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幼机构学龄前儿童前牙反牙合患病率的分析

2017-10-10关小菊肖林王萍

医学信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患病率

关小菊 肖林 王萍

摘要:目的 分析天津市3~6岁学龄前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患病率,指导开展防治工作。方法 将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监测的18个区县的幼儿园,每年2万左右3~6岁学龄前儿童连续5年(2011~2015年)的检查的反牙合人数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2011~2015每年反牙合患病率均在4%左右,各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三个年龄组之间以3~4岁患病率最高,5~6岁年龄组最低。结论 反牙合畸形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纠正口腔不良习惯,早发现早矫治。

关键词:乳牙反牙合;学龄前儿童;患病率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0-0077-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3~6 years old children in Tianjin city of deciduous crossbite prevalence,the guidance to carry out prevention work.Methods 18 counties of Tianjin city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center to monitor the kindergarten,about 20 thousand per year in children aged 3~6 years old for 5 consecutive years(2011~2015 years)crossbite the number of inspection data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analysis.Results 2011~2015 year crossbite prevalence rate of around 4%,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years;between the three age groups were 3~4 years old was the highest,the 5~6 age group was the lowest.Conclusion Crossbite deformity is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aspects of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ults,should strengthen the regular oral examin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early correct oral habits,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Key words:Deciduous teeth;Preschool children;Prevalence

乳前牙反牙合是一種儿童较为常见的牙颌畸形,它是由于家族遗传、喂养姿势不当、口腔不良习惯未得到及时纠正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可以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影响面下1/3的生长,引起口齿不清、自卑的心理等。如能做到早期的口腔保健知识宣教,指导家长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喂养行为控制,进行预防和阻断性矫治,可降低早期反牙合的发生,或预测错颌的程度。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纵向分析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监测园所2011~2015年3~6岁学龄前儿童反牙合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发展趋势以利于开展防治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监测园所连续五年3~6岁学龄前儿童的查体数据。

1.2方法

以个别正常颌为标准,由口腔专业医师在自然光线下检查儿童在正中颌位时的上下牙列覆合覆盖关系并记录。分析研究连续五年的检查数据资料。

1.3数据处理

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011年查体16233人,反牙合632人,患病率3.06%;2012年18435人,反牙合819人,患病率4.44%;2013年19038人,反牙合774人,患病率4.07%;2014年20651人,反牙合632人,患病率3.06%;2015年22020人,反牙合864人,患病率3.92%(每年均为3~6岁年龄段,<3岁和>6岁的儿童数据未被录用)各年之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年龄组之间以3~4岁患病率最高,5~6岁年龄组最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3 讨论

3.1乳牙反牙合患病率的分析

此次研究纵向观察连续五年3~6岁学龄前儿童的反牙合患病率,样本量比较大。连续五年各个年龄组之间患病率不同,4~5岁年龄组患病率低于3~4岁年龄组,5~6岁年龄组又低于4~5岁年龄组,此结果可能与每年春季查体回诊治疗矫正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矫治的孩子越多,故表现出的患病率就随之降低。

3.2反牙合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乳牙反牙合多以牙性-功能性反牙合为主,其病因多为不良习惯,乳尖牙磨耗不足,遗传等。牙性-功能性反牙合机制[1]为:下颌骨的整体前移,髁突在关节窝内的前移位导致关节前间隙变小,后间隙增大,当从开口位咬合至上下颌第一接触点时,形成早接触被迫使下颌避开干扰而近中前伸位,长期得不到纠正势必导致颞下颌关节的改建而向骨性反牙合发展[2],因此乳牙反牙合矫治是必须的,不容忽视。乳牙期患儿在颌建立后,3~5岁为最佳矫治年龄。有研究证实[3],乳牙受到正畸力对恒牙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乳牙受力后,恒牙胚所处的流体静力平衡被打破,恒牙胚的牙囊受到流体静压力后在牙槽骨中可以移动。因此,乳牙反牙合的矫治对于预防恒牙再度出现反牙合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endprint

反牙合畸形的发生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属于多基因遗传模式,其病因复杂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影响因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4],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良喂养方式是导致乳牙反牙合畸形的重要危险因素,一是奶瓶放置不当,当奶瓶位置过高,易压迫上颌前部,影响上颌的生长发育,二是平卧的哺乳姿势和婴儿的吮吸动作,亦引起下颌前伸习惯。咬上唇亦是反牙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3.3乳牙反牙合的防治

3.3.1加强宣传 应加强儿童预防保健工作[5],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引起社会家长及儿童的重视,应该定期到幼儿园做一些宣教工作,鼓励孩子们经常吃一些较硬或较为粗糙的食物,另外,我们应该经常在报纸或媒体上作一些口腔错颌畸形方面知识的宣传,建议家长们定期带孩子去做口腔检查和治疗。

3.3.2建立幼儿园-家长-保健机构转诊反饋机制 我中心每年3~5月份会到天津市内六区及郊区监测园所对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填写回诊单,并由幼儿园向家长发放,告知其口腔问题并来我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治疗后回执单再交回幼儿园。对于反牙合的孩子,要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进一步从遗传和不良习惯等方面分析病因,以指导今后的预防保健工作,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期纠正口腔不良习惯,及时对症治疗,以免错过矫治时机,增加治疗的难度。

3.3.3治疗效果——定期随访

发现明显反牙合者采用双曲舌簧矫治器治疗,最佳矫正时期为3~5岁,矫治疗程3个月左右。并定期复查随访,对复发率进行进一步研究观察,这也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郝凤花,林维龙.乳牙反牙合畸形268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7):2637.

[2]姚金丹,吴梓齐,牟胤赫,等.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J].心理医生,2015(2):64-66.

[3]孙嫱.乳牙列前牙反牙合的矫治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5):882-883.

[4]杨涛,李毅,吴晓光,等.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476-3477.

[5]周志斐,沈舒宁,刘芬,等.陕西西安市2235名学龄前儿童乳牙列错合畸形发病情况调查[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0):1899.编辑/王海静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295例住院心脑血管病患者甲状腺疾病患病率的分析
咸安区10~16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