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区教育需求的实证研究
2017-10-13王玉琴
王玉琴
摘 要:在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普及与我国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社区教育已成为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的意愿强烈,但时间因素以及对社区教育费用支出承受能力有限影响了老年人对社区教育的参与程度。因此,卓有成效的老年社区教育需要考虑老年人独特的需求特征,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社区教育;需求;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7 中图分类号:G77
如何将老年人有效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重要课题。在实践中,将老年人与社区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是基于老年人独有的特点、满足老年人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了解老年人对社区教育的独特需求,是探索老年社区教育模式的基础。
一、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国内部分学者已经对老年人参与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李宗华等对城市老年人参与社区的意愿进行了分析:“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和社区组织活动的频次对其参与意愿影响显著。”刘溪萍在对承德市市区老年人参与社区英语学习的分析中指出:“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参与意愿。”孙晓双指出:“老年人参与社区学习的障碍因素主要来自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肖阳阳等在分析杭州市老年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时提出:“帮忙带孩子、教育机构、离家远近和师资力量对老年人是否参与教育有影响。”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笔者编制了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有22道题,题型全部为选择题,内容涉及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影响其参加老年社区教育的主要因素、参加社区老年教育的意愿、学习内容等方面。具体而言,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现(原)职业四个问题;影响其参加老年社区教育的主要因素包括现在的从业状态、健康状况、居住状况、主要收入来源以及对经济状况的评价、可用于学习和社交的时间多少、外出走訪的情况等八个问题;参与老年社区的意愿方面,包括是否愿意参与老年社区教育活动与是否愿意为相关教育活动提供志愿服务两个问题;对老年社区教育的具体需求方面包括所需的社会服务、了解老年社区教育信息的主要途径、比较喜欢的社区教育形式与内容、不愿或者愿意参与老年社区教育的原因、对老年社区教育活动收费的接受情况等八个问题。
笔者选择了参加过或者有意向参加老年社区教育的老年人群体,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60份,其中有效的调查问卷为58份,有效率为97%。调查问卷统计工作完成后,笔者应用 Excel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变量的特点,结合样本的分类原则,统计不同变量选项的频率并进行相关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受访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参与此次调研的受访对象中,在性别结构方面,男性为32人,占比为55%;女性为26人,占比45%。在年龄结构方面,60岁以下的有19人,占比33%;61~69岁的有26人,占比45%;70岁以上的有13人,占比22%。在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及以上的有43人,占比74%;中专、高中学历有14人,占比24%;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人,占比2%。在职业结构方面,行政干部有12人,占比21%;科技人员有6人,占比10%;教师36人,占比62%;职员2人,占比3%;工人1人,占比2%;其他1人,占比2%。总体而言,受访对象男女比例基本持平,70岁以下的老年人为主体,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占比很高,教师职业的老年人占比较高。
(二)主要结论
1.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的意愿强烈
关于参与老年社区教育的意愿,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如果社区组织老年教育活动,您会去参加学习吗?”的问题,对此,9%的受访对象表示“一定会参加”,45%的受访对象表示“可能会参加”,33%的受访对象表示“不一定参加”,仅有13%的受访对象明确表示“不会参加”。这表明老年人群体参与社区教育的意愿强烈。这主要是由于老年居民处于退休或即将退休之列,他们逐渐将兴趣爱好转向社区,希望通过社区教育达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的。
2.时间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参加社区教育的重要原因
对于“影响您参加社区教育的主要原因”问题的回复中(见图1),选择“家务较多,没有时间”的人数最多,为30人,占比52%;远超选择人数次多的“仍在工作”(15人,占比26%)。这主要是由于受访对象主要是与配偶居住或与子女同住,独居情况很少。而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往往扮演着照顾未成年的孙子(孙女)、处理家庭日常劳务的重要角色,这些活动占据了老年人大部分的时间,老年人用于自身社交与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上述分析与调查问卷中“您每周用来参加学习和社交的时间大约是多少”的调查结果相契合。对于这一问题,选择“8小时及以下”的有32人,占比55%;选择“8小时~15小时”的有17人,占比29%;选择“15小时~30小时”的仅有5人,而选择“30小时以上”的仅有4人,最后两种情况合计占比16%。此外,出于探亲访友、旅游参观、照顾父母或孙子孙女等原因需要经常性外出(见图2、图3),也是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时间受限的重要原因。
3.老年人对社区教育费用支出的承受能力非常有限
关于“社区教育是否可以适当收费”的问题,66%的受访对象选择了“不可以”,而在选择“可以收费”的34%受访对象中,28%能够接受每年为社区教育支付200元以下,6%选择能够接受每年对社区教育支付200元~500元,500元也是受访对象能够接受的支付上限(见图4)。而受访对象的基本信息显示,退休金、养老金或者工资收入是受访对象的主要收入来源,多数受访对象经济上比较宽裕(见图5)。这说明,对一般老年人来讲,不是不具备支付学费的能力,消费观念的落后才是制约其教育支付能力的真正因素。有些老年人认为只有吃饭、穿衣才是必须花的钱,而对自己的教育投资,往往被认为不是生活必需。还有部分老人为了儿孙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却舍不得在自己的教育上再花钱。凡此种种的消费观念抑制了部分老年人的教育需求。
4.老年人对养生保健方面的内容需求强烈,同时对满足其兴趣爱好的其他内容也有较强的需求
在社区教育内容需求方面,受访对象由多到少的选择依次是养生保健(33人)、休闲娱乐(23人)、生活常識(20人)、家庭教育(19人)、科普(18人)、音乐国画等艺术(15人)、旅游(11人)、理财(7人)、法律(7人)、心理咨询(4人)、计算机基础用用(3人)、日常汉字认知(1人)等。由于身体在不断衰老,疾病已经成为老年人必须面对的现实,因此,养生保健一直是老年人关注的重要内容。这一趋势也体现在“现在所需的社会服务”的问题调研中,医疗健身成为老年人的首选;以及“参加社区教育的原因”问题中,选择“增长保健知识”的比例也很高。因此,在内容方面,社区教育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健康内容,以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在此之外,“满足兴趣爱好”也是老年人参加社区教育的重要原因,这也体现为老年人对休闲娱乐、音乐国画等艺术、旅游等内容的需求,也是老年社区教育需要提供的重要内容。
5.开展老年社区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此次调研证明,“老年人不懂互联网”是认识的误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部分老年人已经能够运用一些互联网技术,并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性。关于“比较喜欢的社区教育形式”,线上线下充分融合、具有定制性与较强针对性的“在家自学、家教定期辅导”成为老年人的首选;其次则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便利化优势的“网络学习”方式(见图6)。而在“主要通过何种渠道了解老年教育机构的相关信息”方面,虽然电视仍是老年人的首选(37人),但互联网(33人)已经明显超过广播(18人)、报纸杂志(11人)、社区宣传(5人)等传统宣传渠道。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部分地区存在老年人对社区教育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这其中有老年人消费观念落后的原因,有老年人可支配时间有限的原因,也有课程内容与老年人需求不匹配的原因。卓有成效的老年社区教育,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心理、家庭等方面因素,从老年人的特定需求出发,为老年人提供灵活便利的教育资源,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提高老年人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真正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参考文献:
[1]李宗华,李伟峰,高功敬.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3):112-117.
[2]刘溪萍,杨润华.中老年人参与社区学院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S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