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节俗流变及其文化思考
2017-10-13王中加
王中加
摘 要:冬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的冬至作为时令祭祀,汉代起始称“冬节”,到宋代起,冬至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但明中期以后,随着冬至信仰的崩塌,冬至节逐渐淡出淡出人们的视野,仅仅在南方一些地区延续。时至今日,冬至仅仅剩下饮食习俗在流传,冬至已不再被称为“节”。文章以冬至节日习俗的演变为线索,分析了节日信仰在节日历史变迁中的作用。
关键词:冬至;节日信仰;变迁
中图分类号:K892.18文献标识码:A
一、冬至的起源
冬至,也称“冬节”“交冬”“贺冬”“亚岁”“一阳节”和“消寒节”,上古时期,冬至作为节令之首,等同于年节,也是举行祭祀仪式的重要时间节点,《周礼》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冬至是阳气上升的时节,祭祀的主要对象是天神、人鬼,祭祀的目的在于迎接阳气的再生和祛除灾祸不祥。
汉代延续了先秦以来冬至的祭祀仪式,但节日的属性有所改变。汉代改行太初历后,冬至不再作为岁首,而称“冬节”。在汉代时期,敬老的文化开始被引入冬至,形成了“贺冬”的習俗。从汉武帝“独尊儒术”起,儒家的伦理纲常掌握了社会的主流话语权,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冬至不可避免地与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合,所以,从先秦时期的传统集体祭祀逐渐发展为家族家庭节庆的节日。
二、冬至的发展与繁盛
唐以后,冬至逐渐走向高潮,礼仪上愈加完备,活动愈加丰富。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官方前所未有的重视,冬至日与元日俱“休假七日”及其盛大的节庆活动;二是民间的节日活动丰富,如祭祖、拜贺、饮宴、占候、数九等。
而到了两宋时期,冬至盛况不亚于唐代,在民间庆祝活动上甚至有所超越。宋人将冬至当作年节来过,民间有“肥冬瘦年”的说法。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最是冬至岁节,士庶所重,如馈送节仪,及举杯相庆,祭享宗禋,加于常节。” 宋代的冬至相比于唐代节日的娱乐气氛愈加浓厚,节庆主题的民俗活动渗入全民的日常生活中。
唐宋时期的冬至的节日文化是全民的狂欢。“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沓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 妇人和小孩和小孩在内的全民性参与,以熙熙攘攘的街道代替了广场的功能,宋代的冬至呈现出一种空前的狂欢。
三、冬至的衰落
明清以来,冬至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正统己巳之变即土木堡之变,指的是明朝正统十四年英宗北征瓦剌的兵败被俘的事件。节日的娱乐气氛受到战争影响,在时人叶盛的笔记《水东日记》中记道:“初,京都最重冬年节贺礼,不问贵贱,奔走往来者数日,家置一册,题名满幅。己巳之变,此礼顿废。景泰二年冬至节,礼部请朝贺上皇于东上门,诏免贺。旧凡遇节,鸿胪、尚宝、中书、六科直庐相接者,朝下即交相称贺。是日,予亲见鸿胪佐贰邀大兴杨公协走贺,公曰:‘太上爷爷不得一见,尚谁贺耶?闻京都贺礼,至今寥寥,不复昔比。” 冬至节日的起源,是从汉代以来树立的以迎岁尊长为核心的节日信仰为源头。景泰帝拒绝了朝臣对英宗的朝贺,这一行为单从封建伦理上表现了对传统尊长观念的悖离。由于遭受了社会的抵制,节日习俗不再延续,久而久之,民众更是失去了对冬至的认同。此后,虽然冬至的习俗还在流传,但冬至作为节庆节日的历史却不复存在了。
节日是信仰的产物, 信仰是节日狂欢的基础和核心。传统节日的信仰内涵从初期的原始形态逐渐发展成熟,被提炼和固定下来,从冷漠无意义的时间点进入不同民族民众的内在意识。这种信仰内涵往往以节俗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仪式性节庆活动和民众的身体表达来实现。仪式活动一方面显示了节日集体性记忆,另一方面也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愿望的重要方式。人们在观看和参与节日习俗的过程,不光是对节日文化的认同过程,也是对节日记忆的传承过程。反过来,当节日的文化内涵得不到承认,那么节日的习俗就很难受到人们的认可与参与,久而久之,节日就成了空洞的东西,跟平常的时间没有区别,仅仅成为一个时间符号。所以,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在传承传统节日的过程中精神核心不能忽略。节日的精神核心决定了节日的发展生命力,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在重视和开发节日的娱乐性的同时,还应保护节日的文化内涵,重视节日信仰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周 密.乾淳岁时记[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