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理辅导对流动儿童攻击性干预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
2017-10-12周正怀李科生
周正怀,李科生
(1.长沙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系,湖南 长沙 410205;
2.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绘画心理辅导对流动儿童攻击性干预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
周正怀1,李科生2
(1.长沙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系,湖南 长沙 410205;
2.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主编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进一步加快,大量适龄儿童经常随着父母工作变动而改变就读学校,成为“流动儿童”。他们虽然身居城市,但与城市孩子在生活、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往往存在着边缘化与压抑感。本期3篇关于流动儿童研究的专题论文,既有对流动儿童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也有对建立流动儿童心理档案的呼吁,还有对流动儿童进行积极心理干预的个案研究。我们希望这组论文的推出,进一步引发全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关注与研究,共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目的:探讨绘画心理辅导对流动儿童攻击性干预的效果。方法:个案研究法,对一名15岁流动儿童进行16次的绘画心理辅导;辅导分为自我认知、情绪调控、价值澄清三个阶段,每次辅导严格按照投射绘画、讨论与分享、体验绘画、结束分享、课外作业5个环节进行;综合使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进行评估。结果:流动儿童学会了对攻击性的控制,有效地减少了攻击行为。结论: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到绘画心理辅导过程中,对流动儿童的辅导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攻击性;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学;绘画心理辅导
前言
攻击性是人的一种本能。Dullard(1936)的“挫折——攻击”理论认为经历过挫折、阻碍、伤害的人容易将攻击性表现出攻击行为[1]。Erikson(1963)从人格发展的角度认为,12-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同一性混乱”时期,当个体行为与社会要求相背离时,容易表现出消极同一性。Marcia(1966)、Tomada(1997)、李科生(2012)通过实证的方法也验证了这一观点,青少年出现自我同一性发展滞后时,容易使同伴之间缺乏信任,容易产生攻击行为[2]。由此可以得出,适应环境中产生的压力易导致同一性混乱、焦虑和抑郁等适应性障碍,是攻击性转化成攻击行为的重要内因[3]。Berkowitz(1962)进一步研究发现攻击性虽然不是挫折的唯一行为结果,但环境是引起攻击行为的重要线索[1]。U. Bronfenbrenner(1964)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认为,个人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换关系,儿童家庭关爱的缺失,直接导致儿童社会生态失衡,导致儿童成长危机[4]。JlapelC(1999)、胡宁(2009)研究证实了家庭功能的缺失直接导致青少年问题行为[5-6]。曾经的留守经历、错位的亲子交流时间等因素,易导致适应性不良的被动交往模式,是攻击性转化成攻击行为的重要外因[7]。
绘画心理辅导属于表达性治疗的一种,Frend(1901)、Jung(1923)认为绘画作品是当事人心理问题的无意识表达,通过绘画作品的解读可回溯当事人过去发生的心理问题[8];Naumburg(1973)、Kramer(1971)认为治疗过程中绘画作品不仅起桥梁作用,还可以沟通双方的情感,治疗师调动绘画符号来帮助来访者发展和探索他们自己的意象[9]。刘雨微等(2012)认为咨询师为来访者营造的自由、安全的空间帮助他通过绘画创造性地自由表达,展现其无意识中的内心冲突和矛盾,在意识和无意识中逐渐学会彼此尊重、相互适应,最终达到行为的改变[10]。Riley&Greif(1995)运用团体绘画辅导对青少年言语、躯体攻击进行干预效果显著[11]。李科生等(2014)运用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工读学生攻击性进行干预,其对他人攻击性水平明显下降[12]。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团体绘画心理辅导的模式得到了业界认可,但绘画个案心理辅导报道并不多。
