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湖北省小麦结构调整和发展黑小麦的思考

2017-10-13汤颢军邹娟齐森林高春保罗昆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结构调整湖北省小麦

汤颢军+邹娟+齐森林+高春保+罗昆

摘要:结合襄阳市黑小麦生产的调研情况,分析了湖北省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及品质结构现状,提出了以专用小麦和特色功能小麦开发为抓手,加大湖北省小麦品种结构调整力度的基本思路,供生产参考。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结构调整;黑小麦;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7-3228-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7.009

Thinking about Wheat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Triticale Deve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

TANG Hao-jun1,ZOU Juan2,QI Sen-lin3,GAO Chun-bao2,LUO Kun1

(1.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0,China;2. Institute of Food Crops,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Wuhan 430064,China;3.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Xiangyang City,Xiangyang 441021,Hubei,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 triticale production in Xiangya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wheat varieties and quality structure in Hubei provinc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Hubei wheat variet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by development of wheat production for special purpose.

Key words: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structural adjustment; triticale; Hubei province

湖北省是长江中下游中弱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优势产区之一,小麦是湖北省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当前,全省小麦生产存在着结构性不合理,普通小麦相对过剩,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开发不足,生产和加工效益偏低等问题,小麦品种品质和生产方式亟需优化和提升。近两年来,襄阳市探索发展黑小麦,通过品种结构调整、品质及加工产品质量提升,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湖北省资源禀赋和小麦生产现状,分析认为黑小麦作为功能小麦生产在湖北省有一定生产潜力。

1 湖北省小麦生产及加工现状

小麦是湖北省传统的冬季作物,因其适应性广、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而在全省普遍种植。近年来,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面积稳定在109.3万hm2以上,总产量420万t以上,分别位于全国小麦总面积和总产的第八位和第九位[1]。湖北省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独特,处在国家小麦适宜区的最南端,以生产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为主。由于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生产程度不够、产业开发不足等因素,导致普通小麦结构性过剩,地区性卖麦难现象时有发生,亟待从品种及品质方面进行结构性调整。

1.1 生产区域布局明晰,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加工需求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北交界地带,农业气候和生产条件具有南北不同、东西有别且兼而有之的过渡特色,是发展优质专用中筋、弱筋小麦的优势产区[2]。按照湖北省优质小麦区域规划,以北纬31°小麦优势区域带为分界线,可分为两大优质小麦优势区,即鄂中丘陵、鄂北岗地优质中筋小麦优势区和江汉平原、鄂东沿江平原弱筋专用小麦优势区。该地区小麦总面积66.67万hm2左右,占全省小麦面积的2/3。尽管湖北省小麦品质分区明确,但在品种推广应用上并没有严格分区种植,生产上缺乏完全适合馒头和面条加工的优质中筋小麦品种。中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是湖北省从河南省引入的历年来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目前占种植面积的60%,该品种稳产、高产特性明显,但品质指标不稳定,易受环境影响,年度间品质差异较大[3],不利于大型面粉加工企业质量控制和品牌创建。由于缺乏质量更优的中筋小麦品种,导致企业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面条等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不及湖南省的陈克明和河北省的金沙河品牌。鄂麦580为湖北省自主选育的专用弱筋小麦品种,但弱筋小麦市场开发不够,需求量小,全省弱筋小麦专用率还不足2%。

1.2 优质品种覆盖率提升较快,专用化程度不高

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来,湖北省就开始注重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开发与应用。2001年全省种植优质小麦近20万hm2,占全省小麦面积的30%左右[4]。2016年,全省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达到85.8万hm2,优质率78%。从“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内小麦品质抽样情况看,大面积生产品种品质均能满足中筋专用小麦需要[5]。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重视不足,品种多乱杂、混种混收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小麦整体质量,不能做到优质优价和优质专用,不利于专用产品开发。湖北三杰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湖北省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小麦日加工量500 t,年加工量10万t,据该公司介绍,公司每年的中筋面粉加工原料郑麦9023主要从外地调进,占加工原料的35%~40%,余下部分则根据年份间小麦品质表现从枣阳、襄阳等市就地选择性收购。endprint

