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赣榆盐仓城(庙台子)遗址发掘简报
2017-10-14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赣榆区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连云港市博物馆 赣榆区博物馆
江苏赣榆盐仓城(庙台子)遗址发掘简报
南京博物院 连云港市博物馆 赣榆区博物馆
盐仓城(庙台子)遗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龙河乡盐仓城村,为一处近方形城址,城内西北为一处高出地表台地;城址西北1.5千米处为石岭大温庄片汉墓群,为城址当时居民的墓地。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南京博物院联合连云港市博物馆、赣榆区博物馆等对庙台子东侧及城址西北墓地进行了小规模抢救性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周代和汉代的文化遗存,包括房址、灰坑、灰沟和墓葬等遗迹,以及陶器、石器、铜器等遗物,对于深入了解盐仓城(庙台子)遗址的文化内涵和促进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赣榆 庙台子 龙山文化 岳石文化 周代
盐仓城(庙台子)遗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龙河乡盐仓城村[1],东距海头镇5千米,南距赣榆区15千米,城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4°98 38 ,东经119°15 65(图一)。遗址位于龙王河北侧,为一处1000×1000米的近方形城址,城址四面城墙,周围环绕护城河,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城内西北为一处高出地表的台地,也称“庙台子”,现存为55×105米的南北狭长土墩,最高处距地表2.5米。城址西北1.5千米处为石岭大温庄片汉墓群,地处石桥镇境内,部分进入海头镇,从墓葬时代及盐仓城附近的地势和古代遗存分布情况看,推定遗址是当时居民的墓地。经过现场踏勘及钻探,初步确认其范围包括石桥镇大温庄村、石岭村、于家沟村至海头镇盐仓城村北的区域,墓群范围东西约2.5、南北约5千米,面积约12平方千米。
图一//盐仓城(庙台子)遗址位置示意图
该遗址于1959年11—12月调查发现,初名下庙墩遗址,“位于县北18公里,在古盐谷城内西北隅……系一突出地面的土墩,高约3,东西161,南北104米……开探沟两条(6×1.5米)……在遗址外围是一古代城址盐仓城……”[2]2012年至2013年,南京博物院等对城址城墙及护城河进行了调查勘探,勘探出南城门位置[3]。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进行,城墙东南角处已被沈海高速破坏,加之当地开发取土和挖沙现象较为严重,对遗址的保护已刻不容缓。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南京博物院联合连云港市博物馆、赣榆区博物馆等对庙台子东侧及城址西北处墓群进行了小规模抢救性发掘,以期深入了解遗址地层堆积情况,全面认清遗址文化内涵。此次发掘对遗址及墓群进行了统一分区布方,发掘区域分处于O4、N4、N5、I7、I8、I9等区,共开探方、探沟26个,发掘面积共计763.5平方米。发现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周代和汉代的文化遗存,包括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以及陶器、石器、铜器等遗物。
现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周代的文化遗存报告如下。
图二//盐仓城(庙台子)遗址O4区发掘位置图
一、地层堆积