积极心理学提倡心理生活中应该充满积极的元素,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尽管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内外在条件存在种种困难,但通过增加人们人生的力量与美德,多数人都能过一种相对满意的有尊严的生活[13]。Fredrckson(2001)进一步提出“非指导”理念,认为帮助青少年发现和寻找激发积极情绪的“阀门”,引导青少年积极心态面对问题,学会自我探索生活兴趣与希望以及自我激励等,并且在消极情绪弥漫时,把积极情绪“扩展”出来[14]。
本研究干预的对象是一名有过留守经历的流动儿童,以积极心理学和“非指导性”理念进行绘画心理辅导,逐步学会情绪管理,改变被动交往的现状,改善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从而适应城市学校生活。
一、背景
(一)受理情况
来访个案为某工读学校初二男生,简称L同学,由于在学校经常与同学、老师发生争吵,有时还发生肢体冲突,因此被班主任老师带来接受绘画心理辅导。
(二)成长历程
L同学14岁,有个哥哥,是家中的次子,父母一直在长沙打工,他从小和外婆生活在农村,上小学四年级时来长沙和父母一起生活。由于父母晚上工作白天休息,L同学平常与父母交流错位,亲子交流较少。因在学校经常打架、上网而被劝退,被父母强行将其送至全封闭的长沙某工读学校就读。
(三)初始情况
班主任认为L同学性格内向,对同学比较冷漠,不合群;通常以攻击性的言语和行为来引起关注,获得他人认同;生活老师的评价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同学打架,并且做到“不吃亏”,遇到不公正评价时,还喜欢拿弱小的同学出气;同班同学则认为L同学平时喜欢“装逼”。L同学自己认为,性格内向、冲动,平时喜欢上网玩游戏;生活中亲情、友情是最重要的,平时最烦的事就是与妈妈说不清道理;最崇拜自己的小学老师,每次犯错都会先讲道理再做适当地批评。
(四)求助动机及辅导期待
希望改变自己,回到普通学校学习。
二、评估与诊断
(一)症状标准诊断
摄入性会谈中,L同学思路清晰,衣着整齐,在与辅导老师的交流中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痛苦。根据工具CCMD-3的标准[15],可以排除精神疾病,属于心理辅导的范围。
(二)量表评估
运用《青少年攻击性量表》[16],测量L同学得分如下:躯体攻击因子分为22,言语攻击因子分为7,愤怒因子分为13,敌对因子分为9,自我攻击为6分。
(三)学校考核
按照学校的学生日常行为考核,L同学因为违纪等攻击行为,每周扣分在40分以上。
(四)整体评估
综上内容,L同学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与认知,与同学发生矛盾时,L同学习惯性地通过攻击性的方式来解决矛盾,获取“认同”。
三、绘画心理辅导过程与关键点分析
通过与L同学、班主任、生活老师、同学的交流以及上述工具评价结果,我们决定采用绘画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将辅导活动分为自我认知、情绪调控、价值澄清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严格按照投射绘画、讨论与分享、体验绘画、结束分享、课外作业五个环节操作。该辅导为期半年,从2015年10月到2016年4月(中间除去45天寒假),每周1次辅导,共计16次,以下提取的是效果比较明显的几次。
(一)自我认知阶段(第1次到第5次)
本阶段辅导旨在帮助L同学重新进行自我认识,改变现有的偏激的认知模式,引导他发现攻击行为的自我来源。辅导时通过自我的认识、社会的我、精神的我、主我和客我四个方面进行自我认识。
第1次是“我最喜欢的动物”——蛇(图1)
图1 我最喜欢的动物——蛇
投射创作:铅笔作品A,一条S状的蛇,创作完以后对着辅导老师微笑。“蛇”盘踞在画面的中央,头高昂尾巴朝下,头部夸张,且嘴叼香烟。“蛇”占据面积大,表明他比较自信,也有自我中心倾向;蛇眼瞳孔放大,表示内心充满愤怒;叼“烟”则暗示目前比较“得意”的生活状态。
讨论与分享:L同学自我的陈述,蛇不管踩多少回,都顽强地活着,“蛇”暗示着L同学自我的遭遇,且希望改变现状。辅导老师与L同学就“顽强地活着”进行交流,L同学十分认同辅导老师“活着才是幸福”的观点。
体验创作:水彩笔作品B,画面中央是一条七彩蜿蜒的蛇,左右两边是模糊的小房子和夸张微笑的太阳,创作完以后自陈“蛇过得很舒服”。可以看出,L同学生活过得比较压抑,向往自由的生活。“微笑的太阳”表示愿意接受辅导,太阳表示自己希望得到关心,而模糊的“小房子”说明心中有家,而且向往家的温馨,由于亲子交流不够而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结束与分享:从作品A到作品B,由单调冷漠的蛇到蛇的快乐家园,投射出L同学性格中冷漠的特质以及能屈能伸的性格特点,表达了希望得到关心和关注,感受到家的温暖的愿望。
课外作业:班上最受欢迎的同学是哪位,说出他受同学喜欢的五个理由?
