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民俗文化的影视化表达路径论略

2017-10-10郭勋亚

戏剧之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符码

郭勋亚

【摘 要】视觉时代,民俗文化依托影视艺术优势寻求发展路径,以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逐渐成为一大趋势。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出发,以陕西2016年出品的民俗影视化表达颇具典型意义的影片《百鸟朝凤》和《老腔》为文本,从陕西民俗符码选取与影视叙事技巧设置等方面着手,深入透视陕西民俗文化与影视艺术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陕西民俗;符码;影视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7-0094-02

随着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影视剧作为当前发展相对成熟的传播形式,受到不同领域宣传自身形象、扩大传播范围的青睐。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人类文明成果之一,凭借影视艺术的传播优势寻求发展路径,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渗透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成为趋势。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对陕西民俗文化在当前影视剧中的传播符码及双方合作共赢做深入的透视。

一、陕西民俗影视化表达的文本选取

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文化,民俗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其他文化进行着相互的交流与传播[1]。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炎黄故里”,黄土高原哺育了中华儿女的先祖,这里还曾经是十多个朝代的都城,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陕西的民俗文化特点鲜明,历史悠远。新时期以来,表现陕西民俗文化的影视作品也是佳作频出,影视剧在一定程度上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平台。

本文将影视文本定位到陕西2016年播出的有影响力的两部电影《百鸟朝凤》与《老腔》。《百鸟朝凤》由第四代导演吴天明执导,讲述了两代人为了民间艺术唢呐的传承产生的师徒情,表达了导演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眷恋与传承问题的思考。电影以“吹唢呐”为主线,实则表达在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盛行的今天,面对新型传播媒介及现代艺术冲击,民众应对传统民俗文化秉持何种态度,传统文化如何寻找发展途径。

《老腔》是国内第一部以陕西民俗老腔艺术为题材的电影,由陕西本土导演高峰执导,影片以展现老腔艺术的传承困境为主线,以华阴著名老腔艺术家王振中人生经历为原型,讲述了几代人对老腔艺术的执着坚守,影片还穿插了三个年轻人之间曲折回环的爱情纠葛,民俗文化与人性碰撞让影片更有可看性。

《百鸟朝凤》与《老腔》同属弘扬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瑰宝的题材,一个是“师”与“教”的视角,一个是“徒”与“学”的角度,二者串联起来看,就是一个完整的师承关系,将传统民俗文化在时代潮流中的际遇展露得清楚明了。

二、陕西民俗符码与影视叙事技巧

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日内瓦大学讲学时建议要建立一种研究社会中符号作用的科学——符号学,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研究,符号学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之一,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艺术领域。符号的创造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前提,文化的形式需要借助符号才能得以表现,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必须依靠符号的转换和传播。《百年朝凤》与《老腔》作为民俗文化影视化的优秀之作,对民俗符码的运用恰到好处。

(一)民俗符码展现关中立体式图景。《百鸟朝凤》与《老腔》主要以陕西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唢呐和老腔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唢呐与老腔符号在片中多次出现,成为民俗符码的主体与核心元素。除此之外,两部剧中分别多处表现了关中其他经典的民俗文化,《百年朝凤》中的陕西民居、语言习俗、老百姓服饰、参与社会生产的纺线、割麦子及婚丧嫁娶都有展示;《老腔》中除了醇正的黄土地上那一声声呐喊与呼唤的老腔,还包括关中经典民俗皮影、木偶、糖画等。导演用真实全面的民俗符码塑造出立体化的关中地域图景,既是在讲故事,又是在建立民族志式资料库。

(二)影视叙事善用象征与隐喻。影视剧是镜头、画面、台词、配乐有机配合的综合艺术,导演的拍摄功力离不开对视听语言敏锐、独特的运用。这两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但善用象征和隐喻是一大看点,以《老腔》为例,影片伊始,导演将场景设置在滚滚黄河边,赤膊的船工奋力拉动着纤绳,这个镜头就带有很强的象征与隐喻意味,在时代发展的洪流激荡下,老腔艺术犹如举步维艰的大船,船工就像剧中主人公白毛一样,用尽个人平生之力担起了传承老腔的责任。片中用来隐喻的滔滔黄河与赤身船工都是主人公所处环境的景物,出现得非常自然,却是主观设计和精心选择的结果,为整部电影定下基调,既带有浓烈的地域色彩,又象征着老腔艺术前行不止。