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周代的文化堆积主要发现于O4区,即庙台子东侧的发掘区,实际发掘面积365平方米(图二、三;彩插一︰1),地层可以统一。将发掘区海拔最高的T0537西南角作为基点,分别以探方T0433—T0436东壁和T0537西壁,T0640—T0654东壁为例介绍如下(图四、图五;彩插一︰2)。
第1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遍布全部发掘区。厚0.05~0.75米,深0.11~1.92米。内出少量现代塑料制品、砖瓦片及鬲足,为现代耕土层。本层下开口H14—H16、H25、G1等遗迹。
第2层:黄褐色土,土质较硬,分布于T0537、T0538、T0539、T0638、T0639等探方,位于发掘区的最高处。厚0.08~0.25米,深0.16~0.97米。内出较多汉代陶罐、豆、瓦片等。为汉代文化层。本层下发现一处由方形柱基组合的汉代房址F2。
第3层:黑灰色土,土质粘硬,分布于发掘区大部,北侧 T0652、T0654未 见 。厚0.05~0.75米,深0.45~1.92米。内出大量陶片。属周代文化层。本层下开口H1、H3、H4、 H6、 H7、 H10—H13、H22、H26等遗迹。
第4层:黑褐色土,土质密实、较硬,分布于发掘区中部 。厚 0.06~1.02米 ,深0.87~2.29米。所出遗物大多为陶片。属周代文化层。本层下开口 H2、H5、H9、H17—H19、H21、H23、H27、H28、H30、H31、F1等遗迹。
第5层:褐色土,土质较硬,夹杂较多红烧土颗粒,分布于发掘区大部。厚0.03~1.5、深1.5~2.68米。出土遗物多为陶片,有少量石器,属岳石文化层。本层下开口H8、H29等遗迹。
第6层:浅黄色土,土质坚硬,夹杂大量的红烧土颗粒。分布于发掘区中南部。厚0.03~0.5、深 2.02~2.59 米。出土遗物多为陶片,属龙山文化遗存。
第6层下为黄色原生土。
二、龙山文化遗存
龙山文化遗存分布于发掘区中部和南部,包括 T0435、T0436、T0537、T0640、T0646、T0648等探方的第6层,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有少量石器。
1.陶器
钵 1件。T0648⑥︰2,夹砂灰褐陶。微敛口,圆唇,弧腹内收,底部残缺,通体素面。口径13、残高6厘米(图六︰1)。
鬶足 1件。T0646⑥︰2,夹砂灰褐陶。尖袋状足,胎体薄,通体素面。残高10.1、残宽5厘米(图六︰2)。
2.石器
刀 1件。T0646⑥︰1,青色。磨制。双面刃。残长12.5、残宽7.4、厚1厘米(图六︰3)。
图三//O4区遗迹平面分布图
图四//T0433—T0436东壁、T0537西壁剖面图
三、岳石文化遗存
岳石文化遗存分布于发掘区地势较高的中部和南部,北侧未见。包括T0433—T0636、T0339、T0439、T0640—T0650的第5层、T0339、T0439内的H8和T0640内的H29。
(一)遗迹
H8 位于T0339、T0439内,南北延伸至探方外。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⑥层至生土。揭露部分东西长6.3、南北宽4、坑深1米(图七)。填土为灰黑淤土,土质湿粘,较硬。出土遗物较丰富,有罐、盆、豆等。
H29 位于T0640北侧,北部及东西延伸至探方外。开口于⑤层下,距地表深2米,打破⑥层至生土。揭露部分平面呈不规则长条状,斜壁,弧底。沟口长4、宽3.2、深1.1米(图八)。填土为黄褐色土,土质较硬。夹杂少许灰烬颗粒,土质致密、较硬。出土遗物有鼎足、豆、罐等。
(二)遗物
罐 4件,修复3件。H29︰2,夹砂灰褐陶。侈口,圆唇,卷沿,弧束颈,弧肩,弧腹内收,平底。口径13.2、底径7.2、高22.8厘米(图九︰1;彩插一︰3)。T0339⑤︰13,泥质灰陶。侈口,折沿,圆唇,鼓腹下收,平底。口径18、底径10、高17.6厘米(图九︰2)。H8︰3,夹砂黑陶。宽折沿,弧束颈,弧腹内收,平底内凹。口径19.2、底径8.1、高14.4厘米(图九︰3;彩插一︰4)。H8︰2,夹砂灰陶。尖唇,窄沿,束颈,弧肩,肩部饰对称竖耳,鼓腹,平底。颈下有一圈弦纹。口径12.2、底径6.6、高10厘米(图九︰5;彩插一︰5)。
