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内涵式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7-10-12王越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模式大学英语构建

王越

【摘 要】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A班大学英语教学为例,探索翻转课程模式下大学英语内涵式教学体系的构建,即构建了一个语言、文化、情感相融合的知识、技能、人格三位一体的内涵式教学体系。

【关键词】翻转课堂模式 大学英语 内涵式教学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C-0081-03

在信息化教育大背景下,国内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体验,掀起了一场彻底的教育革新。广西师范大学从2013年开始实施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迄今为止,历经了四个阶段。从最初的四个教学实验班,到所有A班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再到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最后到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内涵式教学。这是一个反复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也是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理性思考的过程。本文拟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进行相关探讨。

一、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内涵式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它要求学生在课前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微视频、课文及相关拓展资料等)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与同伴或老师共同探究和解决未学懂的知识点及作业完成时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肯定翻转课堂的优势及其对教育的深远影响的同时,很多学者依然抱有观望态度,也有学者持否定立场,认为该模式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破坏了课程的学术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助长了学生的“快餐学习”。因此,探究如何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如何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进行有效教学,构建大学英语内涵式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内涵式教学体系的具体构建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内涵式教学体系是一个语言、文化、情感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其围绕知识技能获得、人格塑造的教学目标来展开。

(一)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之语言篇

每篇课文都是一个由语言构建的“英语世界”,我们只有沉浸于这个文本世界之中,对篇章结构、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论点、论据等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和分析,才能解读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微妙含义,语法和句式的特殊功用和修辞手法的效力,从而体味文本的语言魅力,有效地习得语言。因此,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梳理碎片化知识,从而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更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从而感悟和欣赏英语这门语言的魅力。

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3》中的第二单元The Freedom Givers。在文章的第六自然段,作者描述了故事主人公之一John Parker在听到敲门声时的紧张之情。教师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这一段落并找出其主题句以及反映主题句的关键词。由于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学习策略,学生很快就能找到段落的主题句,也就是段落的首句:John Parker tensed when he heard the soft knock.大部分学生能迅速定位反映该主題句的关键词,即peering,whispered urgently,didn't hesitate and pushing,接着通过讨论、分享,学生掌握了peer与stare、gaze与gape的区别,明白了作者使用这四个词在文中的功能——这四个词的使用生动地体现了当时主人公所处的紧急、危险的境地,也明白了作者是如何运用topic sentence+details的写作方法。随后,教师要求学生即兴写作,任选一个主题,用主题句加细节的手法完成一个段落的写作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随堂指导。

再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3》中的第三单元The Land of the Lock。在收集和整理学生的问题时,有小组学生提到,文章的第四自然段出现了这句话:Many suburban families have sliding glass doors on their patios,with steel bars elegantly built in so no one can pry the doors open.如何理解elegantly一词?在翻转课堂上,教师首先呈现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帮助回答问题。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让人惊喜,但他们给出的答案有点差强人意。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首先去理解elegantly的原义,其次根据上下文,理解它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教师问道:在家里的露台安装玻璃滑门,并在内侧装有钢条,你认为这看起来高雅吗?学生摇头表示否定。教师继续问道:我们现在所在的教室,两边的窗户都装满了防盗的钢条,感觉如何?学生答道:It's like a prison. And we are caged birds. 既然如此,那么作者在这里使用elegantly的意图何在呢?学生终于有所领悟,作者在这运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既使文本内容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又映射了作者的态度,对于美国从自由之国到锁之国的转变,作者略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讨厌。为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求学生从文章中再找一个作者使用反讽修辞的例子。很快,学生就在下一个段落找到了这个句子:It is not uncommon,in the most pleasant of homes,to see pasted on the windows small notices announcing that the premises are under surveillance by this security force or that guard company,并分析了pleasant 在该句中的深刻含义。

又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3》中的第三单元The Land of the Lock。文章的第九自然段出现了这句话:Why are we having to barricade ourselves against our neighbors and fellow citizens,and when,exactly,did this start to take over our lives?教师要对barricade这个词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呈现了一张路障的图片,要求学生用英文描述该图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barricade作为名词的意思和用法;接着,教师请学生再次朗读这句话,了解barricade在此句中的词性,学生根据一定的语法知识,推测barricade一词改变了词性,并不改变其意思。因此,它在这里是“在……设置路障”的意思。教师紧接着追问学生"Can barricade be replaced by protect here? Why or why not?" 多数学生认为可以用protect来理解这句话,但没有用barricade一词好。理由是barricade在句中的含义是protect or close something by building a barricade,用barricade更能体现作者想表达的情感,It's not others but we ourselves who have imprisoned our minds.这与文章的结尾段落相呼应。在文章的最后四个段落,作者都有暗示这个观点,如We are fearful,and so we devise ways to lock the fear out./We trust no one./We may have locked the evils out,but in so doing we have locked ourselves in./In dealing with the unseen horrors among us,we became prisoners of ourselves.