第4次是“我的理想”——CS高手与实验室(图2)
图2 我的理想“我的理想”——CS高手与实验室
投射创作:铅笔作品A,一个立体的电脑屏幕,呈现出的是CS网络游戏画面,左边的少年用枪击中对手,中弹倒地,在作品的四周还画了框边装饰。创作完自陈“好过瘾”。作品中的电脑屏幕有透视感,击中的对手还添上了翅膀,表明L同学对暴力游戏的关注与嗜好。
讨论与分享:L同学自陈“我喜欢整天泡在电脑上打CS,特别是爆破人头的感觉十分的爽”。L同学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认可,而通过虚拟的游戏找到“成就感”,久而久之就沉溺于网络游戏,在交流中老师积极鼓励L同学挖掘出自己的优点。
体验创作:水彩笔作品B(实验室),创作完微笑地说“老师,你看,这就是我的理想”。作品图案占满整个纸面,一个黑色的框框住中心的实验室,里面有创作者自己,摆满了器材的实验台以及鸟笼;实验室表达了自己明确的理想,与动物对话也折射出与人交往的困惑。整体画面中云朵、绿树、小草、动物,表明作画者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强烈兴趣和热爱。
结束与体验:L很不自信地介绍到“我以后理想成为一名生物学家,这是我的实验室。是的,我一直没有和别人提起过我的梦想,怕大家笑我”。辅导老师与他就实验室谈到了爱迪生成长的故事,交流完,L同学微微地笑了。借助绘画创作L同学降低对来访者内心的防御机制,终于有勇气大胆地说出埋藏在内心多年的秘密,真实从容的表露自己的内心。
课外作业:回班级以后认真阅读“童第周的故事”一文,思考从中领悟到什么。
自我认识阶段的5次主题创作,引导L同学进行自我认知的体验与交流,帮助L同学发现了“自我同一性混乱”的认知根源,通过自我表达,主动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与存在的价值,其心理是积极、阳光的,通过“我的理想或未来”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自信。
(二)情绪调控阶段(第6次到第10次)
绘画创作的过程就是一种投射和感情升华的过程,通过绘画创作与分享可以帮助来访者进行很好的自我情绪调控。L同学与同学发生冲突,绝大情况下是因为自我情绪失控,L同学通过情绪认知、不良情绪发泄方式、不良情绪导致的结果三个方面的辅导,学会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
第6次“我因为什么事情发怒”——降龙十八掌(图3)
图3“我因为什么事情发怒”——降龙十八掌
投射创作:铅笔作品A,一幅以大欺小“打人”的作品,创作完很得意地自陈“我打得他屁滚尿流”。作品中央右边的大个子扇了左边小个子两个耳光(神龙十八掌),小个子哭着脸,还尿了裤子。作品分析发现,右边的人物画得大,眼眉毛浓,怒目圆睁,双手挥动有力,一副得意的表情;被打的人眼泪直流,嘴巴呈下弧形表现人物的受伤样子,尿尿体现出内心的嫉妒恐惧、猥琐。
讨论与分享:创作后自陈“他老是骂我,我实在忍无可忍,就给他两巴掌。”倾诉的过程中还带着愤怒的表情。辅导老师与L同学交流打人(特别是比自己弱的人)是不是很有本事?最后L同学说了一句“其实我也不想让他哭得这么伤心,毕竟大家都是同学”,说明L同学表面特强,内心上还是有同情心的。
体验创作:水彩笔作品B,画完以后L同学没有说话,看着辅导老师,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等着老师的批评。作品B与作品A的内容差异不大,只是被打的同学身上出现了一双手,并且整个图案配上了颜色,在纸的下方加了一些草。比较分析发现,被打的同学涂上颜色,说明L同学开始关注被打的同学表情,反复地画着草,说明L同学试图通过绘画创作将自己的负性情绪转移到作品上,进行能量释放。
结束与体验:L自述“哭的人哭得很伤心。打人的人好像也很难过了”。辅导老师和L同学尽量通过第三人称的方式来解读作品,避免了双方的难堪,留给他更多的空间思考,避免了L同学内心受到伤害。L同学认识到通过攻击同学来撒气,是不对的行为。
课外作业:回到教室以后,向你欺负过的同学道个歉,态度要诚恳。
图4 我通过攻击他人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怨恨——忍
第8次是“我通过攻击他人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怨恨”——忍(图4)
投射创作:铅笔作品A,L同学创作完自陈“因为不守纪律,被教官打了两巴掌,课后我就抓着刘凯打了一顿”,说话声音比较小。作品中被打的人可怜兮兮的。作品分析发现,“我”在画面中央,眉毛比较粗,嘴巴、鼻子流露出发怒的表情,挨打的人个子矮小,貌似比较无奈。
讨论与分享:辅导老师问“你打了刘凯后,同学们怎么议论这事情?”L答“大家好像都瞧不起我,说我没有种,有种去打那些比你大的同学。”通过交流中,L同学认识到欺负比自己小的被同学瞧不起,不是男子汉所为。
体验创作:水彩笔作品B,一幅“忍”字为主题的作品。创作完后L同学对着老师说:“一定要忍。”画面中的人物画得十分清晰,在人物的头周围写了五个“忍”字,在肚子上写了一个忍字。比较分析发现,人物在画面中偏大,说明L同学有强烈的自尊感;忍字在心中、在耳边、在头上,体现L同学自己给自己施加暗示。表示L同学生气时有了控制情绪的强烈愿望,表情也相对松弛下来,看不出愤怒。
结束与体验:“这么多‘忍’字什么意思”,L回答说“只有‘忍’,才不被生活老师打。”辅导老师说“对同学的忍,是一种宽容”,“能忍,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最后L同学感慨地说“来到工读学校,就是一种缘分,要珍惜”。
课外作业:回忆以前自己被别人无辜的打了,自己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情绪调控的5次主题创作,充分体现了“自我认识”阶段的成果,每次“作品B”的创作都较积极地反思自身的过错及其原因,意识到情绪失控是攻击行为的根源,并积极改变,发现积极情绪的“扩展”能控制自我的攻击行为,运用“非指导”的理念对L同学情绪控制,达到辅导设计的预期效果。
(三)价值澄清阶段(第11次到第16次)
绘画创作中,来访者重新审视作品进行反思,可以帮助来访者树立正确的态度,L同学接受辅导的目的是帮助他学会如何很好地和同伴进行交往。从L同学进行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有意义、怎么才受到他人尊重三个方面进行辅导,适应城市的学习与生活。