豆 3件,修复1件。H8︰5,泥质黑陶。侈口,圆唇,折沿,弧腹内收,浅腹,豆柄残。口径14.5、残高5厘米(图九︰4)。H29︰1,泥质灰褐陶。敞口,圆唇,浅弧腹,高细柄,束腰,喇叭形座。口径19、底径12.2、高17.6厘米(图九︰6;彩插一︰6)。H8︰7,泥质红陶。敞口,圆唇,弧折腹,豆柄残。口径16.5、残高6.2厘米(图九︰8)。
三足盘 1件。T0339⑤︰14,泥质灰陶。直口,圆唇,浅腹,直腹略弧,腹部有两突出小耳,下部三足残,素面。口径26、残高11.4厘米(图九︰7)。
碗 1件。已修复。T0650⑤︰1,夹砂红褐陶。敞口,方唇,弧腹内收,平底,素面。口径10、底径4.8、高4.9厘米(图九︰9)。
盆 1件。T0644⑤︰2,泥质黑陶,侈口,圆唇,微折沿,腹上部横置一桥形耳,腹部以下残,素面。口径34.8、残高8.9厘米(图九︰10)。
图五//T0640—T0654东壁剖面图
图六//龙山文化器物
图七//H8平、剖面图
四、周代文化遗存
周代遗存分布于发掘区大部,北部未见,包括探方②—⑤层。遗迹现象有房址、灰坑等,包括 F1、H1—H7、H9—H14、H16—H19、H21—H24、H26—H28、H30、H31等。
(一)遗迹
1.房址
1处。F1,位于 T0433内,开口于③层下。揭露部分东西长1.48、南北宽1.5米。发现8个柱洞。房址表面覆盖较多红烧土颗粒和灰烬颗粒,分布于柱洞周边。柱洞内部地面平整坚实,应为活动面。柱洞平面皆呈不甚规整圆形,直径0.2~0.46米不等,深0.1~0.26米,部分柱洞柱心痕迹明显(图一〇)。
2.灰坑
26处。依口部形状可分为不规则状坑、圆形浅坑、方形深坑等。
不规则状坑 15处。H5,位于T0434内。开口于③层下,打破生土。长3.3、宽2.3、深0.3米。填土为黑褐色土,质硬。出土有鬲足、罐等(图一一)。
圆形浅坑 9处。H22,位于T0640内。开口于③层下,打破H26和④层。口径2.4、坑深0.76米。填土为灰褐色土,土质较松散。出土有鬲、豆、罐等(图一二)。
方形深坑 2处。H4,位于T0536、T0636内,向东、北延伸至探方外。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层至生土。揭露部分长5.4、宽6.1、深2.8米(图一三)。填土为灰黑色土,土质湿粘,较松软。出土遗物丰富,可辨器形有鬲、豆、罐、钵等。
(二)遗物
1.陶器
图八//H29平、剖面图
图九//岳石文化陶器
包括夹砂陶和泥质陶,以夹砂陶为主,占95.3%,泥质陶占4.7%。陶器以有纹饰的为主,达79.3%,素面陶器占20.7%。纹饰中以绳纹居多,占76.8%,绳纹与附加堆纹组合占2%,其他有弦纹、刻划纹、方格纹和指捺纹等;陶器中主要有罐、鬲、盆、豆,分别约占总陶容器的37%、35%、23%、4.3%,其余器物所占比例较小,在早晚层位上器类比例稍有些差异。介绍如下。
(1)夹砂陶器
器类有罐、鬲、盆、豆、钵、陶拍、网坠、纺轮等。
鬲 10件。修复7件。器体皆饰绳纹。依据肩腹部特征分为三型。
A型 7件。修复6件。侈口,弧肩,鼓腹,最大径在腹上部。T0439④︰7,黑陶。方唇,卷沿,弧束颈,弧裆,三袋状足,尖足实跟。通体饰绳纹。口径18.8、高20.8、足间距14厘米(图一四︰1;彩插二︰1)。T0339④︰12,黑陶。方唇,弧束颈,鼓弧腹下收,弧裆,三袋足,实足跟。通体饰绳纹。口径19、高19.6、足间距18厘米(图一四︰2;彩插二︰2)。T0439④︰6,黑褐陶。方唇,卷沿,弧束颈,弧裆,有不明显瘪裆,三袋状足,尖足实跟,通体饰绳纹。口径18.8、高20.4、足间距16厘米(图一四︰3;彩插二︰3)。T0439④︰5,黑褐陶。方唇,折沿,束颈,弧裆,有瘪裆,三袋状足,尖足实跟。通体饰绳纹,肩部有一圈抹平线。口径22.5、高21.4、足间距19厘米(图一四︰4;彩插二︰4)。T0339④︰11,灰褐陶。卷沿,方唇,弧束颈,弧腹下收,弧裆,三袋状足,尖足跟。与足部对应的三腹部饰有短扉棱,通体饰绳纹。口径22.8、高16.8、足间距18厘米(图一四︰5;彩插二︰5)。T0436③︰10,黑褐陶。圆唇,折沿,弧腹下收,有近袋足痕。腹部饰绳纹,腹部以下残。口径24、残高8.4厘米(图一四︰6)。T0436③︰6,黑陶。方唇,卷沿,弧束颈,弧腹下收,三袋状足,尖实足跟。腹上饰有一圈附加堆纹,通体饰绳纹。口径 36.4、高25.4、足间距22厘米(图一四︰7;彩插二︰6)。
