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里的敦煌
2017-10-10杨乃运
杨乃运
难得到外地走走逛逛了,若有机会出去,我必到当地的文玩市场溜几趟,在敦煌就是这样。敦煌最先吸引我的,是沙漠玫瑰石。还有一种石,类似于沙漠玫瑰石,但又绝不是玫瑰石,它们有沙漠特色,奇特、漂亮,又从来没见过,挺吸引我的。逛心就更强,不仅自已逛,还拉着同行的伙伴一起逛,逛深了,发现就更多。好多见过的天然石有着那里独特的风貌,工艺性文玩,更是敦煌味十足,地域文化特色浓郁而且古远,一种种一件件把我带入过往的时代,而其最鲜明的文化色彩,则为汉唐风格。
永不凋谢的玫瑰
还是先说说沙漠玫瑰吧。
我是在鸣沙山风景区大门外停车场周围的工艺品市场货摊儿上见到沙漠玫瑰石的。敦煌是被大戈壁、三危山、祁连山、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围峙的绿洲,夏、商、周时期便已开发建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中西贸易往来频繁,古人常常在诗赋中吟诵的玉门关、阳关就在境内,工艺礼品带着鲜明浓烈的地域文化特色虽然在意料之中,但视觉和心灵还是被强烈冲击了一下。譬如说摊位上各种材料做的骆驼,大大小小,成阵成列,如同微缩的骆驼兵团,你不震惊都不可能。女性头上戴的纱巾,各种颜色,各种图案,各种款式,挂着的已不是招摇的旗帜,而是连摊成巷的帐幔。沙漠地带风多沙多,纱巾不仅是地方特色,还是在这里的生活必须品,不用摊主苦劝你就已动了心思满头“工艺”着了。只是苦了男同胞。药材不是工艺品,但它们是特产。沙漠玫瑰石数量并不多,不是摊摊都有,属于珍稀品种的缘故吧。它们基本是天然形态,未被“工艺”过的,却比“工艺”了还夺人眼目。一块玫瑰石就是一朵玫瑰,几块粘连在一起的就是一束玫瑰,天工雕琢而成,令人匪夷所思。形态可分为单体的,联体的;枝状的,丛状的。颜色有灰白,有蜡黄,有褐色,有朱红等等。它是有瓣的,玫瑰盛开时的样子,却无叶无刺,这是永远也不会枯萎的玟瑰花,但体质差,看上去很脆弱,没有真玫瑰的柔韧鲜嫩,缺津缺水地干涩,有硬度又硬得不够刚强坚实,随时都能化成粉似的。还有杂质,瓣中间能看到细沙。它不会开败,但会被时刻担心着一不小心碰碎,需小心翼翼地呵护。因为太酷似玫瑰,是大自然赐予的像生石,无论单瓣还是群簇,无论柱立还是横卧都有形神上的夺人之处才被喜爱藏石者看好,作为摆设作为珍玩放在家里;因为太像玫瑰又不会败谢,而被人类赋予了和玫瑰一样的文化内涵,用它替代玫瑰作为互诉衷肠表达爱情的礼物,它是另一种玫瑰,是不是玫瑰的玫瑰,是能传达永恒不变之意的玫瑰。
因此,西方的情人节时,凡有它存在的地方,它必然的就成为情人间互诉衷肠表达爱意的重要信物之一。世界上没有完美,爱情也一样,它缺乏鲜活,缺乏生命的激情,缺乏抗击意外挫折和风险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乏就成为一种警示,一种告诫:永恒是相对的,只有双方的精心呵护才能保持永恒。但人们并不因此而忽略而忘记它的一种品性:不屈不挠中,勇敢而富有耐力的抗争越遭受打击就越美;它是生长在大戈壁中生长在大沙漠中,它展示给我们的美颜是经历几万年几十万年上百万年甚至亿年才形成的,风沙雨雪酷日严冰是它的美容师,因此它才珍贵才稀有。有人说它是植物的化石,是植物石化的结晶体。有人说,它诞生于古河床之中,大多系火山岩浆冷却后经过长期的自然变迁和日晒风蚀形成。