2 黑小麦品质特征与开发应用前景

2.1 品质特征

黑小麦系紫粒、蓝粒小麦的俗称,是功能食品的原料,保健功效明显。黑小麦中含有大量天然色素,以花青素为主,具有抗氧化、保护血管、抗坏血酸、预防癌症等多种保健功能[6,7],可直接用于食品、医药、美容等行业。黑小麦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铁、锌、铬、硒、钙等多种矿质元素。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秦黑1号(黑皮黑心)铁、锌含量分别高达749 mg/kg和135 mg/kg,为普通小麦的19.2倍和4.1倍,2000年4月,该品种通过了国际自然医学基金组织认证,具有很好的补血、生血功效,因此又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血麦”。冀紫439有机铬含量为1.916 mg/kg,是普通小麦的3倍以上,具有激活胰岛素和控制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人食品的最佳选择。与普通小麦相比,黑小麦的蛋白质质量更优良、氨基酸种类更齐全,其粗蛋白含量一般在17%~20%,黑小麦包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部分必需氨基酸含量较普通小麦高出30%~110%,例如苯丙氨酸含量超过普通小麦110.1%,色氨酸含量超过普通小麦111.9%,赖氨酸含量超过普通小麦60.0%,酪氨酸含量超过普通小麦58.8%。以此作为原料可制作黑小麦面粉、麦片、面包、蛋糕等一系列营养保健食品。

2.2 开发应用前景

黑小麦食品的开发顺应了现阶段中国消费者“吃健康”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按每人每天250 g粮食计算,糖尿病人的每天口粮就有2.85万t,每年就是1 040万t。目前,国内黑小麦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3 湖北省内外黑小麦开发应用现状

3.1 湖北省外黑小麦品种及产品开发

3.1.1 黑小麦育种 黑小麦是中国独有的农业资源,传统黑小麦是在中国北方干旱、高寒地区生长的近缘野生小麦的一个小麦品系,耐寒、耐旱,正常年份单产不足1 500 kg/hm2。国外对黑小麦研究甚少,国内如河南、山西、山东、河北等省开展了大量的黑小麦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8]。1997年4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黑粒小麦76是中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黑粒小麦品种。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漯珍1号于1997年通过推荐备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河东乌麦526于1998年通过认定,后续品种冬黑1号、冬黑10、黑小麦76不断推出。目前生产上应用的黑小麦品种还有秦黑系列、山农紫麦1号、冀紫439、农大3753、新春36等,平均产量可达到4 500~7 500 kg/hm2。

3.1.2 产品开发 黑小麦具有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低脂肪和低能量等特点,且营养元素大部分富集在其表皮上,在食用或加工过程中,以全粒食用或全粉加工为主。一是营养面粉,包括超细全麦粉、超微麦麸粉等;二是营养食品,包括面条、饼仁、麦片、麦通、八宝粥等;三是饮品,包括麦乳、酸奶饮料、麦草饮料、麦芽饮料等;四是保健品,包括黑小麦胚芽粉(片)、黑小麦胚芽油等;五是调制品,包括陈醋、香醋、老抽、酱油等。

3.2 湖北省内黑小麦开发现状

湖北省黑小麦生产在一些地区进行了引种试种,产业开发工作才刚刚起步。黑小麦在湖北省作为功能食品开发最早由襄阳黑穗食品公司董事长、72岁的廖兴锐于2010年发起(湖北日报2017年6月3日报道),其出发点正是看中了黑小麦的高营养价值。黑小麦试种面积从2010年0.33 hm2发展到2016年订单66.7 hm2,单产从不足3 000 kg/hm2增加到6 000 kg/hm2,且引进种植的黑小麦品种品质大部分指标优于原产地,田间表现出播期弹性大、抗倒伏、抗病等优势。订单收购价2.96元/kg,种植农户增收3 000元/hm2。目前,该公司开发的黑小麦产品有全麦粉、麦麸粉、长寿面条、麦片等,同时,联合星马食品公司开发保健熟碱面,扩大高端消费市场。黑小麦开发逐渐引起襄阳市委、市政府的关注和重视,2016年市财政拿出30万元支持产业开发,2017年市财政设立了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黑小麦全产业链开发,重点从农业结构性调整、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角度,促进小麦产业提档升级。