B型 2件。侈口。折肩,弧直腹。T0339④︰18,灰陶。圆唇,折沿,束颈,弧腹斜下收。腹部饰绳纹,腹部以下残。口径16、残高11.8厘米(图一四︰9)。T0436③︰9,黑陶。圆唇,折沿,弧束颈,腹部斜下收。腹部饰绳纹。口径27.1、残高21.5厘米(图一四︰10)。
图一〇//F1平面及柱洞剖面图
图一一//H5平、剖面图
图一二//H22平、剖面图
C型 1件。无肩,筒状腹略垂。T0436③︰12,黑陶。侈口,方唇。通体饰绳纹,腹部以下残。口径13.6、残高11.2厘米(图一四︰8)。
罐 10件。修复2件。依据口部特征分三型。
A型 侈口。8件。H4︰6,灰褐陶。圆唇,折沿,束颈,弧肩,颈部有一周指捺纹。口径23.2、残高5.4厘米(图一五︰1)。H22︰2,红褐陶。方唇,折沿,鼓腹,腹部以下残。素面。口径19、残高4.8厘米(图一五︰2)。T0339④︰17,灰陶。圆唇,折沿,弧束颈,鼓腹,腹部饰绳纹,腹部以下残。口径18、残高5.8厘米(图一五︰3)。T0436③︰8,灰褐陶。圆唇,卷沿,鼓腹,腹部饰绳纹,腹部以下残。口径24、残高7厘米(图一五︰4)。
B型 直口。1件。T0640③︰8,灰陶。圆唇,鼓腹。腹部饰绳纹,腹部以下残。口径15、残高6.4厘米(图一五︰5)。
C型 敛口。1件。T0740③︰4,灰褐陶。方唇,腹部以下残。口径6、残高3厘米(图一五︰6)。
图一三//H4平、剖面图
盆 6件,修复1件。T0435③︰6,灰褐陶。侈口,圆唇,折沿,弧腹,圜收平底。腹上部饰一圈附加堆纹,通体饰绳纹。口径40、底径13.2、高24.4厘米(图一六︰1)。T0439④︰8,灰陶。泥条盘筑而成,侈口,方唇,折沿,弧腹。腹部饰绳纹,底部残缺。口径28、残高18.4厘米(图一六︰2)。
豆盘 3件。T0439④︰12,夹细砂灰褐陶。敞口,方唇,弧壁,豆柄残缺。口径14、残高6厘米(图一六︰3)。T0536③︰6,夹细砂黑陶。侈口,圆唇,弧腹内收,豆柄残缺。口径24、残高6.6厘米(图一六︰4)。T0439④︰11,夹细砂黑皮陶。侈口,圆唇,折沿,弧直壁,折腹,豆柄残缺。口径16.1、残高6厘米(图一六︰5)。
豆柄 2件。T0636③︰5,灰褐陶。束腰,喇叭形座。轮制。底径9.6、残高6.4厘米(图一六︰6)。T0435③︰7,黑陶。细把,喇叭形座。轮制。上、下部各饰两圈弦纹。底径11、残高8.4厘米(图一六︰7)。
钵 3件。H9︰3,黑陶。直口微敛,圆唇,弧腹。腹部饰绳纹。口径13、残高9厘米(图一六︰8)。T0640③︰9,灰褐陶。敛口,圆唇,弧腹内收,下残。腹部饰绳纹。口径20、残高14.2厘米(图一六︰9)。
碗 1件。H9︰2,灰褐陶。敞口,圆唇,折沿,弧腹内收,平底。口径19.2、底径7.2、高6.6厘米(图一六︰10;彩插三︰1)。
拍 5件。手制。T0339④︰9,黑褐陶。圆柱形把手仅存根部,拍面呈三角形,两头微翘起,拍面通体刻线纹。拍面残长5.4、残宽5.5、通体残高1.3厘米(图一七︰1)。T0436③︰3,灰褐陶。把手残留根部,拍面残,两头翘起,刻有叶脉纹。残长6.6、宽5.8、残高2.5厘米(图一七︰2)。T0640③︰3,黑陶。拍面近方形,两头翘起,拍面刻有叶脉纹,把手缺失。残长7.8、宽5.2、残高1厘米(图一七︰3)。H4︰1,黑陶。圆饼状,系用绳纹陶片磨制而成,一面饰绳纹,边缘有磨痕。直径5.5、厚0.8厘米(图一七︰4)。T0339④︰6,红褐陶。圆柱形把手,弧形截面拍。通体残高5.4、拍面直径7.2厘米(图一七︰8)。
纺轮 4件。圆形,中心双面钻孔。手制。T0436③︰1,红褐陶。在孔周边均匀分布十个戳印圆圈纹。直径5.8、孔径0.6、厚1.2厘米(图一七︰6)。T0339④︰5,红褐陶。直径5.8、孔径0.5、厚1.5厘米(图一七︰7)。T0636③︰4,夹砂褐陶。边缘稍残,多附着物,保存较完整。直径5.6、孔径0.5、厚0.8厘米(图一七︰10)。T0339①︰2,红褐陶。直径3.2、孔径0.8、厚1厘米(图一七︰11)。
网坠 1件。T0434③︰2,灰褐陶。半圆形,中有一孔,其上有系槽。长6、宽5、厚1.8厘米(图一七︰5)。
饼形器 1件。T0436③︰4,灰陶。圆饼状,残存一半。直径8、厚1.3厘米(图一七︰9)。
(2)泥质陶器
器形有豆、匜、罐、盆等。
