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2017-10-14程艳玲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初中语文教学

程艳玲

摘要:学习语文很重要,而古诗词在语文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古诗词的教学就更为重要,从刚上小学开始,我们就开始接触语文,那时候的语文叫语言,只是要求我们会认一些字,会组一些词就可以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的学习也越来越深入。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我们普遍承认的观点是只有上了好的初中才能上好的高中,然后才有机会上好的大学。古诗词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它语言简洁,韵律感很强。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古体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古往今来本国文人墨客人才辈出,佳作如林。古诗词是我们华夏民族璀璨文化的结晶,更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宝藏。可以说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可怜的,有传统文化却不知道爱惜的民族是非常可悲的。因此,我们要珍惜古诗词资源。古诗词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山水田园诗、叙事诗、抒情诗、边塞诗、咏物诗、悼亡诗、送别诗、讽谕诗等。而唐诗、宋词都在古诗词的范围之内。古体诗形式比近体诗自由,可以说几乎不受格律的桎梏。因此古诗词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在的初中课本中选录了许多古代诗词,写景叙事,豪放、婉约、爱国、抒情,无不是作者的经典之作。语文老师们需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去发现诗句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这些优美的名人佳句,往往以简洁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教师带领学生诵读,矫正读音

众所周知,古诗词的语句很短,语言凝练,古诗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而词和曲虽并不像诗那般对仗整齐,但是却也注重其是否押韵。无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读起来都朗朗上口,可以说每一首诗词都有其故事发生的背景,每一首诗词都有可能诉说着一个故事。而在语文课上的学习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诵读,矫正他们的读音,这样才不会有辱我们珍贵的传统文化。每次的考试,古诗是必考的内容,也是我们所认为的送分题。正因如此,学好诗词,才可以为语文课的学习增加助力。

二、教师注意讲解技巧,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初中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很重要的组成。一说到学习,人们通常都会认为它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古诗词却是一个例外。老师要带领学生细细品读古诗词,这样就会发现它的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在古诗中,你可以和李白一起去到天姥山,看一看白云红霞;可以和李清照共赏绿肥红瘦,梅子黄时雨,同她共载舴艋舟,一起在荷花丛中争渡。诗句平平仄仄,手法多样,有的是虚实结合,有的动静结合,有的托物言志。有的读起来慷慨激昂,有的凄婉哀伤。再联系到诗人做此诗时的心情及感受还有它的背景,可以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故事。教师像说故事一样讲完一首诗,不仅让人印象深刻,还能激发热爱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通过讲解古诗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先祖们智慧的结晶。俗话说读诗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明智,哲理使人深刻。我们可以通过诗,了解到当时诗人所在的社会背景,进而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还可以通过诗词明白一些人生哲理,所以读诗既可以使人聪慧,也可以使人明智,还能使人印象深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还能改变人的内在气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智慧超群的文人墨客,由于社会的束缚,他们有时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他们通过古诗,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来隐晦的表达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或自己的情感。近年来,媒体方面为了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激发全国人民对古诗词的兴趣,发起了很多与古诗词有关的节目、比赛。例如《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等等,这些节目的出现的确激发了全民背诵古诗词热潮,很多诗词爱好者在节目中一战成名。古诗词的美需要我们在日积月累中慢慢品味,学习古诗词,有助于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的义务!

总结:

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任重而道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多开展一些小活动来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例如古诗词接龙、根据诗句猜作者、找出由古诗演化而来的成语、讲一讲古诗词中的典故、举行诗词朗诵比赛等。这样既激起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又使他们学到了知识,还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当然教师本身也得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古诗词本身难度就特别大,其教学难度更大,教师需要积累更多的诗词。教师还要对古诗词的主旨及情感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要带领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和默写。此外,更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学会如何理解诗词大意,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总之,古诗词对个人的文学素养及语文的学習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还能让学生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将古诗词古为今用,能够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程小默,《中学古典诗歌审美教育研究》,学术期刊,2016年11期

[2]姜凡,《中学古典诗歌审美教育研究》,学术期刊,2016年12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诗词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踏青古诗词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古诗词中的新年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