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

2017-10-14赵艳君张占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股骨骨折康复

赵艳君 张占阅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

赵艳君 张占阅

目的 对比分析经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的康复措施及效果。方法 76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均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 随机分为探究组与对照组, 各38例。探究组全面且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探究组患者的优良率86.84%高于对照组的55.26%, 骨折愈合时间(2.8±0.4)个月短于对照组的(3.8±0.9)个月,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全面的康复护理后可以有效优化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加快患者的恢复进度。

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康复治疗

最近几年中国社会组织逐渐趋于老年化,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由于老年患者的情况比较特殊, 大部分患者均伴有骨质疏松, 因此很容易出现粉碎性骨折, 治疗及康复护理的难度较高[1-3]。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本院进行下述调查探究经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的康复治疗措施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6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均经患者本人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探究组中男20例, 女18例, 年龄65~82岁, 平均年龄(71.5±3.5)岁。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9例,年龄65~83岁, 平均年龄(70.9±4.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

1.2.2 探究组 均给予患者全面且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早期的康复手段:在手术接受后的1~2周之内注意调整患者的体位, 帮助患者由平卧位换至半卧位,鼓励患者进行咳痰及深呼吸, 有效预防肺部感染情况的发生;帮助并指导患者屈伸其患侧的趾关节及踝关节。②手术结束后中期康复手段:在手术结束的2周后患者的体位应为仰卧位, 屈髋、屈膝运动, 主动体位为主, 被动体位为辅;并叮嘱患者以正常的下床方式下床:先移动患肢到健侧的床边,先将患者健侧的腿离开床着地后, 患肢外展、屈髋, 分别在上午和下午各进行1次, 并可以逐渐增加站立的时间。③手术后期的康复手段:在手术结束4周后开始帮助患者练习不负重的行走, 可以徐步前行。每次练习的时间为5 ~10 min,2次/d, 后期可以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增加练习的次数, 并增加练习的时间[4]。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压疮)。

1.4 疗效判定标准[5]优:患者髋部活动时无疼痛, 行动自如且能够生活自理能力;良:患者基本上可以进行髋部活动, 偶而会出现疼痛情况, 基本上可以生活自理;可:患者无法正常的进行髋部活动, 活动时伴有中度的疼痛, 生活不能自理;差:无法进行髋部的活动, 活动时剧烈疼痛且完全不能下床活动。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探究组患者的优良率86.84%高于对照组的55.26%, 骨折愈合时间(2.8±0.4)个月短于对照组的(3.8±0.9)个月,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探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n(%)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n(%)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诱发产生的主要因素为受到跌倒等直接的外力[6]。本次调查研究的最终结果表明: 探究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理想。

手术治疗后,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常会由于长期的卧床而发生肺部及泌尿道感染, 形成血栓[7]。与此同时,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很容易患者出现骨折畸形愈合的状况如肢体外旋、短缩畸形以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甚至个别患者会由于恢复不好而遗留残疾[8,9]。术后康复治疗看重指导患者的术后康复锻炼, 有利于预防各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能够促进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 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10,11]。

综上所述, 经康复护理后, 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较为理想, 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 经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可以通过康复护理增强治疗的效果。

[1] 汪计, 周剑, 李智聪.股骨头置换与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比较分析.四川医学, 2013,34(10):1547-1549.

[2] 孙波, 段显亮, 郭海峰, 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4):4061-4062.

[3] 陈新伟, 叶海啸, 刘人武, 等.综合康复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2, 20(6):561-563.

[4] 王飞, 刘克敏, 刘四海, 等.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3, 32(8):853-856.

[5] 康维杰, 夏晨波, 邓勇军, 等.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选择.中国骨伤, 2012, 25(1):35-38.

[6] 刘闯.人工股骨头置换与DHS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4(21):42-43.

[7] 严晓云, 李玉伟, 岳文丽.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Ⅱ内固定的早期积极康复护理.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 17(3):477-479.

[8] 周晓波.PFNA 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1例.陕西医学杂志, 2016(3):345-346.

[9] 苏列, 苗全顺, 韩勇, 等.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恢复的作用.临床医药实践, 2012, 21(9):664-666.

[10] 王英, 余先米.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体会.医学信息, 2014(31):175-176.

[11] 王智, 任平, 王杰, 等.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缺点分析.海南医学, 2015(1):31-3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95

2017-08-11]

014010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二科

张占阅

猜你喜欢

股骨骨折康复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