罐 3件。T0439④︰10,黑陶。侈口,方唇,折沿,鼓腹,腹部以下残。口径24、残高5.6厘米(图一八︰1)。T0436③︰13,灰褐陶。侈口,折沿。圆唇,鼓腹,腹部以下残。腹部饰绳纹。口径16、残高6.4厘米(图一八︰4)。
豆盘 4件。H22︰1,黑陶。微敛口,方唇,弧腹内收,豆柄残。口部饰两圈弦纹。口径22.2、残高6.1厘米(图一八︰3)。T0439④︰13,灰褐陶。侈口,圆唇,弧壁,豆柄中空,下部残。口径12.4、残高6.8厘米(图一八︰5)。
豆柄 1件。T0339④︰15,灰陶。细把,束腰,喇叭形座。轮制。残高8.2、底径12.6厘米(图一八︰9)。
图一四//夹砂陶鬲
图一五//夹砂陶罐
图一六//夹砂陶盆、豆、钵、碗
图一七//夹砂陶器
盆 3件。H4︰7,灰陶。侈口,圆唇,折沿,折腹,上腹部饰三道凸弦纹,下残。口径34.6、残高6.1厘米(图一八︰7)。T0433③︰1,灰褐陶。侈口,方唇,折沿,弧直壁内收,圜底近平,颈部饰一圈弦纹。口径28、底径12、高13.2厘米(图一八︰10;彩插三︰3)。
匜 1件。T0434③︰3,灰陶。微敛口,方唇,弧鼓腹,平底。手制。口径14.8、底径 6.3、高 6厘米(图一八︰8;彩插三︰4)。
钵 1件。T0439④︰4,灰褐陶。敛口,尖唇,鼓弧腹,平底略内凹。手制。口径15、底径9、高8.4厘米(图一八︰2;彩插三︰5)。
碗 1件。T0641④︰6,灰褐陶。敞口,尖唇,弧壁,平底略内收。器表有轮制痕迹,保存较好。口径 12.8、底径 6、高 4.2厘米(图一八︰6;彩插三︰2)。
纺轮 3件。圆形,中心双面钻孔。手制。T0339④︰4,红褐陶。直径7.3、孔径0.8、厚1.9厘米(图一九︰1)。T0439④︰2,灰陶。中间凸起。素面较光滑。直径5.4、孔径0.5、厚1.3厘米(图一九︰2)。H14︰1,黑陶。中间凸起。直径5.3、孔径0.3、厚0.6厘米(图一九︰3)。
饼形器 2件。灰褐陶,圆饼状,磨制。H4︰2,磨制光滑。直径5.1、厚0.8厘米(图一九︰4)。T0339④︰7,残长10.5、残宽6.5、厚1厘米(图一九︰5)。
图一八//泥质陶器(一)
拍 2件。T0641④︰3,褐陶。圆柱形捉手,圆形拍面两头翘起,素面光滑。手制。直径5.5、通高6.5厘米(图一九︰6;彩插三︰6)。
方形器 1件。T0439④︰1,红褐陶。平面略呈正方形,一侧有不规整压印纹。长6.1、宽6.2、厚5厘米(图一九︰7)。
2.石器
图一九//泥质陶器(二)
斧 4件。完整2件。T0636③︰1,褐色。弧顶,近顶处有一对钻圆孔,宽刃。磨制。长7.8、宽7、厚 0.7厘米(图二〇︰1)。H9︰1,灰色。顶部残,对钻双孔,单边弧刃。磨制光滑。残长8.2、宽4.4、厚1厘米(图二〇︰2)。T0740③︰1,灰褐色。长方形,弧顶,顶部厚,底部薄,底部尖刃。周身磨制光滑。长12.5、宽5、厚3.1厘米(图二〇︰7)。
锛 6件。完整1件。T0740③︰2,青灰色。长条形,顶近平,一面折收刃,一面弧刃。磨制。残长6.7、宽3.7、厚2.8厘米(图二〇︰3)。T0640④︰7,青灰色。长条形,顶部残,尖刃。磨制。残长6、宽2.4、厚2.7厘米(图二〇︰4)。T0641④︰5,浅灰色。长条形,一面折收刃,一面弧刃。磨制光滑。长5.1、宽2.2、厚1.3厘米(图二〇︰5)。
砺石 13件。均残。T0536③︰2,灰白色。正面较光滑且有磨痕。残长6.5、宽4.7、厚0.9厘米(图二〇︰6)。
矛 1件。T0648①︰1,深灰褐色。呈梭形,周身磨制光滑。长14.7、宽4.7、厚1.2厘米(图二〇︰8)。
刀 4件。完整1件。T0640③︰1,青灰色。弧背,单面尖刃。磨制。长10.6、宽4.1、厚1厘米(图二〇︰10)。
球 1件。T0339④︰8,灰褐色。梨形球状,周身磨痕光滑。长径6.1、宽径6.4、厚5.8厘米(图二〇︰12)。
网坠 1件。T0536③︰3,褐色。圆饼状,有两个穿孔,双面对钻。磨制。直径6.4、孔径0.6、厚1.3厘米(图二〇︰13)。
纺轮 4件。完整1件。H4︰3,灰褐色。圆形,中心双面钻孔。素面光滑,制作规整。直径6.3、孔径0.4、厚0.5厘米(图二〇︰14)。
图二〇//石器、青铜器
石料 2件。T0339①︰3,红褐色。呈扁柱体状,通体磨痕明显。残长11.4、宽7、厚5厘米(图二〇︰9)。T0538④︰1,灰褐色。圆饼状,周身有明显切割痕。直径5、厚1厘米(图二〇︰11)。
3.青铜器
