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山核桃芽苗砧嫁接技术研究

2017-10-13唐丽罗亦殷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芽苗薄壳山核桃

唐丽+罗亦殷

摘要: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嫁接时间、接穗部位、枝条类型对美国山核桃芽苗砧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时间、接穗部位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枝条类型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美国山核桃芽苗砧嫁接最佳方法是选用美国山核桃发育枝上的中部芽在5月1日嫁接,成活率可达75.04%。

关键词: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Wangenh.) K. Koch];芽苗砧嫁接;最佳条件筛选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7-3272-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7.020

Study on Anvil Grafting Technology of Pecan (Carya illinoensis) Bud

Seedling Root Stock

TANG Li1,LUO Yi-yin2

(1.Economic Forest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Hunan Province “2011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College of Forestr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18,China;2.Hunan Natural Garden Engineering Co., Ltd.,Changsha 410012,China)

Abstract: Adopting L9(34) orthogonal design,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grafting time, scion parts and the types of branches on anvil grafting survival rate of pecan[Carya illinoinensis (Wangenh.) K. Koch] seedlin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grafting time and scion part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grafting survival rate of pecan,grafted branches type had a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can grafting survival rate. The best grafting method for pecan is to use bud in the centre section of development branch on May 1st,the survival rate could reach up to 75.04%.

Key words: pecan[Carya illinoinensis (Wangenh.) K. Koch];bud-stock grafting;optimum condition screening

美國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果树种[1-8],原产于美国,引入中国已有100多年,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两次引进栽培,至今均未进行系统的规模化种植技术研究[9-11],且美国山核桃的嫁接技术多集中在无性系的选择、砧木的选择上[12-18],鲜见对美国山核桃就嫁接的枝条类型、穗条部位、嫁接时间等芽苗砧接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的报道。为此,试验采用芽苗砧嫁接[19,20]研究美国山核桃繁殖技术,以期筛选出合理的嫁接时间、最佳的接穗部位和最好的枝条类型,为今后规模化美国山核桃果用林营建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江西省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进行。早春在树液流动前采集美国山核桃优树上芽饱满、髓心小、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采集后将每段枝条都截成顶端、中部和基部三类,蜡封后贮藏于低温环境中备用。砧芽种子购于浙江省,用湿沙催芽,播种繁殖。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嫁接时间(D1:4月15日,D2:5月1日,D3:5月15日),接穗部位(顶端Y1、中部Y2、基部Y3),枝条类型(结果枝Z1、发育枝Z2、徒长枝Z3),具体见表1,每个处理号嫁接90株,分别栽植于基质杯中,2个月后调查嫁接成活率。

1.3 数据分析

对所观测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方差分析,SASJMP 10进行最佳组合筛选及预测,Origin 9.2进行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前期培育砧木,选择合适的枝条及接穗部位,大致合理的嫁接时间,对美国山核桃芽苗砧嫁接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见表2。用软件SPSS 22.0对表2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表4和表5。

2.1 嫁接时间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嫁接时间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通过多重比较研究3个嫁接时间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图1),从图1可以得知,4月15日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为43.78%,5月1日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为54.67%,5月15日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为46.00%,5月1日的平均嫁接成活率最高,显著高于4月15日和5月15日的。

2.2 接穗部位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endprint

从表4可以得知,接穗部位对美国山核桃芽苗砧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通过多重比较研究3个接穗部位对美国山核桃芽苗砧嫁接成活率的差异性(图2),从图2可以得知,顶端芽、中部芽、基部芽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38.00%、56.56%、49.89%,三者之间差异显著;其中中部芽嫁接成活率最高。

2.3 枝条类型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5可以得知,枝条类型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通过多重比较研究3个枝条类型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图3),从图3可以得知,结果枝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为37.89%,发育枝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为60.11%,徒长枝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为46.44%,结果枝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与发育枝的有极显著差异,与徒长枝的有显著差异;发育枝的平均嫁接成活率最高。

2.4 美国山核桃最佳芽苗砧嫁接方法的确立

用SAS JMP 1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表1试验设计和表2中的平均数据,研究该嫁接试验最佳组合及预期成活率得到图4。从图4可知,美国山核桃最佳芽苗砧嫁接方法:嫁接时间为5月1日,接穗部位为中部,枝条类型为发育枝,可望达到75.04%的成活率,置信区间为68.27%~81.81%。即选用美国山核桃发育枝上的中部芽在5月1日嫁接可达到75.04%的成活率,是美国山核桃的最佳嫁接方法。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时间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其成活率在43.78%~54.67%。表明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受嫁接时间的影响较大,在生产实践中,应及时抓住合理的嫁接时间。接穗部位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其成活率在38.00%~56.56%。该结果表明美国山核桃芽苗砧接穗部位对其成活率影响较明显,原因可能是中部芽受光照充足、营养丰富、发育充分,故生产实践上美国山核桃芽苗砧接应以中部芽为接穗。枝条类型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其成活率在37.89%~60.11%。发育枝的平均嫁接成活率最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发育枝本身处于发育阶段,有较强的生活力和丰富的营养。

通过对美国山核桃芽苗砧嫁接技术的研究可以得出,美国山核桃嫁接最佳方法是选用美国山核桃发育枝上的中部穗条在5月1日嫁接,成活率可达75.04%。

参考文献:

[1] 张日清,李 江,吕芳德,等.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历程及资源现状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3,21(4):107-109.

[2] 李永荣,刘永芝,翟 敏,等.薄壳山核桃品种果质性状变异及选择改良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1,28(3):6-11.

[3] 俞春蓮,王正加,夏国华,等.10个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5):714-718.

[4] 刘广勤,王秀云,生静雅,等.薄壳山核桃育种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11,25(4):87-88.

[5] 臧 旭,王秀云,周蓓蓓,等.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及其特性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25-26.

[6] 姚小华,千开良,任华东,等.薄壳山核桃优新品种和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675-680.

[7] 莫正海,张计育,翟 敏,等.薄壳山核桃在南京的开花物候期观察和比较[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22(1):57-62.

[8] 常 君,李 川,王开良,等.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观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34(4):730-735.

[9] 耿国民,周久亚,王国祥,等.薄壳山核桃常规育苗方法改良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0(12):26-27.

[10] 兖 攀,曹 凡,王克春,等.国外种源薄壳山核桃种子催芽试验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3,40(4):5-7.

[11] 程 慧.不同基质配比对山核桃、湖南山核桃容器苗生长的影响[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1.

[12] 黄坚钦,方 伟,丁雨龙,等.影响山核桃嫁接成活的因子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3):227-230.

[13] 姚小华.山核桃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

[14] 蒋明兰.核桃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J].江西园艺,2005(2):11-12.

[15] 翟 敏.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及嫁接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16] 翁春余,邵慰忠,叶浩然,等.薄壳山核桃17个无性系嫁接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2012,32(3):35-38.

[17] 翟 敏,李永荣,董凤祥,等.南京地区薄壳山核桃不同时期嫁接试验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1(2):6-8.

[18] 王 敏,徐永星,邵慰忠,等.薄壳山核桃大砧木嫁接技术[J].江苏林业科技,2010,37(2):44-46.

[19] 韩宁林.芽苗砧嫁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20] 倪 穗.芽苗砧嫁接及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19(4):451-456.endprint

猜你喜欢

芽苗薄壳山核桃
美国薄壳山核桃家庭原味炒制试验
鸡蛋与薄壳建筑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我国薄壳山核桃的引种与产业发展现状
无性系、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影响
美洲山核桃中微量元素的组成
香樟不同育苗方法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