第12次是“做人,就应该像某某人那样”——周杰伦(图5)
图5 做人,就应该像某某人那样(像周杰伦那样的人)
投射创作:铅笔作品A,主题为“周杰伦演出”,画的中央是周杰伦唱歌的画面,创作后自陈“这就是我的偶像周杰伦”。作品仔细描绘了周杰伦的发型、眼睛及眼神、胡须和话筒,表明L同学内心的喜欢程度;画面中周杰伦的双腿较短小,与上身的比例失调,表明作画者的内心不稳定,对偶像缺乏明确的定位。
讨论与分享:辅导老师问他喜欢周杰伦什么,L答“我喜欢他的歌《妈妈对你说》,因为他的歌唱起来有感觉。”L同学很用心与辅导老师一起唱,唱到中间的时候,掉了眼泪。说明是一个十分重感情的孩子。
体验创作:水彩笔作品B,与作品A相比,内容差不多但颜色十分丰富。创作完以后L同学没有说话,发呆地看着他偶像。作品画面十分清晰,周杰伦微笑地张开了双臂,在唱歌,还戴着一根紫色的领带。歌星面带微笑,张开双臂,说明L同学有开放的心态,很愿意主动与人沟通、交流;“领带”说明他愿意接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
结束与体验:“我喜欢周杰伦,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专门给他妈妈写了一首歌,周杰伦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过得很艰辛,长大了为了感谢妈妈专门为妈妈写了这首歌。”通过从作品A到作品B的创作、交流、分享,L同学从对周杰伦的崇拜,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崇拜周杰伦是因为他对母亲的感情,说明通过绘画辅导,在L同学心目中母亲伟大的形象又重新树立起来。
课外作业:给你妈妈写封信,把想对自己妈妈的话说给妈妈听。
第16次是“家人团聚”——全家人一起吃饭(图6)
图6“家人团聚”——全家人一起吃饭
投射创作:铅笔作品A,主题为“全家人一起吃饭”,创作完以后说“各吃各的”。作品的内容占了纸的全部。作品分析发现,全家人吃饭的距离都离得比较远,爸爸一个人坐在餐桌的另一头。表明这一家人缺乏沟通,特别是爸爸。作品中爸爸是背对大家,还一个人吸着烟,表明在处于青春期的L同学心目中,爸爸很陌生,父子之间心理有隔阂,内心又崇拜爸爸。
讨论与分享:辅导老师问L同学“你们平时在吃饭的过程中会聊些什么”,L同学很不高兴的说“我主要是看电视,他们聊得比较多”,“你不想和他们说说话吗?”“不是的,他们老是指责我,所以不想说。”说着说着就流泪了,说明L同学在平时很想与爸爸交流。辅导老师提示L同学,哥哥和你是同龄人,你们可以交流。
体验创作:水彩笔作品B,是用水彩笔创作了一幅全家人边看电视,边吃饭的作品,作品中人物色彩丰富。创作完以后L同学说话“这样吃饭才自由”。作品画面中每个人都十分清晰,色彩搭配合理。比较两幅画面,我们可以发现,兄弟二人的距离近了,爸爸、妈妈坐在他们的两旁。作品显示,通过与哥哥的一些问题的讨论,帮助他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需要的是爸爸妈妈对他们的呵护,而不是干涉与喝斥。
结束与体验:L同学说“边吃饭边和哥哥聊一些我们年轻人关注的话题,挺好。”“你爸爸、妈妈会和你们掺和到一起吗?”“会,比如说如何在微信朋友圈发照片,我妈妈就不会,我妈妈最想在朋友中炫耀自己做的菜了。”通过交流,L同学从家庭中随意可以“欺负”的小朋友,变成为一个“小大人”。
课外作业:给你爸爸妈妈写封信,把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说出来。
“价值澄清”阶段的6次主体绘画创作,侧重于交往模式中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的修复,从崇拜周杰伦移情到对母亲形象的改变,从餐桌上远离父亲到愿意与父亲分享校园中的困惑,表明L同学逐渐消除了潜藏内心中的痛苦,愤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基本上愿意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干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治疗效果
通过16次辅导以后,我们运用《青少年攻击性量表》对L同学进行再次测评,躯体攻击因子分为10,言语攻击因子分为7,愤怒因子分为8,敌对因子分为5,自我攻击5分,除言语攻击外,其他因子分在不同程度地下降。学校的学生日常考核纪律中,每周因为违纪扣40分降到了10分左右。老师和同学一致认为L同学进步很快,在班上很少与同学发生争吵了。L同学认为通过辅导以后,很多问题想开了。综上内容,L同学能良好地与同学进行交往,能融入到了学校生活中,达到了预期的辅导干预的效果。
五、讨论
通过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绘画心理辅导,L同学亲子关系得到改善,攻击行为明显下降,说明绘画辅导具有一定的效果,从辅导全程来看,本次绘画心理辅导有以下突破:
一是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到绘画心理辅导中。在心理辅导中通过发现和培养人的优秀品质,重视其自我潜能开发和自我价值实现,使人感觉到幸福快乐[17]。此次绘画心理辅导通过投射创作和体验创作来帮助L同学来完成内心积极心理能力的转化。通过主题投射创作让L同学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以投射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与辅导老师讨论分享,L同学了解了过去的行为;L同学将感悟与认知改变通过体验创作的方式表达;将负面影响转化成为正能量。在“我的理想”主题创作中,通过游戏中暴力攻击的方式获得他人的认可,在体验性创作中转化为科学家的理想。“做人,就应该像某某人那样”主题创作中,通过讨论与分享,L同学从喜欢周杰伦《妈妈我爱你》的歌到认可他的为人处事(孝顺),说明评价事件的方式有了积极改变,验证了人的心理生活中充满积极元素的观点。同时,体验创作的作品内容由简单变成充实,色彩由单调变成丰富,并且富有细节的描绘,也可以佐证。
