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不泥古,善弹阮咸琴
2017-10-14张乐
张乐
相传,起源于汉代的秦琵琶或秦汉子,是我国本土民族乐器阮的前身。因“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和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崇尚,弹阮曾一时风靡,成为古代文人墨客、艺伶仕女的时尚。如“阮琴斜挂香罗缓,玉纤初试琵琶手”、“此声何所似,似琴语,更琅然”、“指尖历历泉鸣涧,腹上锵锵玉振金”诗句对阮音乐表现力及其音乐风格的描写,可见阮在魏晋朝之后的七八百年间,有过一段较长的兴盛期,其抒发细腻、深沉而又略带伤感的情感表达与古琴共同被文人雅士的青睐。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邸琳似乎满足了大家对阮演奏家的所有预想,平和、细腻、沉稳的性格,富有激情且执着的眼神。邸琳与阮,15岁相识,至今已有15载,立也阮,破也阮,使她成为继恩师徐阳教授之后又一年轻带头人。
学 为时不晚创造奇迹
出生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的邸琳与从小生活在专业音乐院校的小童星们不同,15岁才接触到阮,如今已是阮乐界中流砥柱的她,被老师称为奇迹。谈起自己的学艺经历,邸琳笑称自己生长在温馨幸福的家庭,虽说初三才开始学音乐在很多人看来像“天方夜谭”,但她凭借对音乐的痴迷与热爱最终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到北京学艺,这对当时是双职工的父母来说压力可想而知,但邸琳对音乐的那份执着使父母最终决定克服困难,帮助女儿完成梦想。于是,在邸琳15岁那年,疼爱她的妈妈与她一起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邸琳回忆道,当时她对音乐的了解仅局限于认识高音谱号,因有位好朋友在北京戏曲学校学习,且听说在那里能接触到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因此才凭借坚毅的性格勇敢地开始了自己在北京的学艺生涯。
足足比大家晚10年学琴的邸琳是大家眼里的励志姐,从启蒙到硕士研究生毕业,邸琳始终跟随中央音乐学院阮教育家、演奏家徐阳教授学习。初识阮的邸琳虽没有夯实的童子功,但相较于师弟师妹们而言,她对音乐的领悟和其自身的自律性都高很多。“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定要学出个样来。”对邸琳来说,这句话并不仅仅是自我激励的口号,更是她学琴的真实写照。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之外,业余时间她几乎都在学习和练琴,每天保持至少八个小时。大家都觉得她很刻苦,她却觉得不够,每天琴不离手、曲不离口、乐不离耳,还善于听录音、看笔记勤思考。
邸琳说,那时的条件不好,她只能对着镜子练琴,后来便开始用手机录音,现在练琴时总会在旁边放上iPad,收琴前的最后一遍必须要录下来,之后边看边找出自己的毛病。自 2002年与阮相识, 三年的时间,在徐阳教授速成培养法的指导下,邸琳通过自身的努力,于2005年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本科,成为全国音乐最高学府中的一员。
成 身份转换教学相长
阮从明清时期逐渐衰落,后来甚至出现断代,直到建国后,在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中才出现了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等不同规格的阮。 2005年,徐阳教授从阮的音乐特性出发,大胆提出了“群体突围 ”的发展方向。邸琳刚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便幸运地成为阮族乐团的第一代成员,还在徐阳教授的鼓励下积极参加了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实践活动。短短几年,她便和恩师徐阳教授用汗水和成绩创造了阮专业“时移音律改、岂是昔时声 ”的奇迹,并先后荣获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组合类铜奖、首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组合银奖、“亚洲小演奏家”音乐节暨华夏民族器乐大赛金奖、首届北京阮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弹拨组金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冠军之夜亚军、以及第七届全国高等院校作曲比赛最佳演奏奖等诸多大型比赛的重要奖项。
谈起以往的成绩,邸琳笑着表示阮相较于二胡、古筝、琵琶等乐器来说专业比赛太少,因此她必须要抓住每一次参赛机会。一方面,如果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可以证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另一方面,在精心准备中还能促使自己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进步和提升,在比赛中开拓视野,并从其他选手身上取长补短。
