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民族传统体育射弩项目竞技水平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研究①

2017-10-10杨晴王元先李倩杨静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湖北省竞技队伍

杨晴 王元先 李倩 杨静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4)

湖北民族传统体育射弩项目竞技水平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研究①

杨晴 王元先 李倩 杨静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北省射弩项目目前的发展现状、竞技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射弩项目在团队建设方面存在运动员培养机制不完善、专业师资缺乏、资金短缺;在训练比赛方面存在训练方法缺乏科学系统化、参赛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完善射弩项目团队建设及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系统训练方法;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来;增加比赛次数,积累实战经验;可将射弩项目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资金等措施提升湖北省射弩项目竞技水平。

民族传统体育 射弩项目 竞技水平

弩诞生在我国,至少有4000年以上历史,随后虽然弩作为兵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民用方面,却日益活跃。新中国成立后,射弩项目也开始成为人们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传统体育活动;20世纪80年代,射弩开始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使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更大范围的发展,不仅成为狩猎、娱乐和射击运动使用的器械,深受广大狩猎爱好者和射击运动员的青睐,而且有的国家还将它作为特种警察的特殊装备。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存在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灵魂的体现,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与外来文化的侵蚀,如何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性与发展间的协调,把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下去,值得我们深思。

1 湖北省射弩项目的发展与竞技水平现状

1.1 湖北射弩项目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由于自然地理原因,湖北省射弩项目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起初只在恩施州一所中学作为试验性项目训练,范围、规模小、普及程度较低,属于新兴项目。发展阶段,随后武汉商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等单位陆续组织开展了射弩项目的训练;于2011年中南民族大学在湖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的支持下也加入到射弩项目建设中来;2013年省民委决定将射弩项目纳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参赛项目,分为男、女站姿、跪姿及团体混合五个项目;2014年中南民族大学成为湖北省首个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射弩训练示范基地;2015年湖北省第一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射弩调赛。成熟阶段相继参加两次全国性的比赛期间,通过与其他省市地区的参赛队伍进行了交流学习,针对运动员队伍梯队建设、基地管理规章制度的设立、训练方法的完善、建设经费的管理与使用等方面做出了调整,在运动员与教练的不懈努力之下,现如今的射弩训练基地由原来的小规模、秩序混乱、训练不成体系转变为队伍初具规模、管理制度明确、训练科学化。从而促进了湖北省射弩训练基地的规范化建设,为提升竞技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表1 湖北省民运会射弩项目成绩

表2 湖北省省运会湖北省射弩队前六名对比

表3 全运会民族标准弩立姿

表4 全运会民族标准弩跪姿

表5 全运会民族标准弩混合团体

1.2 湖北省射弩项目竞技水平现状,基于湖北省射弩对在第十届湖北省民运会与第十届全运动会与其它省成绩对比

根据表1可知,湖北省目前射弩水平整体处中等偏下,队伍中没有较为突出的成绩。由表2可看出前六名最高成绩差距极小,几环的差距就能决定最后的排名。通过实地对湖北省射弩基地的教练员与运动员交流得知,运动队整体内部水平发展不均,一方面,各男运动员成绩差距较小,而女运动员成绩差距较大,这主要是男运动员心理素质比女运动员稳定,而往往心理素质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成绩的高低与稳定性取决于日积月累的训练与参赛经验的多少,新兴队伍想要位居前列并非易事,唯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积累,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赶上先进队伍的步伐。

从以上表的数据可看出:前八名比赛成绩都很高,差距较小;从获奖团队地区分布来看,大部分优秀队伍均来自西南边远地区;成绩优异的运动队无论男女,在各项比赛中成绩悬殊不大,都较为稳定。通过实地交流访谈得知,首先射弩运动日趋精细化,竞争激烈时,湖北省射弩队起步晚,相对于其它名列前茅的运动员而言,比赛经验少,心理素质差;其次是湖北省自然条件与射弩普及率低,基础相对较弱;团队内部实力存在差异也是影响湖北省运动队整体竞技水平不高的原因。

2 结论与建议

2.1 结论

根据实体调查,发现湖北省射弩运动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运动员培养机制不完善;(2)教练员队伍不健全,目前就只有一个专业指导教练;(3)训练方法科学系统化欠缺;(4)参赛经验不足;(5)经费较少,保障不足。

2.2 建议

(1)扩大优秀后备人才,完善运动员人才队伍培养和管理方案和制度。

(2)强化建设教练员队伍,要加强教练员与其他省市的交流学习。

(3)加强科学技术突破,科学化、体系化的方法来提高训练科学水平。

(4)增加比赛次数,积累实战经验。

(5)市场化运作射弩运动,多方面筹集资金,发挥自己的“造血功能”。

[1]王霞.湖北省射击运动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9):84-85.

[2]石岩.我国射击与射箭运动发展中的热点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4(4):52-55.

[3]王霞.湖北省射击运动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9):84-85.

[4]段永华.苗族射弩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贵州黔西南为例[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G80-32

A

2095-2813(2017)08(c)-017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4.174

杨晴(1991—),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湖北省竞技队伍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大雁的飞行队伍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
还剩多少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