襄阳市在黑小麦产业开发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品种定向。引进的品种产量接近普通小麦的品种主要为黑皮白心类,而品质较优、市场潜力更大的黑皮黑心的品种产量仍然较低,在品种的选择上,还需进一步加大引种力度。二是产品开发,目前襄阳市黑小麦产品开发还在摸索阶段,加工产品单一,市场影响力较小,急需品牌带动。黑小麦为特色食品,加工不同于普通小麦,应将全粉加工作为一个突破口,发挥其营养特性。在产品的开发上,应重点引导和扶持加工企业增添设备开发多元化产品,既要有中低端大众消费食品,也要有高附加值的高端食品。三是市场开发,黑色食品保健功效明显,营养特性突出,适宜于不同消费群体,但市场认知和接受程度不一。应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加大宣传和开发不同消费渠道,如超市、电商、居民区便利店等。

4 湖北省小麦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的基本構想

4.1 基本思路

坚持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原则,依托小麦生产功能区,在确保全省小麦生产稳定的前提下,以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加强农科教、产加销联合,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优质专用和特色功能小麦生产与多元化产品开发,促进全省小麦产业提档升级和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4.2 主要措施

4.2.1 坚持以专用小麦和特色功能小麦开发为抓手,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 以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两个优势区为根本,发挥粮食功能区的特殊功能,以专用小麦开发和黑小麦等特色功能小麦为抓手,加大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重点开发优质专用中筋小麦、专用弱筋小麦[9]和黑小麦,丰富产品结构,改变产品单一和效益不高的局面,增强市场竞争力。endprint

4.2.2 坚持品质与效益优先,进一步优化品种和區域布局 在基本稳定小麦生产面积的前提下,减少不适宜区或次适宜区普通小麦的种植,改种其他冬季作物如油菜、马铃薯、绿肥和青贮小麦,避免因为结构过剩导致的小麦品质不优、生产效益不高等问题出现。同时,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重点向提升小麦质量倾斜,着重加强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的标准化生产及技术服务,提升技术应用覆盖率[10],发挥专用品种的专用品质特性。

4.2.3 坚持规模化种植与订单生产,实现生产与加工转化同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特别是针对弱筋专用小麦和强筋专用小麦以及黑色专用小麦的市场需求,发展订单生产,以需定产,切实保障种植农户收益。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收购、专用加工,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避免混杂影响品质。引导和扶持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更新设备,改进产品质量,研发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增加市场占有率,提高效益,带动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

4.2.4 坚持产品开发为重点,稳步推进黑小麦产业发展 依托襄阳市已有的生产基础,重点是发挥主体尤其是加工主体的优势,加大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力度,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培育黑小麦产品消费群体,扩大市场认知和市场需求。在今后生产工作中,积极谋划黑小麦生产示范。加大品种引进和示范种植力度,完善配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依托主体开发黑小麦系列产品,促进黑小麦生产、加工稳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子平,羿国香,汤颢军,等.大力提升湖北省小麦生产能力的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4):5928-5930.

[2] 敖立万.湖北小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刘易科,佟汉文,朱展望,等.郑麦9023在湖北省大面积生产中的品质性状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2):3170-3172.

[4] 李 勇.湖北省优质小麦区划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

[5] 刘易科,佟汉文,朱展望,等.湖北省大田小麦品质性状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33(1):137-140.

[6] 白云凤,李文德,孙善澄,等.黑粒小麦的营养品质及其几个理化特性[J].中国粮油学报,2000,15(2):6-9.

[7] 林存亮,李鸿文,石培春,等.黑小麦品种(系)加工品质性状和蒸煮食品加工品质特性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4):610-616.

[8] 张国丛,张俊学,刘彦军,等.黑小麦开发现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J].粮食加工,2009,34(5):16-17.

[9] 高春保,高广金,余贵先.湖北省发展弱筋专用小麦的思路和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3,42(3):9-10.

[10] 高春保,佟汉文,邹 娟,等.湖北省小麦“十二五”生产进展及“十三五”展望[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4):6372-6376.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构调整湖北省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