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现状研究

2017-10-14刘红梅邓红影

关键词:文化遗产社交物质

刘红梅, 程 畅 , 邓红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现状研究

刘红梅1, 程 畅2, 邓红影1

(1.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2.阜阳电视台,安徽 阜阳 236035)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受现代生活方式和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已经濒临消失,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存储、传承、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分析总结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网络传播形式及网络传播现状,找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展示平台的不足,提出将社交网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提高其信息分享效率和信息传播潜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技术; 网络传播; 社交网络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1],由于它不是具体的人或物,而是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技艺、思维方式、精神蕴含等,不能脱离人和物单独存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更依赖于环境和载体[2]。受现代生活方式和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非物质文化已经濒临消失,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新思路。互联网上涌现一批由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公益类、媒体类、企业类、文化机构类、会展类等部门和单位开发的非物质文化相关网站,这些网站的设立从时间、空间上实现文化的大众传播。一些学者和科研机构积极探索和实践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记录、存储、传承、保护及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网络”两个关键词为主题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相关期刊和优秀博硕士论文进行精确搜索,共搜索到277条期刊记录和269条博硕士论文记录。

从图1 看,2004年开始有学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网络技术结合在一起,到2016年每年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化相关研究的论文不断递增,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日益引起重视。从论文内容看,以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数据库建设、网站建设、网络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在线展示和再现等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由于网络传播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意义,近年来,也逐渐有人关注其网络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

图1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研究论文发表情况统计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

自2003年以来政府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通过拍照、采访记录和物品收藏的方式保存了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种保存受到记录物质载体自身特点的影响,存储时间和传播空间受到限制。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提供更多的记录和存储方式,通过电子设备将其记录成数字化的图、文、声、像等形式,保存在硬盘、光盘等存储媒介上,以便于长期保存和传播。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立为其保存和检索提供了便利,但是面对海量、异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如何制定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存储,进而实现信息共享和网络传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刘斌[3]以HGML为基础,提出了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据交换标准规范ICHML,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异构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共享。杨红[4]提出了非遗数字资源的核心元数据元素集方案,建立非遗项目分类编码体系,确定非遗数据库标准化工作具体内容。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维度记录和展示方式。邱亚萍[5]、莫涛[6]提出应用数字动画技术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动画、网络游戏和资源数据库,可以稳定记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实现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再现。刘斌[3]以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利用G/S模式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结合,通过三维可视化展示,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和地域环境。余日季[7]探索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技术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构建基于AR技术的文化数字化植入的开发模式理论模型,融合虚拟数字信息与现实环境,使“看不见、摸不着、体验不了”的无形文化有形化、可视化和情境化,增强文化体验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渠道

使用图文声像动画等多种数字化形式记录和存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非物质文化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王丹彤[8]、李丹[9]认为非物质文化讲究一脉相承,提出通过积极创办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创办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加快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精心打造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游产业、广泛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空间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张武桥[10]认为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的使用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通过门户网站和社交网络媒介软件(手机APP)有助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表征的释放传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众化传播影响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影响力

管庆霞[11]通过分析发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网络媒体呈现官网多于民网,官网同质化严重,网站开放程度差等特点,影响到文化的宣传面。常艳丽[12]对政府类、文化科研类、公益商业类、会展类等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网站运用链接分析法进行基于网站间链接关系的定量评价,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各类网站因版面设置单一、信息更新速度慢缺乏互动造成影响力不够、持续关注度低,限制了传播效果。张武桥[10]认为目前网络传播媒介因不能突出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特色、区域特色,降低了网络传播媒介的使用率。以阜阳市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为例,中央电视台《叮咯咙咚呛》节目和阜阳电视台《直播阜阳》均录制节目对其进行宣传和介绍,但电视节目播放有时限性,影响到传播的受众面。通过对阜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阜阳市文化馆、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网站的调查,这些网站对渔鼓的介绍和报道均是以文字、新闻图片形式,截止到2016年12月底三个网站与渔鼓相关的网页访问总数仅为351次,由此可见,传统网络传播模式在扩大文化宣传上收效并不乐观。

四、社交网络与文化传播

社交网络是基于六度分割理论,运用网络技术开发实现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信息传播的网络平台。通过“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社交网络+文化+传播”“社交网络+非物质文化+传播”三种主题关键词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相关期刊论文进行搜索(如图2),发现社交网络自开创以来作为信息传播的方式,逐年成为研究的热点,并逐步运用到文化传播中,但社交网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仍在起步阶段。

