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警惕你们婚姻中的“阿呆”

2017-10-15张国立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阿呆夫妻间夫妻俩

特邀专家

张国立

1955年生于台湾台北市,毕业于辅仁大学日文系,曾任职日商空运公司、时报周刊。曾出版几十本书,代表作品《男人终于说实话》《偷眼泪的天使》等。

我小时候很皮,经常挨老妈的修理,她相信对独生子的最佳教育方式是:揍到他认错。

说实在的,我的确该揍。隔壁吴妈妈住的是日式独栋木屋,有个大院子。我们打棒球经常打进她家,偶尔打破玻璃,这时大家便推举我去按门铃把球要回来。

吴妈妈铁着脸开门先问:“说,是谁打破我家玻璃?说,不然找警察。”她手里握着谋杀玻璃的凶器—我们的球,表情大有不惜严刑逼供的意思。我马上回答:“吴妈妈,是阿呆打破的。”

“阿呆?哪个阿呆?他人呢?”

“不见了。对不起吴妈妈,他每次都乱打,我们下次不跟他玩儿了。”吴妈妈见我乖巧,还了球,并展开缉凶行动,不幸从巷头问到巷尾,没一个大人知道阿呆是哪家的孩子。

你们猜对了,阿呆这小子,是我虚构的。从此但凡打破玻璃,我便说:“都是阿呆打的。”过年在别人家门口埋伏踩炮,一踩即爆,吓湿大人几条裤子,我也说“一定是阿呆干的”。把李家姐姐的衬裙挂在电线杆上,我更会说:“肯定是阿呆干的,除了他不会有别人。”

因为祸闯得不大,大人追缉阿呆的兴头顶多两三天,然后继续当替死鬼。

阿呆也存在于婚姻的每个角落。先说夫妻间感情的危机测量器,最常见的是:上次两个人一起外出吃饭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答案如果是一个月前,嗯,正常;如果是两个月前,还来得及追上进度;如果根本想不起来,事情就麻烦了。

再研究不一起出去吃饭的理由是什么?“在家吃不好?外头净是味精和地沟油!”“花那个冤枉钱干吗?”“我上班都累死,还出去吃?外头有什么好吃的?手机叫外卖不是挺方便吗?”

各位发现没有,理由都是假设性的,既为假设性的,也就是虚构的,如同阿呆的存在。换一种方式说:

人们常抱怨上班累死人。事实上真的有这么夸张吗?当然没有,上班会累,但累到因而不能与另一半约会吃饭,大多数人到不了那个地步。如果真如此,那该娶“上班”。

上班等于阿呆,成为一切破坏感情的虚构凶手,久而久之,阿呆竟然由虚构的角色变得真实,好像凡是和上班扯上关系的理由都是“奉天承运,钦此”,不必再讨论。

阿呆还存在于另一个真实的空间,例如:

“没办法,陈董说打牌,怎么能不去陪,他是我们公司最大的客户。”

“你发什么疯,不过下班陪陈董喝杯小酒,闹什么闹?”喔,陈董也许真实存在,却逐渐被虚构得阿呆化。

阿呆会在婚姻里发展到什么阶段?什么时候才被找出真相?阿呆可能出现在手机的照相簿内,于是有人问:“这个女人(男人)是谁?”另一半马上抢回手机:“谁?不就是那个阿呆,大惊小怪的。”阿呆可能是制造地沟油的不肖厂商,当夫妻10年没一起出去吃个饭,某天其中一人警觉,才恍然起疑:阿呆都卖了10年的地沟油,怎么没被抓起来?

我特别提起阿呆,有两层意义:一是一旦阿呆持续地存在,“他”势必拉大夫妻间原本如胶似漆的感情,原本仅是一道细缝,3年后是条山沟,5年后就成太平洋了,然后发生山崩海啸都不意外。

二是张老妈对待她独生子绝不姑息的态度非常值得借鉴,夫妻间稍稍发现细缝即应立即糊水泥修补,不能装作没看见。这让我又想起小时候常偷老妈的钱去买糖果,有天我没偷钱,张老妈硬要我进风波亭当岳飞,她说了句传世经典名言:“除了你,还会有谁!”

避免讓阿呆出现,我诚挚地呼吁,请好好回想:上回夫妻俩一起出去吃饭是什么时候(喝喜酒不算)?上回夫妻俩一起出去看电影是什么时候(陪孩子去不算)?上回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什么时候(回丈母娘家不算)?上回夫妻俩一起散步是什么时候(省公车票钱不算)?

凡超过3个月,亲爱的,阿呆已经悄悄搬进你们家了。真实的爱情正一点一滴被虚构的阿呆取代,该是大扫除,抓出阿呆并踢他出门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阿呆夫妻间夫妻俩
“爱的表达”要“投其所好”
最厉害的黑客
开心一刻
夫妻间财产赠与法律适用探析
干什么(4则)
认错
猜猜我是谁
一双筷子
手表
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