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并发心包积液的可行性分析

2017-10-10梁梅

医学信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快速心律失常可行性

梁梅

摘要:目的 探析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并发心包积液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快速心律失常并发心包积液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药物控制,同时给予射频导管消融术进行根本性的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进行不同部位的手术治疗方式后,实验组患者各个不同部位的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也各不相同,经比较显示,具有一定的统计差异性(P<0.05)。结论 在临床中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的临床价值较显著,有效的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信赖和选择的一种治疗方式。

关键词:射频导管消融术;快速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541.7;R54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0-0178-02

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在临床中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引起该疾病的原因较多,如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在病情发展后期均会引起心律失常现象[1],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心悸、胸闷等,病情进一步恶化,可引起心功能不全程度加重,心动过度性心肌病,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该疾病是临床较难控制和治愈的疾病情况,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射频导管消融术在临床心脑血管科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该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心脏病学以及电生理性病学的发展[2]。在本文的研究中,就该疾病合并有心包积液给予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治疗优势进行研究与分析,数据结果统计做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快速心律失常并发心包积液的5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2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2∶13,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5±1.7)岁。其中有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12例,房性心动过速患者8例,右心室心动过速患者5例,各小组的上述资料对比中显示,差异均不明显(P>0.05),可比性一致。排除标准:所有患者有精神、意识以及其它的心脑血管疾病。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过我院护理委员会批准以及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自愿; 主要的临床特征均表现为心悸、昏厥、头晕等症状,个别患者还会出现黑朦现象; 均符合快速心率失常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药物控制,同时再给予不同部位的射频导管消融术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2.1先进行电生理检查 行手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至少6个半衰期以上,然后再在右心房以及希氏束(His束)部位放置常规的6F4极标电极,在右心室尖部放置10极冠状静脉窦电极或6F4电极,进行测标判断,最后进行各个部位消融[3]。

1.2.2右侧旁道消融 从右股静脉穿刺插入消融电极,并在左前斜位向下旋转45°透视后至三尖瓣环心房侧再次进行电极标测,若不能够完全消融,可以在必要时使用SWARTZ鞘管进行加强支撑。

1.2.3 左侧旁道消融 从右股动脉进行穿剌,并注入肝素化(初次剂量50 U/kg,持续追加1000 U/h)。然后再插入消融导管,在右前位向下旋转30°到达二尖辫环心室侧,在电极测标的冠状静脉窦位置,在向左前旋转45°透视进行补充。

1.2.4 His束旁道以及后间隔旁道消融 在右股静脉出穿刺插入消融电极,并在右前斜位向下旋转30°进行透视后再送至His束、后间隔旁道等附近,最后送至冠状窦内部,进行细致的测标消融。

1.3观察指标

不同部位的手术消融治疗后,观察各小组患者不同部位的临床治疗的成功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16.0版进行本次实验所研究的数据处理,计数为治疗效果,以[n(%)]表示,采用?字2检验,统计指标存在差异(P<0.05),并纳入了统计学范畴。

2结果

经消融手术治疗方式后,各个疾病类型消融效果不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2例(100.00%),房性心动过速7例(87.50%),右心室心动过速4例(80.00%),经比较后,临床数据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

3讨论

快速心律失常是一类病情发展变化较快的疾病,患者主要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导致心肌细胞出现缺血坏死,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4]。因此,在临床中要及时的进行救治,所以对于该疾病的患者抢救时间更是不容耽误。在临床中治疗该疾病主要采用药物控制症状,常见药物包括利多卡因以及胺碘酮,但由于只能控制症状,容易复发,所以,在临床中正在探究其根本性的治疗方法。据有关研究表明,射频导管消融术是近几年来治疗心律失常取得的最大的研究成果。通过该手术方式,对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旁道以及心房扑动的首次消融成功率较高,据报道显示可达到95%以上[5]。在进行手术前,先进行电生理检查,明确的反映各个部位的病理特点,再进行消融,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该手术方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甚至症状消失,而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文献报道,射频导管消融术并发症主要包括血气胸、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心包积液等,极少部分患者可见严重并发症,如第3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食管瘘、迷走神经发射等。而并发症的发生与导管消融病灶位置与類型关系密切,比如仅有心房颤动患者出现肺静脉狭窄/栓塞以及心房食管瘘等并发症,但几乎所有类型的心律失常均可并发心包积液,据文献报道,导管消融术后发生心包填塞患者数量占总数的0.10%~6.00%,但一旦发生心包填塞/积液,需早期识别,立即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死亡风险,因此如何在发病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导管消融术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数小时内出现呼吸障碍、胸闷及胸痛、烦躁不安等症状,或可见、汗出淋漓、心率过快、收缩压脉压差<90~30 mmHg等体征时,加快输液速度仍然无法缓解上述临床表现时,可判断为高度疑似心包填塞/积液诊断。笔者认为,无论是何种类型心律失常,在开展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时及治疗后均需警惕心包填塞/积液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就目前而言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的临床价值较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是值得患者信赖和选择的一种治疗方式,但需警惕心包填塞/积液发生风险,一旦发生,需立即积极补液,并紧急心包穿刺,并进行引流。

参考文献:

[1]盛晓东,高顺忠,范韬,等.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200例回顾分析[J].心电学杂志,2004,15(02):82-83.

[2]马长生,董建增,刘旭,等.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原因分析[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12(05):9-13.

[3]王玉堂,闫俊瑾,单兆亮,等.全军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资料总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22(04):332-334.

[4]岳振强,高峰杰,王卫华.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00例[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18(05):287.

[5]宋治远,何国祥,迟路湘,等.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体会[J].重庆医学,2001,16(03):237-238.

编辑/高章利endprint

猜你喜欢

快速心律失常可行性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100例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