有人说它是石英沙经历了千万年凝结而成。不管它的前身究竟是什么,它生长在恶劣环境中是肯定的,它经历过异常的磨折和苦难是肯定的,它是千姿百态瑰丽神奇的石中花是肯定的。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美,这才是重要的。它在艰忍在苦难中成为美的化身,爱的天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
敦煌市中心有个夜市,在游客中名气很大,导游未必会安排时间带你去,但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跟你说一说。我是自己抽空去的,利用午休时间。
敦煌不算个大的城市,我从党河边下榻的饭店步行到夜市,也就用了20来分钟,还是一边走一边逛着街景过去的。看到了夜市街口的过街楼稍稍有些激动,这座城市在旅游化古典化,用于旅游接待的饭店不仅多了而且分布密集,外型设计多古典建筑元素。夜市大门用古典过街搂的形式,似乎不多见。楼是黄琉璃瓦歇山顶的八柱亭廊,上面可穿行下面也可穿行,只不过穿行的方向不同,呈十字态。穿行在居高跨街的亭廊里时可望景,是俯瞰夜市街和街门前那条与夜市街形成丁字形的大道,街两侧的建筑群落也尽收眼底。居下望景则是望这座古香古色雕梁彩画红漆大柱的过街楼和以楼门为画框的夜市街景。再说,该睡午觉不睡,开动11号的目的不就是奔这里么!敦煌夜市街已经到了。对街市没抱太大希望,太阳明晃晃的,夜市日间的萧条在情理之中,否则叫什么夜市呢!入了街却有点小意外,街头的货摊不仅货品齐全,而且在营业状态,摊儿分成三列,卖的是干果,是各种葡萄干、各种其他水果干。砍价买了些葡萄干。向丝路深处走去后才知道这里的葡萄干便宜,恨自己买少了。奔夜市街主要是为文玩,为工艺品。文玩摊大部分都没有上货,空着,也有正在卖的。夜光杯是显眼的商品,摊儿上有卖,店里也有卖,大小不一,样式也丰富,高脚杯、平底杯、啤酒杯、微型杯。微型杯就是极小极小,小到只能称盅。还有盖碗、茶具、酒壶;还有仿古的爵杯、凤杯、牛头觥、觞、双凤杯、双龙海棠杯之类。一律透光的墨绿色,近似翡翠。
夜光杯是酒泉的名特产。敦煌隶属酒泉市,敦煌和酒泉相距不远,文玩市场上多夜光杯理所当然。夜光杯有名,是因为它的特色,酒倒進杯中满而不溢,在月光下盈盈发光,奇特而美观,那美主要不是美在造型和器物本身的色泽,而是美在月光下酒色与杯色的色变、色感。夜光杯有名,还因为唐代诗人王翰的那首绝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争战几人回。”如果你熟知这首《凉州词》而不知夜光杯为何物,到酒泉,到敦煌也就知道了。王翰在唐代诗人中名气比之李白、杜甫、王维等差得多,厚厚的《唐诗鉴赏词典》中,别人名下选了多首,他却仅选了这一首。但《唐诗三百首》中他的这首也是入选了的。你可能不知王翰是何等人,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豪饮场面,大漠沙场壮怀奔放之情,熟读过唐诗的人就不会陌生。为“西出阳关无故人”而牵引来的游客几乎没有不寻访夜光杯的。我算是故地重游了,此次来敦煌之前,我既来过敦煌也到过酒泉,在酒泉参观过生产夜光杯的工厂,也游览过夜光杯的展卖厅,听导购员讲过夜光杯的故事与传说,但眼下,对夜光杯还是充满好奇和疑问,譬如它的用料。