(二)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之文化篇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要学习它的文化。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教师在录制微课时,应当选择最能体现课文文化背景的主题;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或是某个词汇、句子背后隐含的文化意义,或是学生对某个文化点的疑问,巧妙地将文化讲学融入其中,必要时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3》中的第二单元The Freedom Givers。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出现了这个句子:to learn more about a man who was,in many ways,an African-American Moses.尽管课文有注释,Moses:(in the Bible)the leader who brought the Israelites out of slavery in Egypt and led them to the Promised Land. 学生对Moses一词缺乏深度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为什么要把Henson当作非裔美国人的摩西,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个关于圣经故事的短片,再请轮值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了课文中主人公之一Henson的故事,最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两个人物的特征和经历进行对比和比较,学生对Moses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文章的背景文化知识——奴隶制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又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3》中的第五单元Writing Three Thank-You Letters。该文主要以感恩节为主线,作者在二战期间,服役航海在外时,恰逢一年一度的感恩节,他倍感孤寂,开始认真思考这一节日的意义。他最终决定写三封感谢信,以此来纪念感恩节的真正意义。令他惊喜的是,他也收到了三封对他表示感谢的回信。由此可知,这篇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与感恩节有关。在课前一周,教师布置任务,由轮值小组在原有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搜集的资料,制作一个关于美国感恩节和中国中秋节的课件,其内容包括节日的由来、习俗、主要活动等。通过学生的课件展示和他们的陈述,学生既了解了美国的节日文化又巩固了中国的节日文化,并在比较中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同时,教师应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节日于人类的作用及他们对“感恩”二字的理解。

(三)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之情感篇

好的教育是学生离开校园后依然留在身上的东西。教师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把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情感与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和力量,将英语学习活动纳入人格成长与发展的进程,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促进人格发展、提升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2》中的第四单元A Virtual Life。在收集和整理学生的问题时,有小组学生提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I call people,arrange to meet with the few remaining friends who haven't fled New York City. 如何理解fled一词?flee有run away,escape的含义,作者在这里使用flee一词意在表达她对大城市生活的不满之情,由于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都市人选择逃离城市,或是沉迷于虚拟世界中。逆城市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由此,教师引导学生把目光转向中国,讨论北上广的都市生活,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出现呢?在最后的总结中,教师要教导学生,压力固然存在,关键是对待压力的态度。无论身居何处,每个人都有面临压力并且遭遇困境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通过正确的方式去应对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再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3》中的第三单元The Land of the Lock。 在收集和整理学生的问题时,有小组学生提到,文章的尾段最后一句话写道:All of us prisoners,in this time of our troubles. 如何理解we are prisoners?在学生的讨论中,有学生认为,关于上当受骗的案例,我们所见所闻太多,为了保护自己,我们要学会适当封闭自己;也有学生认为,我们生活的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人们已经没有了安全感;还有学生认为,因为犯罪率的不断上升,恐怖袭击事件的频频发生,人们主动把自己与他人隔绝开来以便自我防护。就着学生的回答,教師接连追问学生好几个问题:Why do people imprison their minds?Why do people distrust each other?Why do people have a sense of insecurity?And why is the crime rate on the rise?在一问一答中,学生渐渐找到了答案。我们之所以成为囚徒是因为这个社会缺乏爱。由此,教师教导学生应该做一个善良、充满爱心和正能量的人。

又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3》中的第五单元Writing Three Thank-You Letters。上文提到在学生介绍节日文化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感恩”二字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gratitude,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完成课后练习中的Cloze,这篇文章很好地诠释了gratitude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分享。或许,我们大多数人像作者一样,对于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受之泰然,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或许,我们习惯了抱怨生命中那些不如意,而忽略了那些出现在我们生命中并使其变得美好的人和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生命的意义,活着就要珍惜身边的人和物,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美,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周围的一切。特别是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拥有积极的心态,认真过好每一天,实现自我价值。

三、结语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内涵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语言、文化、情感三者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机地将三者融合起来。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到翻转课堂教学的本质,它是一种将面对面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结合起来(课前在线学习、课堂面对面)的混合学习模式,学生需在翻转了的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讲授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课堂教学,既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学生的某些能力提高了,但感觉知识碎片化、凌乱化了,似乎什么也没学到。这就给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良好的道德和情感修养、又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也要有卓越超群的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洋,胡凡刚,刘永琪,等.翻转课堂引发的矛盾关系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6(2)

[2]冯锦.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行动研究[J].海外英语,2016(11)

[3]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4]刘冬,王张妮.对国内翻转课堂热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15(4)

[5]秦秀白.聚焦学习者,聚焦文本——《综合教程》简介[J].外语界,2008(1)

[6]秦秀白.警惕课堂教学娱乐化[J].当代外语研究,2012(7)

[7]王海杰,张黎.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4(7)

[8]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

[9]周彬.从“有效教学”到“有效学习”[J].湖北教育,2012(9)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项目A类“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与实践”(2016JGA138)

【作者简介】王 越(1981— ),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及教师教育。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模式大学英语构建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
基于交互式实验模拟软件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与应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