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2017-10-12王慧琳

未来英才 2017年17期
关键词:引导学生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王慧琳

摘要:有一次,我上了一堂数学展示课,教学设计很巧妙,课上得也很精彩,但唯独缺乏的是学生流利回答的灵动,整堂课师生配合不默契,课堂气氛不活跃。其中听课的一位教师说了一句“可能我们农村学生胆怯不敢说”,引发了我的思考:农村学生由于地域差异,见识世面少,与别人交流少,表达能力匮乏,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堂教学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农村小学

有一次,我上了一堂数学教研展示课,教学设计很巧妙,课上得也很精彩,但唯独缺乏的是学生流利回答的灵动,整堂课师生配合不默契,课堂气氛不活跃。其中听课的一位教师说了一句“可能我们农村学生胆怯不敢说”,引发了我的思考:农村学生由于地域差异,见识世面少,与别人交流少,表达能力匮乏,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语言,成了当务之急。数学语言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中的语言总是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小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时,要通过自己的数学语言,补足或扩展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意义,才能充分理解熟悉。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要营造和谐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

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高年级的学生不愿表达的根源是担心说错了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们的嘲笑。因此,让学生“敢”表达就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课堂上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

三、教师在课堂上的潜移默化,使学生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针对分数应用题中数量关系复杂,不易理解的问题,我在学习别人经验基础上归纳了以下几条规律和关系式:

教学分数乘除应用题:

首先关键找单位“1”(整体或标准量);题中若把谁等分,谁就是单位“1”(整体或标准量);题中若有“是、占、比”,后边那个就是单位“1”。已知单位“1”(整体或标准量)求部分(比较量),乘法先用最要紧;已知部分(比较量)求单位“1”(整体或标准量),除法优先去考虑。部分量=单位“1”×对应分率、单位“1”=部分量÷对应分率

学生将这段数学语言,关系式熟记于心,在解题时首先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加上自己的分析思考,很容易就解决了难题,长期坚持下来。逐步完成了由难到易的转变,提高了思考、分析能力,形成了技巧,从此不再讨厌害怕应用题,反而对应用题有兴趣了,解决方法多了,脑筋灵活了,也善于挑战难题了。

四、课堂上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生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语言新课程中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而且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發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过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加精确、合理。俗话说,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

参考文献

[1] 殷俊成.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J].学周刊,2013,(18):44-45.

[2] 李颖颖.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符号语言意识[J].知识经济,2013,(10):147.

[3] 孙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73-74.

猜你喜欢

引导学生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让问题设计为数学教学创新绽放精彩
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