两部片子除过以上所言的叙事技巧,其他方面诸如故事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塑造、主题立意的选择、配乐的精准、节奏的把控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真正实现了文化追寻与传播技术的有机结合与彼此成就。

三、陕西民俗文化影视化发展路径探微

“电影的民俗化已成为全球化语境中(下接第96页)民族电影拓展生存空间的文化战略。另一方面,影视也在对民俗进行艺术整合,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欲求,同时也使自身的审美特性发生了变化。”[2]无论是《百鸟朝凤》还是《老腔》,影片向大众讲述了一批陕西民间艺人在传统的民俗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历史遭际与个人抉择,作为中国电影市场上此类题材较为少见的艺术佳作,它们有值得借鉴的方面。

(一)艺术特质饱含民族色彩与人文价值。《百鸟朝凤》与《老腔》最明显的艺术特质离不开民族性和人文性。民族性包含的内容庞杂多样,民众的个性气质是重要的方面。两部片子尽管故事搭建完全不同,但主角的人物形象塑造有相似的关键词,准确诠释了陕西民众憨厚、耿直、倔强、善良的一面。《百鸟朝凤》中的师傅焦三爷黑脸冷面,但对那个能在唢呐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的徒弟教授技艺毫无保留;《老腔》中三个年轻人之间尽管有情感冲突,但邵晓华、小凤和白毛用善良、隐忍和宽厚维持了自始至终不变的情感,一家人同心同德,为传承老腔艺术奉献着一己之力。

两部电影在情感的定位上有不同选择,一个重师生情,一个铭父子情、兄弟情、男女情,剖开情感的外壳,这两部电影人文价值都离不开“仁义”二字。《老腔》更是借剧中人物之口直接点明了老腔几千年唱的就是“仁义”二字,这既是老腔艺术的精髓,也是这两部片子传递、弘扬的人文价值。

(二)生动饱满的叙事消解了形式化危险。探究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这个主题决定了《百鸟朝凤》与《老腔》是一部符号电影,围绕影片最核心的艺术符号元素,少不了地域、历史、传统、政治这些宏大的话语体系,导演只有巧妙设置故事情节,挑选合适的演员并指导其尽量尊重民间艺人实际,通过纯熟的导演手法,才能消解主题先行引发的形式化危险。《白鸟朝凤》中的焦三爷由著名演员陶泽如扮演,其精湛的演技获得了受众一致的认可,作为电影主角的游天鸣凭借倔强不屈的个性和对唢呐的赤诚之心,历经磨难,用心将唢呐艺术发扬光大,用自身的命运承载唢呐艺术的变迁,电影人物形象真实丰满,个性鲜明;《老腔》的故事设置则更为复杂,它通过邵家、葛家两辈人及小华、小凤、白毛三个年轻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勾勒老腔艺术承袭过程中的阻碍与矛盾。《老腔》影视叙事生动饱满,导演善于设置悬念,埋设伏笔,使得整部电影情节流畅连贯,结尾又出人意料、合乎情理,积极调动了观众的好奇心,全身心投入到电影创设的情境中去。

2016年是陕西民俗影视化传播值得记忆的一年,这两部颇有影响的作品见证了陕西传统的民间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重视的现实,这也正是陕西本土文化良性发展的体现。对这两部作品的梳理,有利于总结经验,为未来陕西民俗文化的影视化表达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路径。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申载春.民俗的影視整合及审美价值[J].山西师大学报,2003(1).

猜你喜欢

符码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的电影符码解读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符码的游戏艺术
符码场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群体记忆与精神符码
试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多重符码
国家市场经济模式:一个封建社会的解读“符码”
伯恩斯坦语言符码理论在少数民族教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