图2 社交网络传播应用统计图

吴雨蓉[13]、郭海霞[14]、宫广宇[15]通过对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传播模型调研分析,认为社交平台信息以中心式传播、关键点传播、链式传播、蒲公英式传播等模型进行信息分享,颠覆了传统媒介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一线性传播模式,形成个体互动的无中心化传播,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以裂变的形式影响更多受众,从而实现信息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李爱勤[16]、郭海霞[14]认为社交网络模拟人际传播特征,具有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跨越地域和时间限制等特点,可实现多维度、多元化的传播信息。丁婉莹[17]、史亚光[18]从信息生存期、信息分享效率和信息传播潜力三个方面分析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特点,认为熟人网络的信息传播效率优于垂直网络信息传播效率,也优于生人网络的信息传播效率,而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大多基于真实好友关系,受众的反应比较明显,信息影响力显著提高。

自2008年以来,有文献表明社交网络逐渐受到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视。朱虹[19]认为利用社交网络等新媒体手段传播信息和文化作品是一种尊重广大受众的自主性选择的方式,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参与面广且容易触动公众内心等特点。基于以上特点社交网络在文化传播上也得到广泛的应用。黄永林[20]将社交网络媒体应用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引领和渗透相结合的方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刘福江[21]将微博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雷涛[22]通过调研认为微信(wechat)社交网络平台在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中华文明在东南亚传播。朱治衡[23]对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2015年下半年的微博转发数量进行统计,发现关于故宫博物馆、节日纪念等相关文化的宣传成为微博关注热点。

结论

数字化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实现通过图文声像动画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奠定遗产基础。与传统网络传播模式相比,社交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是基于熟人网络之间以裂变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因此,以社交网络为媒介传播非物质文化将大大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提高信息分享效率和信息传播潜力。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

[2]刘承华.守承文化之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殊性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2.

[3]刘斌.基于G/S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构数据可视化共享机制研究与实现[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4]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3.

[5]邱亚萍.数字动画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和方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6(2):27-30

[6]莫涛.浅析动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和价值[J].商业文化,2010(10):168-169.

[7]余日季.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8]王丹彤,王二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保护与传承[J].黄山学院学报,2012(4):45-49.

[9]李丹.大众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作用与策略——以鞍山“非遗”为例[J].传媒广角,2016(8):80-81.

[10]张武桥,黄永林.移动互联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5(5):145-151.

[11]管庆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网络媒体呈现[J] .新闻爱好者,2011(18) :38-39.

[12]常艳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网络影响力分析[J].现代情报,2013(9):90-94.

[13]吴雨蓉.微博信息传播模式分析[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7):140-143 .

[14]郭海霞.新型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和模型分析[J] .现代情报,2012(1) :56-59.

[15]宫广宇.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与效果的思考——以人人网为例[J].媒体时代,2011(4):22-25.

[16]李爱勤,翟羽佳,刘文云.我国社交网站信息传播特征分析[J].现代情报,2013(1):78-81.

[17]丁婉莹,贺芳.SNS中信息传播特点研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2):77-80.

[18]史亚光.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J].图书馆论坛,2009(6):220-223.

[19]朱虹.新媒体对世界文化传播的改变与影响[J].世界文化,2013(4):4-7.

[20]黄永林.社交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考量[J].新闻出版与传播研究,2016(1):89-96.

[21]刘福江.浅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传播平台[J].德育研究,2015(4):192-193.

[22]雷涛.东南亚社交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以泰国的Fcaebook和Line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8):93-94

[23]朱治衡.故宫博物院的微博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传播,2016(8):28-30

[24]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第1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5]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7版[M].蔡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6]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二版[M].周勇,张平,景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A Study on the Current Online Communic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U Hong-mei1,CHENG Chang2,DENG Hong-ying1

(1.Experiment and Training Management Center,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41, Anhui;Fuyang TV Station, Fuyang 236035)

Man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are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uch factors as modern life style, and foreign cultures.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new media technology provide a new approach to the recording, storage, inheriting, protecting and sprea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found out that curre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splay platforms are problematic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digital technology, online communication forms and the status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s a s result, 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 is proposed in better improving information sharing efficiency and dissemination potent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 technology; online communication; social network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4.25

G206.2

A

1004-4310(2017)04-0131-04

2017-06-02

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社交网络的皖北非物质文化传播研究”(SK2017A030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泛在学习环境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2014SK024)。

刘红梅(1978- ),女,安徽界首人,实验师,硕士,主要研究计算机网络、数据挖掘;程畅(1978- ),男,安徽歙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数字媒体技术;邓红影(1981- ),女,安徽涡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社交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