解读王翰《凉州词》的专家们有说他指的夜光杯为白玉夜光杯,玉产自和田,因杯易碎才把和田白玉运到酒泉来做夜光杯,而此种杯有了王母娘娘时就有了,至少那是西周时代吧。我未从诗中读出这样的背景。说夜光杯用的是祁连玉,这是肯定的,我们现在从市场上看到的夜光杯都是祁连山玉制作的。祁连山产玉,从颜色上说有墨玉、碧玉、黄玉等等,都可用来做夜光杯,其纹饰是天然形成的,制成的杯有耐高温抗严寒的特点,烫酒不爆不裂,天寒地冻时不冻不炸,斟上酒不变色味更浓。可祁连山玉是近代、当代才作为夜光杯用料的,还是从汉时唐时就开始作为夜光杯用料的?怎么发现祁连玉夜光杯有夜光的效果?祁连玉夜光杯与传说中西域胡人进贡的夜光杯有何异同?到底有没有过白玉胡人夜光杯?endprint
夜光杯既然是玉做的,又经过20多道工序才能成型,自然是稀缺而珍贵的。它实用性强,更是欣赏、馈赠、收藏的佳品。
玛瑙石和胡杨木工艺品
日间的夜市,最引我注目的还是石材的文玩。一个山东的老太太,夜市街一家店的店主,非常好客,爱聊天,您要想拍照片,她家店里的商品随便照,加点儿小心别碰着就行。主要卖的是葫芦和石头。她家的石头在夜市街上算极品,大漠风砺石、沙漠玫瑰石算是当地产的特色石。陨石天外来客搞不清是真陨石还是假陨石,如何验证它来自外太空?硅化木石在丝路上比内地丰富,乍一看像钟乳石,细细看钟乳石的特征被一一筛去,木的特征越看越明显,抛光打过蜡,油亮亮的坚硬石柱木纹累累,条块错列。胡杨木化石我是头一次见,它更是大漠特产,来自塔克拉玛干,是石,但比硅化木石更多地保留了木的本真形态。有两种我无论如何也猜不透它们是什么石。有一块观赏石像木棍拼粘起来的,短棍成簇,风情万种,那粗糙而短的棍在告诉我它是风砺石的一种,但那完全的棍拼态是如何形成的怎么也琢磨不透。石块风化而成,还是木棍石化的结果?石块怎么风化成棍群,棍群怎么石化成化石都是不好想象的。另一种是掏膛成器物状,是石毫无疑问,只是那外皮规则有序地列满近圆形的深浅不一的黄色石片,如同铠甲,它是如何形成的?石皮很薄,中间的空腔像人工又非人工,往人工上想又觉费力不讨好,往天然形成上想又觉匪夷所思。自然界的奇事奇物颇多,想想菊花石、玫瑰石、鹗头石也就释然了。那块像圆圆的热带观赏鱼的石块是天外来客?底色黑灰,石上的图案像地图,还有眼睛。若是此地原有之物,当是河磨石,只是这石类太稀有。
玛瑙石在北京也常见,不常见的是一种外灰内白的玛瑙石,套层结构。不常见的是不同颜色的花色玛瑙石,以灰、白、红相间,蛋青与黄色相间的为主,色块不规则,肯定天然,非人工所为。在另一个摊位看到玛瑙石时我立即停下了脚步。这个摊位也有店。我没有看到过色彩如此斑斓的玛瑙,动了心,决定买几块。块稍大一些的人家出价就二百五,我心想你才二百五呢!朝50元一块上砍,砍了近半个小时才砍到100元150元成交,买了4块。我的锲而不舍让女摊主认定我是她刀案上被宰的鱼。反正不是二百五了,高高兴兴包了,赶回到饭店已到了吃晚饭的点儿。拿出一块向室友显摆,鼓捣他也去夜市逛逛。
玛瑙的产地很多,在国内,河南、湖北、安徽、陕西、四川、云南、浙江、辽宁都有出产,新疆、甘肃也是出产的,摊主说了一个甘肃的地名,觉得是在买当地特产了。我喜欢天然的观赏石,在江西的三清山上曾买过一块玛瑙石片,很薄,花了50元。与玛瑙石片比,我买的玛瑙石块也算不上贵了。
团体的晚餐有团友没有随团吃,他们跑到夜市去吃地方风味儿烤黄面了。敦煌夜市分三大块:土特产、工艺文玩、地方美食。我的旅游同伴也经不住诱惑,丰盛的如同宴会的晚餐一吃完就朝夜市走,说在夜市碰到没吃团餐的团友就狠狠气气他们。敦煌的黄面再有名又怎能與筵席上的风味大餐比呢!
