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种菌根真菌对模拟开采伤根植物的修复效应

2017-10-14彭奕博

山西农经 2017年11期

彭奕博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为了能够找到接种菌根真菌对由于采煤造成的沉陷所引起的植物根系拉伤的修复效应,模拟矿区内垂直方向上拉伤根系,采取三室分根装置,以农作物玉米作为基本的宿主植物,通过接种AM真菌,研究真菌对于植物根系的影响,才能够研制出更具有效力的菌根真菌,提升整个农作物的成活率。

关键词:接种;菌根真菌;模拟开采;伤根植物;修复效应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1-0066-01 中国图书分类号:X171.4 文献标志码:A

1 接种菌根真菌的实验材料與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土壤的选择。试验基地的土壤基本选择与矿土土质一样的沙土,在经过筛选之后,再高温高压下灭菌两个小时,以保证风干能够有备用的土壤。土壤的基本物理化性质为:PH值大约在8 025左右,最大的持水量需要在20%以内,速效磷为12mg/kg,速效钾为24mg/kg,碱解氮为7mg/kg,有机质为每千克11g。

1.1.2 试验的基本方法。上文也提到,试验的植物为玉米,由中国农业协会种子公司提供,试验的菌种由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研究学院以及资源研究中心提供,经过微生物真菌实验培训之后,才能进行到实际的接种菌根真菌模拟开采的工作。

1.2 基本的试验方法

试验所采取的三室分根装置首先材质是有机玻璃的,垂直的伤根跟箱尺寸:长为22cm,宽度是10cm,高度为15cm。在整个装置中,左侧为基本的跟室系統,中间是菌根室,右侧为菌丝室。整个试验过程分为接菌和未接菌两种处理模式,伤根处理在跟室中进行,接菌在菌根室内进行,以每千克沙土为50g的菌剂量搅拌接入,每一个流程的处理需要重复三遍,一共接种18盆。对于玉米种子的处理首先需要做的是消毒,利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放入恒温箱中做最基本的催芽准备。随后将灭菌沙土装入盆中,每一个装置需要接种两粒玉米种,最后保留一颗长势旺盛的幼苗,并将其移入到跟箱中。进行浇水的过程中,第一次浇水量应该是土壤的最大持水量,保持土壤中的含水量在70%左右。同时需要输入事先配置好的营养液,菌根室和菌丝室的肥料和养分需要通过菌根室供给才能得到,玉米发芽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相关人员在菌根室用无菌刀对伤根进行必要的处理,然后再收获植物。

2 接种菌根真菌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2.1 接菌对根系受损的玉米造成的影响

根系一旦受损,一定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随着伤根程度的不断增加,玉米地上与地下的作物量逐渐发生变化。未达到三分之一的伤根时,接菌的玉米地上作物量明显高于未接菌的玉米作物量,处于1/3伤根时,伤根接菌与未接菌的玉米地上作物量基本一致。这说明接菌对于1/3根系受损的玉米生长具有良好的修复效应。当伤根达到2/3时,接菌与未接菌的地上作物量差异并不明显,说明一旦玉米根系严重受损,通过接种菌根真菌,同样能够保证地上的作物健康生长。接种真菌与未接种真菌的玉米地上作物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丛植菌根真菌的作用,接种的真菌量并不一定能够直接体现出其自身的贡献率。

2.2 接菌对菌根侵染率和菌丝密度的影响

真菌浸染率直接反映出真菌和宿主植物根系的亲密程度。虽然伴随着玉米伤根程度的不断增加,菌根的浸染率略有下降的趋势,处于2/3伤根时,菌根的浸染率竟然高达70%,这就说明真菌在根系严重受损的情况之下,仍然能够与玉米的生长形成稳定的互利互惠的关系,从而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同时,菌丝密度体现了菌根真菌在土壤中形成的网状物的疏密程度,也是真菌为植物输送养分和水分的直接标志。对同一处伤根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菌根室高于菌丝室的菌丝密度,这可能是丛枝菌根真菌与根系共同生长时,菌丝生长和延伸的速度高于

真菌独立的个体。虽然两个菌室的菌丝密度随着伤根程度增加反而逐渐降低,但是当处于2/3伤根时,菌根室菌丝密度仍然多余其他跟室。

结束语

植物的根系一旦受损,不仅严重影响整个植物的生长,同时也为整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敲响了警钟,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跟菌真菌接种技术和种类,伤根时跟菌接菌能最大程度地减缓因伤根对玉米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升整个作物的生长效率。

参考文献:

[1]毕银丽,孙金华,张健,宋子恒,蔡云,孙欢.接种菌根真菌对模拟开采伤根植物的修复效应[D].煤炭学报,2017,04:101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