2013年,邸琳以“优秀毕业生”的成绩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所有课程,并顺利留校,成为了中央音乐学院一名青年阮专业教师,与她的恩师徐阳教授共同为阮的发展做贡献。如今已有四年教龄的邸琳,不仅严格按照阮乐器的技术规律因材施教,而且能够及时将自己在演出与教学中总结的经验不断反馈给学生,亲自引导、示范。在教授学生基本演奏技术的基础上,她强调首先要对乐曲有深入理解,然后再去演奏,以培养独立的音乐理解力,更好地表现作品的韵味与内涵,形成自己的音乐个性。谈起教学心得,邸琳说:“做老师就是做榜样,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做学生的好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与此同时,作为教师的邸琳,在教学中善于与学生沟通,教学相长,也因此促进了自己琴艺的发展,演奏技术与表现力不断得到提升。
如果说,之前的邸琳是用手中的乐器表达着自己对音乐的热爱,那么自2013年起,她便开始用自己的教学成果改变阮的“昔时声”,相继获得首届国际青少年器乐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国际第四届中国器乐赛优秀教师奖、韩国中外民乐交流大会弹拨乐比赛优秀教师奖、“青乐杯”第四届香港国际青少年民族器乐大赛优秀园丁奖等殊荣。
融 和而不同处处出新
阮深厚的历史底蕴、古朴的乐器气质,使其具有内敛而不张扬、质朴而不乏张力的个性。虽说古有“不似琵琶不似琴,四弦陶写晋人心”的说法,但其恬静丰满、浑厚圆润且富有诗意的音色,使阮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参加2012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之后,邸琳开始尝试阮与不同乐器、不同形式的合作,比如在独奏中穿插京剧念白或与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笛、箫、古琴组合,与少数民族乐器马头琴搭配,与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西方乐器合作等等,她还改编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为阮演奏,在一次次大胆创新中展示着阮的魅力所在,她尝试的每一种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民乐界阮艺术的青年演奏家之一,邸琳对融合的理解不仅局限在表演中的跨界,而是集教学、演奏、音乐文化等立体化、交互式的交流。近年来,邸琳参加了许多国内外重大演出及讲学活动,走遍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奥地利、法国、德国、新西兰等地。2011年,邸琳在北京现代音乐节闭幕式上首演《嗟叹III》;2012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经典艺术讲堂——中国弹拨乐精曲赏析”讲座;2013年5月,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并出版发行个人专辑《邸韵琳溪·阮音乐会精选》。2014年,受邀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演出及讲座,并荣获SELLES市政府颁发的“荣誉市民奖章”;2015年4月,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邸琳与少年阮族乐团专场音乐会,同年11月,在北京大学百周年讲堂成功举办“融”邸琳阮乐演奏会;2016年3月,参与大提琴演奏家娜木拉《古佳耶——大提琴与北方游牧民族音乐》的唱片录制;2017年1月,她参加了全国政协2017年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同年3月参加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龙声华韵系列——中央音乐学院“丝绸之路”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民间有句俗语:“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如今在兼顾教学与演出的同时,邸琳每天仍保持至少两小时的练琴时间,不管多熟练的作品,演出前也必须强化训练,并在家走台录像,寻找瑕疵。
对于阮艺术未来的发展,邸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认為阮虽然在近些年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其他民族乐器相比曾在历史中出现断代现象,因此阮艺术至今存在社会认知层面受限、代表经典曲目缺少的困扰。另外,阮的音色特点融合性极强,但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个性,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它并不像竹笛、古筝、二胡、琵琶等其他民族乐器的音色带有浓郁的民族韵味及色彩。不过,阮在重奏、室内乐组合特别是民族管弦乐队的合奏中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庸的音色就像神奇的调色盘,可与更多乐器进行跨界合作。如今,不少著名作曲家为阮创作的独奏曲以及部分交响化的协奏曲,填补了阮在技术与作品上的很多空白。邸琳希望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通过自己与同门、同行的努力,让阮艺术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壮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