夜间的敦煌夜市街与日间相比,完全换了一个模样,华灯霓彩中,街上除了供通行的窄道已无任何一块空地,文玩的货摊全都布满了商品,还有新的文玩摊、文玩货车挤进来,文玩门市也都开了门,通道人挤人,同伴间不紧着招呼,瞬间就会走丢。货摊上店铺里又有很多未曾见过的古玩和新旧工艺品,铁壶、老玉、木发簪、木蛤蟆、木笔筒、木杯垫、木雕像、木葫芦、木雕盒、木雕碗、木烟嘴、木印章……木印章是最受欢迎的?摊位多,围着观赏选购的人也多。大多是有雕刻师现场雕刻的,你只要选中了印章款式,提出要求,有点耐心,肯等候,你就可看到自己的名字是怎样一刀一刀刻到章料上,刻成印信的。也有现成的印章,那是闲章,飞天、佛像、骆驼、篆书的名言绝句等。价格按章坯的大小长短粗细分了好几等,但总体上感觉很便宜,40元连料带刻,就可以拿到一枚很中意的了,想选再便宜点儿的,20元的也有。选更精致,价格贵一点的当然让刻印师更高兴。北京游客最好是就地刻,把刻好的印章带回京。北京找雕刻印章的师傅,一般都是按字算费用,仅刻字,最低也要超过百元了。看着一位师傅细细地聚精会神地刻,问他这章料是什么木的,他说是胡杨,我立即想到这里的木雕工艺品大多都该是胡杨木的。胡杨木是就地取材,方便;当地气候干燥,胡杨木料不易变形,质量上有保证。再往下逛就留了心,发现胡杨木在工艺品制作上真的是用途广泛,根雕、佛像、镇尺、笔筒、木板雕刻画、木葫芦等等。冲着是当地产的胡杨木制作的工艺品,你也不能不动心啊!带回来是个纪念呢,尤其敦煌飞天、莫高窟壁画作品,从料到题材内容都是浓浓的敦煌文化特色。
博物馆文玩超市
敦煌市有个敦煌博物馆,它的一层大厅是个巨大的工艺品超市,在里面随便逛,还有沙发供休息。如果说,夜市和景区的集贸式文玩市场是民间文玩市场的代表,那在这个超市里,则是高端特色了,经营者可能是大的公司,它代表着的则是城市形象。这里的文玩与夜市和景区市场的不同,有同类的,如夜光杯,但却是特别上档次的更精致更华美的高端夜光杯,不仅有墨绿色的,还有白玉做的纯白色的。集贸式的市场上很难见到的文物级别的物件这里也出现了,它们可能是从民间收集上来的,也可能是仿制的,但年代感、时间感很强,一看就不是现在的家用瓷器。唐三彩等器物,不会是出土文物,但却是唐代盛行的工艺品,是唐代仕女、乐伎,是胡人乐师,是骏马,还是骆驼,都彰显着唐代文化的风采。玉制、骨制、陶制、铜制的飞天、佛像、罗汉、力士、兽首人身像、带翼神兽、灯具、车马,虽是当代工艺,但造型和题材都属于历史;瓷画、木刻画,是大漠风光,是莫高窟壁画,是飞天,都标示着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是敦煌的特有文化符号。还有一部分奇石,说是件件精品,毫不为过。标注为呜沙山月牙泉的鹅卯形观赏石通体以红色为主,间有白条纹白色块,居中一小块图案是半圆形白边包着红色块,红色块中有一小小的红心白块,又紧挨不规则白色块,白色块弥散的范围很大,由此联想到呜沙山月牙泉很贴切,但从整块石的石纹石色看也只有敦煌人才做此联想,它的天然图案有峻崖雪山的感觉,又红玛瑙石一样,实是石中难觅的稀奇瑰宝。还有一块石,你都不知它是怎么长的,活脱就是一只大癞蛤蟆,满身疙瘩肉,身形、嘴形、颜色、神态,任何人看了都不会误解。这可是大财神爷。雅丹风砺石是白色晶状体,不大一块却干峰万壑;双鸳鸯石通体翠色,都是石中奇品。一块竖立的椭圆形石乳白的底色本身就多了不少的色彩变化,又有红色的流体浸入,是天宇的彩霞还是湖中的赤岛?这颜色是怎么生成的?它是党河水磨石还是黄河水磨石?费力的猜想中多少幸福的浆汁灌入心田。
我还是喜欢看唐三彩作品。唐三彩为唐代盛行的彩陶。它不只三色,其釉彩黄、绿、白、褐、蓝、黑、紫均有,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唐三彩是在1905年洛阳唐墓出土文物中被发现的,经研究,它的产地以洛阳和长安为主,烧制技艺那之前已失传,经过百年研制恢复,现在的烧造技艺已胜于唐。我大量地见到唐三彩是在洛阳一届牡丹节期间,而在敦煌所见,印象深刻的是它的丝路文化色彩。唐朝是强大而开放的,与西域贸易与政治往来频繁,骆驼上的胡人形象蕴含着太多的文化内涵。中亚的文化艺术,少数民族的舞蹈音乐,印度的佛教艺术,通过丝绸之路不断传入并渗入唐三彩作品就是明证。它们不是创新作品,而是根据出土文物仿造的。唐三彩马也不是一般的马,注重形态和性格,是盛唐文化的重要表现。敦煌博物馆文化超市里的唐三彩在帮助我们走回丝绸之路上的盛唐和盛唐时的敦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