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科学生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017-10-12黄坚韦志辉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工科学生高职院校

黄坚 韦志辉

【摘 要】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学生职业体能诉求和行业企业调研结果及学生对体育课程项目设置态度的分析,经过科学实验和统计分析,发现高职体育课程的项目设置与学生未来就业有较大关联性,建议引入“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项目改革现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的职业体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科学生 职业体能 体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C-0052-03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复强调“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享、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把“生存能力”作为现代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那么大力提高学校知识的实用价值,就应成为职业院校所追求的目标。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应围绕“劳动就业和人格构建”的主题,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和学生职业素质与意志品格的培养。职业院校的学生专业性很强,各专业特点迥异,学生日后从事的每一种职业因各自的职业特点对从业人员的体能与身体素质都有着特定的要求。那么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紧扣各专业特点,分析其职业的要求,发展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需的身体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工科类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体能

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工科类学生职业体能诉求和行业企业的调研,总结出各类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学生未来职业中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职业素养以及易患的职业病等信息,得到表1所示不同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类型学生对职业体能训练的不同需求。

从表1可看出高职院校工科类学生就业岗位各式各样,所需的职业体能和素质也不尽相同,所以在传统的体育课程中单纯以学生兴趣或教师意愿来进行项目设置已显得不合时宜,在新的社会需求下体育课程应以学生未来就业为导向并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

二、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对体育课程项目设置的态度

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实施了按学生兴趣爱好进行授课的分项目教学,但这只是单方面地满足了学生的上课兴趣需求,加强了学生的上课意愿而已。体育课程的重要衍生功能并没有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发挥,根据调研得出的学生对体育课程项目设置的态度如表2所示。

笔者对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工科类专业学生随机发放700份关于对体育课程项目设置的态度的调查问卷,有效回收633份。从调查的结果看,半数以上学生对分项目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感兴趣的,并且有69.5%的学生认可体育课有利身心健康的功能。从这些反馈信息来看,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分项目教学确实起到了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正面效果,但学生对体育课在“实用性”和“将来就业”的关系上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认知,只有24.2%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实用性强,且只有14.4%的学生觉得体育课程的项目内容与自己的未来职业有关。正是因为传统的体育项目教学单纯地以传授技能作为出发点,所以才使得大多数的学生觉得体育课用处不大,从而有35.2%的学生觉得上体育课是不得不上的被动学习。

由此看来,无论是出于社会需要或学生的主观诉求都要求当前高职体育课程设置作出改变,改变传统高职体育课程中以单纯传授体育技能为目的的教学观念,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引入对学生未来职业影响力较强的锻炼方法或教学项目,使高职体育课程接轨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高职体育课程提升学生未来职业生涯附加能力的重要功能。

三、实验研究

为求证高职院校工科类学生设置体育课程项目是否会对其未来就业产生助力作用,本文采用了对照实验法来进行论证。首先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工程测量与2013级供用电技术两个专业中各选取两个班作为实验组,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的方式接收反馈信息,然后通过SPSS软件对学生实验后对于体育课程项目设置的态度进行量化分析,进行差异对比,最后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入职半年后的追踪调查,用以检验实验课程的成效。

(一)实验方法

1.实验对象的选取。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学生共166人,其中2013級工程测量1班与2013级供用电技术1班为对照班,共85人;2013级工程测量2班与2013级供用电技术2班为实验组,共81人。

2.实验时间。实验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进行。

3.实验控制。实验组与对照班教师均由研究者本人担任,两组学生在教学时数、教学时间和场地器材上均保持一致。为了避免产生实验对象“霍桑效应”,增加实验的信度,本实验采用单盲实验,避免实验组学生由于知道自己是实验对象而产生异常心态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4.实验实施。在为期4个月的实验时间内对两个对照班学生进行每周2次、每次90分钟的基础性体能和运动技能练习;实验组学生则接受每周2次、每次90分钟的针对不同专业设置的“职业实用性体育”项目化教学。实验结束后再分别对两组受测学生进行“体育课程项目设置态度”调查,并对所有受测学生进入就业岗位半年后进行跟踪调查,最后对比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结果分析

如图1所示,虽然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选择的都是自己喜欢的项目,但经过实验后实验组对体育课程项目却更感兴趣,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实验组的课程项目内容“实用性强”并且“与未来职业有关”,所以实验组学生选择“不得不上”的比例远低于对照班学生,这说明学生在体育课程项目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对自身未来发展有实质性帮助的内容。

图1 实验后工科学生对体育课程项目设置态度对比图

在受测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半年后对他们进行追踪调查,当问及在校时体育课程项目的学习对他们当前工作的影响时,对照组学生有接近七成觉得对他们没什么影响作用,而实验组学生却有82%觉得“非常有用”。如图2所示,大部分实验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项目能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体能的保障、有效预防职业病并且能为他们工作之余提供正确的锻炼方法。而对照组由于采用的是传统教学项目和授课手段,所以对照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只是体育技能方面的提高,因此大部分对照组学生觉得体育课程中学习的项目内容对工作基本没有辅助作用。endprint

图2 实验课程对工科学生职业影响对比图

图3 用人单位对受测学生的评价对比图

在所有受测学生入职半年后的追踪调查中,实验组学生受到单位的正面评价总体来说比对照组学生要高,对比如图3所示。由于实验组学生接受的是“职业实用性体育”项目的学习,对于他们入职后的工作状态早已得到模拟和系统练习,所以在适应性、专注度和职业伤害方面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在“精力充沛”“合作意识强”这两个选项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都受到了用人单位不错的评价,说明无论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还是“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都能对学生的工作状态产生积极影响。调查中发现的“职业倦怠”现象对于所有受测学生来说都不太多,这主要是入职时间尚短的缘故。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调查表明,高职体育课程的项目设置与工科类学生的未来就业有较大关联性,然而广西乃至全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停留在单纯以基础体能练习、竞技体育技能传授为主要内容的课程项目设置上,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第二,通过对已就业的学生调查发现,无论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是“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都能对学生的体质体能带来改善作用,使学生能有充沛的精力面对工作,但接受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学生却能表现出对工作更强的适应能力和专注度且能更多地减少职业性伤害。

第三,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项目中“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更为贴近工科类学生追求实用性的需求,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也因此引起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重视,而且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并不会占用额外教学资源,只要教师多留意学生职业动态并适当转变教学思路就能把课程上好,所以总的来说每所高职院校都是有必要、有条件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

(二)建议

首先,高职院校要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就要先得到学校学科机制的支持,制定完善的实施措施。同时,教师在观念和授课内容的设置上要有所转变,要在保证一般身体素质练习的基础上更多地加入学生未来职业所需的专业体能训练,以增强体育课程的实用性。

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大对“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宣传,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程对他们未来职业的实用价值,只有当体育课程与职业需求的相关性广为人知才能更有利于“职业实用性体育”在校园内的开展。

再次,当前针对高职院校工科学生而编写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材十分稀缺,对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造成了严重的制约,这就要求各位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中根据自身学校条件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并且為学生设置不同专业所需的项目内容,从而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方案和教材。

最后,从实验可以看到,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基础体能训练也可为工科学生在就职中提供不可或缺的体能保障,所以在授课时职业体育内容与基础体能训练内容缺一不可,只有两者双管齐下才能使授课的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黄 坚(1963— ),男,广西容县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学校体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科学生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违约的成因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谈汉英思维方式差异对工科院校学生英语习得的影响及对策
高职工科学生工程项目实施能力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