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
2017-10-14李淑红
李淑红
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基层畜牧产业的发展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很多地区逐步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促进了基层畜牧业的飞跃发展,养殖效益有了显著提高,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畜牧业作为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业重要基础性产业的地位日渐彰显。但是,基层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认清基层畜牧业的发展趋势,逐步推进实现基层畜牧业的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基层畜牧工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基层畜牧业;存在问题;主要对策;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1-006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A
1 当前基层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不采用先进专业养殖设备和科学养殖技术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仍占据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规模性生产等模式仍大有市场。在畜牧养殖业方面,以散养为主的模式仍是家庭经济的一种副业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散养模式与当前国际发展形势下所提倡的规模化、集体化的现代化养殖模式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散养过程中,散养户缺乏现代化养殖的思想意识,限于成本投入和产效的计算而不采用先进的专业产业设备和科学养殖生产技术,导致养殖条件低下、养殖水平落后,这成为基层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养殖方向发展的主要障碍。
1.2 基層养殖户饲养管理观念陈旧
由于当前我国基层畜牧养殖中散养户的比较较大,饲养管理观念陈旧仍是基层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科学养殖的关键环节是饲养管理。而基层养殖户没有把先进的养殖理念和技术运用到养殖过程中,管理方式粗放不精细,饲养环境差,导致了养殖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1.3 基层养殖过程中饲料资源相对比较短缺
当前农村基层畜牧业养殖所需饲料主要来自农业生产,虽然我国是粮食大国,但由于人口多而使得人均产量较低,由此可以用于养殖业的饲料就相对不足,养殖饲料的成本也因此有所提高,所以,基层畜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粮食产量的制约。在不同程度上讲存在人畜争粮的问题,这也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屏障。另外,基层养殖所需饲料种类较少,营养不均衡,造成禽畜营养不平衡,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畜禽的成长和饲养效果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1.4 饲料添加剂过多使用,致使畜产品药物的残留过高
目前基层畜牧养殖过程中所需饲料存在着大量的添加剂,特別是抗生素、化学药物在畜牧饲料中使用广泛。这些添加剂的使用,一方面促进了畜禽的生长,降低了死亡率,缩短饲养周期,很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效率,但在另一方面,部分养殖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违规、超量使用添加剂,从而造成了畜产品生产中药物残留过多,对于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也影响了畜产品的销路,成为制约基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5 禽畜品种的引进不规范,制约基层畜牧业发展
现代养殖业的发展中,优良畜禽品种的更新换代是提高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很多基层养殖户为了节约养殖成本,对优良禽畜种苗的引进不舍得投入资金,而选择养殖落后的老品种或者花比较少的资金引进低劣品种畜禽种苗,这样做的后果不仅难以提高养殖效益,还严重影响了禽畜的性能和优化。另外,在品种引进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不足,防疫工作做得不到位,卫生检查也不过关,常常出现引进的新品种禽畜突发疾病而死亡的现象,甚至在基层畜牧养殖场之间,频繁发生因引种导致的疾病快速传播,对基层养殖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2 改进基层畜牧业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2.1 及时更新畜禽养殖设备,不断提高基层养殖技术,逐步实现集中化、规模化、规范化养殖
鼓励基层养殖企业及时更新畜禽养殖设备,提高养殖技术,引导基层畜牧养殖业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引导鼓励一些条件具备的基层养殖企业利用地理环境的区域化优势和优良畜禽品种资源,发展具有走进大市场循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畜产品牌,提高基层畜牧养殖效益。
针对当前农村以散户养殖为主的弊端,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畜牧养殖的竞争力,巩固基础畜牧业在县域农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需要大力发展集中化、规模化、规范化的畜牧养殖基地,使之成为基层畜牧养殖业的龙头,带动周边科学、生态养殖小区的发展,推进实现基层畜牧养殖的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基层畜牧业要实现集中化、规模化、规范化养殖,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当地畜牧业发展的科学管理制度体系,这样才能实现基层畜牧业的长效稳定发展。
2.2 改变陈旧养殖观念,以更高的境界展望畜牧业发展前景
不断引导养殖户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转变落后陈旧的养殖观念,经常性地参加相关学习培训,采用适合时代发展的先进养殖技术,实现基层畜牧养殖的不断升级,推动基层畜牧养殖业向着科学化发展。科学养殖是基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基层农村散养户所占比重较大,提高基层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基层养殖户深刻认识到,要想实现基层养殖的成功,逐步实现规模化养殖,必须要重视先进养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是养殖业成功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2.3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优化基层畜牧养殖所需饲料结构
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大饲料供给的同时,严格执行饲料标准,合理搭配禽畜饲料,优化基层养殖所需饲料结构。饲料的充足供应是保证饲养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而饲料结构的合理则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在饲料供给中,配料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以不断提升饲料转化率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为目标,保证给予禽畜足够的营养,促进畜禽健康生长,增强畜禽免疫力。
2.4 严格执行饲料搭配管理制度,推动基层畜牧养殖向高效益高品质方向发展
在确保基层养殖所需饲料供给充足的同时,还要严格执行饲料搭配管理制度,有效控制投入成分,确保畜产品品质的优良,推动基层畜牧养殖向高效益高品质方向发展。健康发展的高效益畜牧养殖业以产出高品质畜产品作为一个重要标准。而高品质畜产品的生产与基层畜牧养殖业中饲料的搭配有分不开的联系。建立饲料搭配及供给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十分重要,从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加工、质量的检测等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进行有效监督,实现科学严密的安全保障,这样才能确保基层养殖饲料的卫生、健康、营养、安全,才能保证所生产出的畜产品高品质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市场占有率,才能有效推动基层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2.5 鼓励基层养殖户引进优良畜禽品种,同时要严把种苗引进质量关
优良的畜禽品种是基层畜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优质的禽畜种苗是基层畜牧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要引导基层养殖户改变在引进优良畜禽品种上不舍得投入的观念,合理的引进优良品种,改善基础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基层养殖的经济效益,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品种优良性评价、种苗质量测定等环节的工作,确保养殖户引进的新品种是优良品种,提升种苗的质量。还有一个原则,尽可能地选用当地优质种苗,在引进外地种苗上要慎重,谨防疾病传入。
总之,当前基层畜牧养殖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些问题,有针对性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和优化,引导基层畜牧业面向科学化、集中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促进基层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