选题以后,我们还是得重新回到文献资料收集上来。这时的文献收集已不同于第一次的文献资料收集,这是在已有明确选题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范围小了,但却要求文献在深度和广度上更加详细准确。从纵向上来说,要求我们对文献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发掘、剖析,为选题提供更多的论据。我在确定选题“我国近代交响音乐演奏团体”之后,发现上述已有的文献资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发掘更详尽的资料。拿上海工部局乐队来说,有其连贯的发展脉络:从1879年成立,1900年正式编入工部局系统,1906年的“柏克时代”,1919年开始的“梅百器“时代,1942年被日军接管,一直到解放后定名为上海交响乐团。这其中还包括了每一阶段的指挥、乐团编制、演出情况、曲目、中国音乐家的参与等等(如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小提琴家谭抒真是第一位加入工部局乐队的华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收集新的资料加以解答。从横向上来说,需要我们时刻关注最新的资料。每天都会涌现很多新的 研究成果,作为音乐史学,随着各种文物,原始资料的发现,很多已有成果都需要不断的修改完善,有些甚至被推翻。因此,我们在纵向深究的同时,也要不停的继续拓宽文献资料收集范围。

这时的文献资料收集工作是直接为自己所选课题提供论述、分析的依据,为自己的认知和写作提供支撑。我们在阐释一个问题时,习惯上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前线较为客观的罗列出在此问题上前人的种种观点,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再推出自己的认识。例如:中西音乐的关系是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个一直被探讨的问题。我在选择这个课题时读了冯文慈先生在《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2期上的《近代中外音乐交流“全盘西化问题”》,罗传开的《西方文化与20世纪华人音乐创作》,许步高在1991年《音乐艺术》3、4期上连载的《犹太音乐家在上海》,陶亚宾的专著《中西音乐交流史稿》等十多篇相关文献,这些资料的内容大致有以下情况:认为中西音乐结合是中国音乐的新生或是关于“中西”、“土洋”的大规模论战。戴嘉枋的文章《中西音乐结合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则批判性的指出:在当时殖民者入侵,国人迫切想要振兴的背景和心态下,中西音乐结合一直处于仓促之中,有些国人首先没有认清自己的传统音乐,在西方音乐的精巧与繁复比照下,已逐渐瞧不上自己的音乐。其次也没有认清对方,没有认识到西方音乐数百年来的基奠,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文精神。因此,当时中西音乐结合的一些成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分析比较了这些文献资料以后,我认为:中西音乐结合是中国近代社会背景下的必然产物,他为中国新音乐的发展开启了一扇大门。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的思考、剖析中西音乐结合的不足和因由,而不是简单的评价其优劣,只有经过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认清彼此,求同存异,从容的向前走。

文献资料收集虽然围绕选题这个中心,为选题服务,但它也可以反过来对选题进行修改和完善。当我们确定选题继续收集文献资料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新鲜的资料和独特的论断。这些新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是我们在确定选题时没有想到的,可以为我们的选题拓宽思路,使之更加完善,有时甚至可能提出新的选题。

总之,文献资料收集与论文选题之间相互辅助,相互制约。在一篇论文没有最终完成之前,文献资料收集——论文选题——文献资料收集…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文献资料收集在一定范围内更深、更广、更精,选题要求更加明确、完备。这样才算是为以后完成论文打好了基本功。

参考文献

[1]居其宏.音乐学文论写作教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2]陈铭道.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罗丽娜(1985—),现为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相辅相成选题
生物学情境化新高考复习选题例析
出版社如何科学地落实好选题论证制度
新年刊
选题有误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习教育的关系
浅谈平面设计与印刷工艺的结合
例谈散文中的借景抒情
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
实体法与程序法相辅相成
探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