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少即是多”设计理念的宣纸品牌VI设计探究

2017-10-14陈枭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VI设计

陈枭

摘要:宣纸作为中国纸类的杰出代表,誉为中华文化“魁宝”,从古就与中国文人墨客和历史、文学、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连。而市场上好的宣纸品牌VI设计觅觅难寻。文章针对 “少即是多”设计理念应用到宣纸这种极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品牌VI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少即是多;VI设计;宣纸品牌;表现方法

信息革命时代尚未过去,人工智能时代又将来临,随着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人们步入一个被信息包裹的时代,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对简单而高品质的生活空间非常渴望,人们这种心理需求的演变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当今设计领域,体现“少即是多”设计理念的作品重新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将“少即是多”设计理念应用到宣纸品牌VI设计中,探究将设计在视觉上简约整洁,而在品位和思想上又不失高雅和内涵,不仅顺应了消费者内心追求简洁的需求,同时也契合了有效传播的规律。最重要的是达到很好的塑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的目的,就变得十分有意义。

一、“少即是多”设计理念的定义及特点

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古典主义似乎将要走向尽头。当时,社会开始提倡节约,批评过去古典设计是奢侈浪费,一直强调装饰感而过度繁琐的传统设计风格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追求简约、自然生活的心理需求,当时设计领域的发展被人类这种心理感受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德国包豪斯学院第三任校长密斯·凡德罗提出“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设计理念。

“少即是多”的“少”不是一味的减少至虚无,而是通过反复的提炼,取其精华,“多”也不是代表繁多而是最佳。“少即是多”设计理念强调的是对一切视觉元素进行举要删芜的理性处理,去除无意义的装饰,以最简练的方式给人们传达最直观的视觉感受。

二、“少即是多”理念在宣纸品牌VI设计中的可行性

(一)国内宣纸品牌現状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不用多说,它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而在中国众多的纸张品种中,宣纸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瑰宝、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声更是独占鳌头,享誉海内外。市面上的宣纸品牌众多,市场上经常出现以次充好、假冒的现象。多数宣纸品牌没有统一的标识和包装,更别说完善的VI设计系统了。

(二)宣纸品牌VI设计受众分析

宣纸并不是一个大众消费品,相对而言,多为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受众,一般为书法、国画或其它艺术创作爱好者。国画、书法爱好者一般都追求安逸、简约的生活,心态平稳静谧,思想上带有禅意,不喜欢嘈杂喧嚣的生活;以及这类人群善于在国画、书法作品使用的“计白当黑”、“留白”手法与“少即是多”理念运用到设计作品中的手法在形式上有契合之处,以至于这类特点的人群对“少即是多”的设计一定有一种独特的认识和情感。

三、“少即是多”在宣纸品牌VI设计中的表现方法

(一)创作图形、文字精简的品牌标志

品牌标志是一套VI设计中的关键的部分,建立一个准确而简约的标志是一个成功VI体系的起点。 “少即是多”理念则秉承用简练、直接的视觉符号来传达最重要的信息。有时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甚至可以大刀阔斧,简到极致。这时,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文字或图形入手,从点、线、面的反复组合实验中,寻找最能表现企业气质的契合点,创造出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标志,从而减少视觉传达上的障碍,在加强了品牌标志功能性的同时,又切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运用简约、单纯的标准色

当我们眼前呈现一个设计作品时,最直观的应该是先通过色彩来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少即是多”理念中所主张的色彩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表达主题,给受众一种简练、直接、易记忆的效果。在VI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固然不能如印象派油画般求其丰富。若是色彩用得繁杂,反而会影响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从而使人们造成视觉上的混乱疲劳,心理厌烦的情绪。体现“少即是多”理念的设计作品往往会在色彩关系上同样采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获得最佳的视觉冲击力。

老子说过:五色使人盲。单纯、简约的色彩运用到设计中给受众以高层次、高品位的感受,这种色彩才能够更清晰、更准确的进行视觉传达。

(三)尝试“空而不空”的留白排版手法

留白手法其实在东西方艺术中都有所体现。中国书画讲究的:“计白当黑”,就是把“空白空间”当做主体一样去经营。而在设计作品中留有大量空白之处往往给人以一种“透气”,疏密有致的放松感。留白的实质就是通过空白烘托主体,以突出视觉中心的目的。“空白”的合理运用在设计作品中也是主题情境的一部分,给人以深邃、静谧、博大的感受。即缓和了视觉的紧张感,同时又增强了审美意境。

VI设计无论在基本要素系统还是应用系统,版式语言对VI的整体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而简洁版式设计实质就是把“空白空间”与图形、文字和色彩等元素的巧妙结合,形成虚实、疏密等对比关系,既烘托主题,又可以让人们从中感受到自然、轻松的审美情趣。空白效果所包涵的内涵还有更深层次,就是“以少胜多”,即使元素精少,却能彰显出一种格调、一种品位。

(四)建立形式简约与内涵饱满的统一

今天也有一些设计人员误解了“少即是多”的真正内涵,只“形而上学”的注重设计表现上的东西,而忽视内在联系。所以,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明确意识到“少即是多”并非将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盲目地简单化,从而出现一种“设计无内容”主义。它应该是对复杂、丰富的统一与升华,是把物体在形态上普通的表象通过浓缩为一种高度的概括、抽象形式。当设计过程中某个细节或某些组成元素被提炼到最少时,其精华的部分就会自然的显露出来,这时的设计作品才会具备形式简约与内涵饱满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少即是多”设计。

参考文献:

[1][美]阿历克斯·伍·怀特,王敏(译).平面设计原理(全新修订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1-5.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74-244.endprint

猜你喜欢

VI设计
论色彩在VI设计中的重要性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新时期小微企业VI设计研究初探
“分组教学”在企业VI设计课堂的实施
浅谈VI设计在新疆民族企业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