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2017-10-13蒋卫祥朱利华王小刚

求知导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创业

蒋卫祥++朱利华++王小刚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高职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通过建立完善的素质教育培养体系、技能考证和技能竞赛的培训与认证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等措施,构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升软件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软件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TP311.5-4 文献标识码:A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大力推进高校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强大合力,让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1.未具备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高职院校做了相应的调整,举办创新创业能力培训讲座,或者将创新创业作为选修课程。但是,没有完善的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很难保障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要通过学科的专业课程潜移默化地提升。

2.缺乏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决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创新创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教师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与实践,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教师队伍中缺少“双创”实践经验的教师。

3.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薄弱

在高职院校中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的实训基地很少,学校提供的场地不足导致学生的创业热情不高。同时,创新创业也缺少企业参与,缺少与企业合作的创业创新基地,直接导致学生创业想法无法付诸实践。

二、构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1.建立完善的素质教育培养体系

为全面培养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学院创新性地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体系,构建素质拓展平台,优化素质培养与专业学习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

2.建设技能考证和技能竞赛的培训、认证平台

创建软件技术专业各类技能考证鉴定中心,拥有技能考证和竞赛的专业辅导师资团队;推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毕业“双证书”制度和考证、竞赛的学分折合激励机制。

3.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利用学院信息产业园、省级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训练;利用“科大讯飞软件工程研发中心”和“江苏省嵌入式软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创新基地、创业教育和创业项目孵化;多次开展创业经验分享交流,创建校内创业街,指导学生创业实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相关大赛。

4.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创建“ICT行业创新基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与中兴通讯共建“ICT行业创新基地”,实施“企业主导、学校主体、师生参与、校内实施”的高校科研新模式,重点开展企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方向的创新人才培养和项目研发。

软件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构建了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了高水平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立了创新创业平台。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软件杯、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 鑫.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观察,2017(9).

[2]李 正,项 聪,卢开聪,等.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创业
校企互动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