青铜镞 1件。T0641④︰4,三角形锋,截面菱形,有铤,翼残。残长5.5、宽1.3、铤长3厘米(图二〇︰15)。
五、结语
盐仓城(庙台子)遗址出土龙山文化遗物较少。鬶、钵等皆为龙山文化常见器类,其中T0646⑥层出袋状鬶足(T0646⑥︰2)与山东西吴寺H4182︰23[4]相近,具有龙山文化中期的特点。
遗址出土岳石文化遗存相对丰富,出土遗物器类有罐、豆、盆、碗等,主要陶器具有延续使用的特点。H29出土陶罐(H29︰2)与山东沂源县姑子坪H18︰1[5]颇为接近,T0339⑤出土陶罐(T0339⑤︰13)口部更大,器身略矮,与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 H9︰7[6]相近。H29出土浅盘豆(H29︰1)与山东尹家城T224⑦︰11造型相近。具有岳石文化早期和晚期早段的特点[7]。
周代至春秋时期的盐仓城(庙台子)遗址是以鬲、罐、盆、豆为基本器物组合。其中A型绳纹鬲与陕西张家坡周代墓地M318所出相近[8],与沂源县姑子坪遗址 H38︰1[9]造型一致。T0339④︰11、T0439④︰5、T0439④︰6等绳纹鬲都有些瘪裆,T0339④︰11肩部有短扉棱,皆属周式鬲的风格。B型折肩鬲(T0436③︰9)与安徽枞阳汤家墩遗址T3⑥︰2[10]除纹饰外造型相近,其形制与沂源县姑子坪周代墓地 M2︰6[11]基本一致。此外,在江苏邳州梁王城遗址[12],山东临沂中洽沟墓葬[13]、临沂凤凰岭东周墓[14]和莒南大店春秋二号莒国殉人墓[15]等地皆发现有类似的折肩陶鬲,这种鬲具有较浓郁的东夷(莒)文化特点。时代约为周代中晚期至春秋早期。文献记载当时活动于本地区的是莒国。据《赣榆县志》记载,盐仓城是春秋时莒国盐官驻地,汉时筑盐仓城,为赣榆县治所在,其东北为莒邑纪鄣城[16]。盐仓城(庙台子)遗址的周代考古学文化无疑对莒文化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苏赣榆盐仓城(庙台子)遗址及出土遗物
1.发掘全景(南—北)
2.T0640东壁(西—东)
3.夹砂灰褐陶罐(H29︰2)
4.夹砂黑陶罐(H8︰3)
5.夹砂灰陶罐(H8︰2)
6.泥质灰褐陶豆(H29︰1)
江苏赣榆盐仓城(庙台子)遗址出土夹砂陶鬲
1.黑陶鬲(T0439④︰7)
2.黑陶鬲(T0339④︰12)
3.黑褐陶鬲(T0439④︰6)
4.黑褐陶鬲(T0439④︰5)
5.灰褐陶鬲(T0339④︰11)
6.黑陶鬲(T0436③︰6)
江苏赣榆盐仓城(庙台子)遗址出土遗物
1.夹砂灰褐陶碗(H9︰2)
2.泥质灰褐陶碗(T0641④︰6)
3.泥质灰褐陶盆(T0433③︰1)
4.泥质灰陶匜(T0434③︰3)
5.泥质灰褐陶钵(T0439④︰4)
6.泥质褐陶拍(T0641④︰3)
领队:朱国平
发掘:高 伟 朱良赛 万 生 张小树
执笔:高 伟 朱良赛 万 生
[1]据苏政发(2006)76号《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赣榆盐仓城遗址含庙台子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1959年调查定名的下庙墩遗址改名庙台子遗址,本文采用正式发布的庙台子遗址作为盐仓城中高台的专门用名。
[2]南京博物院:《江苏赣榆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和墓葬》,《考古》1962年第3期。
[3]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连云港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江苏徐海地区汉代城址调查简报》,《东南文化》2014年第5期。
[4]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兖州西吴寺》,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43—44页。
[5][9][11]山东大学考古系、淄博市文物局、沂源县文管所:《山东沂源县姑子坪遗址的发掘》,《考古》2003年第1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7]方辉:《岳石文化的分期与年代》,《考古》1998年第4期。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99—100页。
