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音乐教学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2017-10-15田敏
田敏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要素的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为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为学生终生成长,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抓好音乐教学,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关键词】音乐教学;艺术素养;学科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有的国家课程计划里,中小学音乐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明确无误的。那就是“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只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就可以发挥音乐的功能对孩子的心理进行有效地调节,激发孩子进取的精神,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品质,从多个维度调动非智力因素,挖掘潜能,引领孩子在对音乐形象的感悟中进行思考;对于音乐作品的品悟能够提高孩子的感悟力和理解能力,丰富想象力,使其得到美的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注重用音乐欣赏进行渗透,切忌将音乐的各个部分、因素肢解后再传授。因为音乐是一门完整、综合的艺术,而这也是音乐学科和其它学科一个重要的区分原则。那种纯粹的识记音乐概念,讲解音乐的知识对于孩子音乐素养的提升作用是有限的。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觉得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问题,可以解决音乐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
一、理清音乐学科特点
通过仔细研究音乐学科的性质,我们能够发现音乐课有别于别的一些学科,它具有自身的一些个性特征。俗话说,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可以发现音乐学科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和技術性。基本技能的获得必须依赖于反复不断的练习实践。对于孩子来说,练习一天两天是可以的,如果想长期坚持下去。我们老师就要动脑筋思考学习的可持续性。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把学习兴趣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只有孩子有了兴趣才能走进音乐的殿堂。有了学习的兴趣只是第一步。我们的教材具有非常严谨的系统性,充分考虑到音乐学习的持续性和渐进性。将练习内容和唱歌、欣赏进行巧妙结合。并且低年级欣赏的曲目到了高年级就是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音乐知识前后銜接,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切合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音乐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老师要注重方法。反观现在的音乐教学中,依然在使用一些陈旧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日本的铃木教学法。他们更注重节奏和乐器教育。这些好的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我们认真研究音乐教学的特征,以学生为中心就一定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二、以改革的精神进行音乐课的基本建设
加强音乐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明确人是最主要的因素。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许多学校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难以开齐开足音乐课。即使能开音乐课的,教师的素质也良莠不齐。在实践中,只能鼓励现有的教师,有兴趣爱好,有功底的教师进行音乐教学。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措施对这些老师进行培训学习。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促进这些老师快速提升教学素质和技能。
此外,还应该在考核、绩效等方面对音乐老师进行政策倾斜。从内向外,由外向内地调动老师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安心当老师,有信心做个好老师。其次,学校应该把各种音乐设备都配置齐全了,让老师不至于产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夯实开展音乐教学的物质基础。
三、渗透音乐要素变化
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两种心理形式。但是从关联范围来考察,情绪的影响比情感的内涵和外延都要深远、广泛。情感比情绪更稳定而持久。例如,当我们体验到一种情感的时候,一定是会伴随着情绪色彩的。可是情绪始终不会有情感来的更持久绵长、稳定。所以,情感是有强度和深度的区别。有高低,强弱之分。情绪和情感构成了人审美的基础,更是审美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形成审美体验。对音乐教学来说,更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和情绪的体验。因为从根本上说,音乐的过程就是情感的变化和展示的过程。音乐不像语言,没有语义,但是却是实最生动的心灵语言。人们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复杂的情感都可以得到体验和表达。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想方设法运用多种措施引导孩子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绪、情感,促进孩子审美能力的提升。
总之,通过上面这些措施,紧抓音乐学科的本质特征,采取多种方法,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音乐教学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要素的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为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为学生终生成长,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