二是将“攻击行为”视为自我同一性混乱的表现,是一个人心理成长历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艾里克森指出青少年时期的“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进入到成年期,过激的攻击行为也会逐步消失[18]。美国社会受种族歧视思想的影响,有色人种的青少年受到社区的排斥,再加上粗暴的教育方式,低水平的父母监控和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导致类似攻击现象[19]。咨询老师通过团体辅导、美术辅导的方式来进行沟通社会技能的训练,能迅速地提升他们的自尊,加强同伴对他们的接纳,帮助其克服同一性混乱[19]。L同学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认知水平的局限,进入城市出现被动交往,导致自我同一性混乱是正常的。因此,在辅导中首先是通过自我认知,使L同学主动获取攻击行为的自我来源。再进行情绪调控、价值澄清,积极引导L同学认识情绪调控对行为控制的重要性,初步学会情绪管理,再通过价值澄清,对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帮助L同学重建了人际关系,通过第三人称的方式交流与分享,将L同学狭隘的“朋友”观转化成为积极的“朋友”观点。如“我通过攻击他人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怨恨”的主题创作中,通过辅导以后,作品B中出现了6个“忍”,说明L同学明确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通过“忍”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是将“非指导”理念贯穿整个绘画心理辅导的全过程。罗杰斯“非指导”理念要求在辅导中老师要毫无保留地接受来访者,并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完全接受来访者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谈话过程中讨论的问题应由来访者决定[20]。在绘画心理辅导中发现L同学由于长期与外婆生活在农村,与他人交往中表现的畏首畏尾,不够大方;交流中表达能力有限,自信心不足。因此,辅导中鼓励L同学积极地进行绘画创作,通过说故事的方式与辅导老师描述作品的内容,分享其创作心得,克服L同学不够自信、表达能力不足的缺点。如在“家人团聚”(与家人吃饭)的主题创作中,创作了和爸爸一起吃饭的情景,鼓励来访者说作品中要表达的意思,辅导老师积极地引导L同学说“吃饭时你想和爸爸聊点什么啊?”L同学认为还要分享自己在学校遇到的困难,希望爸爸可以提供一些建议。与传统的“指导”的相比,“非指导”强调指导的艺术,重视移情作用,通过建立一个积极、接纳、无威胁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家人团聚”的辅导过程全过程通过自由发挥“与爸爸吃饭”情景,L同学感受到吃饭时与爸妈分享交流很重要,可以表达、释放自身的不良认知情绪,求得理解与支持。
[1]刘奕林,曾练平,杨忠玉,黄曼.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回顾与探索[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4):51-57.
[2]李科生,曹中平,高鹏程,曾练平.工读学生的人格与自我同一性状态: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7-41.
[3]李科生.工读学生攻击性与家庭矛盾环境的相关: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 (2):397-402.
[4]Angie C Kennedy.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Examining Cumulative Violence Exposure Among Urban American Adolescents[J].Child Adolescents Social Work,2008,25 (3):25-41.
[5]Jlapel C,Tremblay RL,Vitaro F,et al.Early parental separation and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Daughters 6-9 year old[J].Am,JOrthopsychiatry,1999,69(1):49-60.
[6]胡宁,邓林园,张锦涛,方晓义等.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追踪研究心[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 (4):93-101.
[7]张翔.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及其影响因素: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效应[J].中国特殊教育,2014(4):48-52.
[8]孟沛欣.艺术治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7-38.
[9]Ulman E·Art.Therapy:Problem of Definition[J].Am J Art Therapy,1992(3):70-75.
[10]刘雨微,王桂平.中小学生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回顾与探索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 (3):92-97.