[10]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安徽枞阳汤家墩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4年第4期。
[12]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邳州博物馆:《江苏邳州梁王城遗址西周墓地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6年第2期。
[13]临沂市博物馆:《山东临沂中洽沟发现三座周墓》,《考古》1987年第9期。
[14]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78年,第30页。
[15]山东省博物馆等:《莒南大店春秋时期莒国殉人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
[16]清·特秀主修、王文炳总纂:《光绪赣榆县志》卷二。
Abstract:The Yancangcheng is a square shaped ancient city site located at Yancangcheng village in Longhe,Haitou,Ganyu,Lianyungang,Jiangsu province,north to the Longwang river.In the northwest of the site stands a table-land above the ground.About 1.5 km northwest of the site lie a group of tombs,which have been dated to the Han dynasty and identified to be the cemetery of the city residents.From September 2015 to January 2016,Nanjing Museum in association with Lianyungang Museum and Ganyu Museum car⁃ried out a small-scale rescue excavation o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ity site and the tombs.The excavation re⁃vealed a range of remains dating to the Longshan Culture,Yueshi Culture,and Zhou and Han dynasties,in⁃cluding architectural foundations,ash pits,ash pitches,and burials as well as pottery,stone and bronze arti⁃facts.The excav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Yancangcheng site and promote the studies of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Key words:Ganyu;Miaotaizi;Longshan Culture;Yueshi Culture;Zhou dynasty
(责任编辑:黄 苑;校对:朱国平)
Excavation of the Yancangcheng(Miaotaizi)Site in Ganyu,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Museum Lianyungang Municipal Museum Ganyu Museum
K871.3
A
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