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益化管理,创建标杆台区,降低台区损失率
2017-10-14曹雪武艳华张福玲
曹雪+武艳华+张福玲
摘 要:为了不断提高大家的科学技术水平,知识水平,管理水平,而且增加效益及人员综合素质为一体的,合理的利用科学管理来提高工作效率,因而达到一定目的效果。做为一个营销班组,线损率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考核指标。线损率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公司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充分利用"QC"这一科学的管理方法,"实施精益化管理,创建标杆台区,降低台区损失率",并针对这一课题,为了更好的创建标杆台区,我们对所辖台区进行现场实际调查,针对台区损失率偏高的原因所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列出台区现状调查表,制定创建标杆台区降损计划措施,真正对台区承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把线损率指标落实到班、台区、人员的三级管理考核之中。力争在本年度把创建标杆台区损失率降到最低点,达到预期的管理考核目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降低;损失;
通过调查可知,从现状看,供电线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的办法,才能使供电线路损失得以解决。
A从技术降损采取措施。
1.对供电台区不合理的应在根本上进行调整解决,对大负荷和小负荷供电台区从网络上着想,缓解不合理的需求。
2.加大防窃电改造力度,对供电不合理的计量装置应进行改造。
B从管理人员素质抓起
主要是从计量点检查——到客户用电量现状——到人员素质抓起。
二、制定的措施
1、抓好和完善台区承包指标,把人员的绩效奖跟承包指标相挂勾,把承包指标和责任落实到班,落实到台区,落实到人,制定按台区承包考核办法,月考核月兑现,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班员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及个人素质。
3、抓好用电营销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
4、每月开展用电营销普查,内查和外查相结合。按台区到用户所有的计量点进行检查,特别是对大户、重点户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5、抓好线损的预测分析,按台区分析到客户,查找不明损失。
6、抄表员严格按例日抄表,实抄率达到机关100%,居民达98%。
7、组织人员每月对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查找问题,进行考核。
8、从技術降损上采取措施,城网改造、台区改造、防窃电改造。
三、分析原因
从降低线损率上分析受影响因素:
1、对线路改造计划进度比较慢,线路长且老化,还有些是用裸露铝线供电,迂回线路多,没有得到解决。
2、对台区改造不及时,有些变压运行的现状不好,负荷低损失率大。
3、防窃电改造不完善,有些老楼房还没有改造出来,造成违章窃电。
4、由于企业生产状况不好,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多,造成计量装置大马拉小车。
5、从管理上存在漏洞,对用户检查不到位,丢失、损失电量,造成有些违章窃电现象。
6、由于大用户用电变化比较大,造成上半月下半月电量误差大。
四、QC对策实施
根据所安排对策和解决的办法,从年初到现在实施对策如下:
1、我们以创建标杆台区承包为切入点,对所有的承包台区从理论到实际进行全面细致调查研究,并把所承包的台区分门别类,有步骤、有计划、有措施.进行现场实际调查,分析、测算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每个台区建立详细的台区档案。建立健全考核体系.
2、我们把承包台区指标按台、按月、按人层层分解,落实到台、户、责任人,制定了周密台区承包考核办法,把台区指标完成情况按月进行考核,奖罚和兑现,充分的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3、我们对所辖的承包台区进行现场绘图,数字录入,理论计算工作。
4、我们每月定期召开台区损失率分析会,对高损台区进行全面的分析,把查找存在的问题原因作为主要目标来解决。
5、每月开展用电营销大普查达12次,内查和外查相结合,对所辖的承包台区逐台、逐户进行现场检查,截止现在对漏抄、漏发行户查出4户,追补电量2万千瓦时。
6、我们每月对抄表员工作质量实抄率进行检查考核,实抄率达100%。
7、更换智能表采集率达99%,彻底解决了抄表误差大的问题
8、从技术降损上采取措施,城网改造、台区改造、防窃电改造,缓解了台区不合理要求
9、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全班人员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综合素质。
五、检查效果
通过对创建标杆台区承包QC活动的开展,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活动课题,对台区实施精益化管理。降低台区损失率,针对这一目标,我们有步骤、有措施对台区损失率高低的原因,进行现场实际调查,分析、测算和理论计算并对存在的问题来确定解决的办法、措施,把承包指标按台、按月、按人层层分解,落实到台、责任人。制定台区承包措施和考核办法。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截止目前我们创建标杆台区达标20台、使台区损失率降低幅度很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达到管理目标、经济效益双丰收。
全年配电量完成2757万千瓦时,售电量完成2633万千瓦时,累计损失电量124万千瓦时,损失率4.49%,比指标6.1%下降1.61%。少损电量44万千瓦时。
少损电量=配电量2757万千瓦时*1.61%=44万千瓦时
经济效益=44万千瓦时*平均电价0.85元=37万元
总而言之,只要管理到位,就会实实在在得到经济效益。
结语
本次活动成功的运用QC科学的管理手段,采取相应的对策及解决办法,降低线损,增加经济效益。也提高了员工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及个人素质,为明年的按台区承包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后我们在吸取别人的长处、经验上、取长补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运用科技手段,不断的完善QC小组活动,使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张德鸣. 实施“三一”管理 打造标杆台区[J]. 大众用电, 2012(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