[11]Tamara M C,Hinkle&J S.Multimodal.Therapy With An Aggressive Preadolescent:A Demonstration of Effectiveness And Accountability[J].Journal of Counseling &Development,1995(6):305-310.
[12]李科生.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工读学生攻击性的干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6):1133-1136.
[13]Sheldon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Necessary [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14]Fredrickson B.F.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J].American Psychology,2001,(3).1034-1046.
[1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8-100.
[16]北京回龙观医院.青少年攻击性量表[C]//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量表论文集.2005:43-45.
[17]郑爱明,李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6):153-156.
[18]陈香.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其核心概念的阐释[J].前沿, 2010(4):91-93.
[19]杰弗里斯·麦克沃特,等.危机中的青少年[M].寇或,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82-186.
[20]林甲针.心理辅导活动课“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及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9):25-28.
Abstract:Objective:To inquire the effectiveness of painting guidance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migrant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s.Method:Case Study.Offering painting psychological guidance service to a migrant child(age:15) for 16 times.The guidanc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self-cognition,emotional adjustment,value clarification.All of the guidances are strictly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se five steps:Projection Painting,Discussing and sharing,Experiencing Painting,Closing Sharing and Assigning Homework.An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ill be given through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s.Results:The aggressive behavior has been reduced since the migrant child has learned to control himself after the guidance.Conclusion:To introduce and apply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theory in painting guidance could strengthen the correcting effects.
Key words:aggression;migrant children;positive psychology;painting psychological guidance
[责任编辑:胡 伟]
Painting Psychological Guidance Intervention for Migrant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s:A 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ZHOU Zheng-huai1,LI Ke-sheng2
(1.Preschool Education Department,Changsha Normal College,Changsha,Hunan 410205; 2.School ofNational Culture and Cognitive Science,Guizhou Minz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
B848
A
1674-831X(2017)04-0034-07
2017-04-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17)
周正怀(1967-),男,湖南邵阳人,长沙师范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李科生(1982-),男,湖南涟源人,贵州民族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艺术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