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地方代表剧种述略
2017-10-09唐明华
唐明华
[摘 要]南阳是闻名全国的曲艺之乡、戏曲大市.南阳戏曲文化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她历史悠久,源起楚风汉韵的文化传承,笔者就目前南阳代表剧种做出阐述。
[关键词]南阳;剧种;传承
一、曲剧
曲剧,曾名“高台曲”、“曲子戏”,20世纪50年代改称曲剧。曲剧南阳流派,是在南阳大调曲(鼓子曲)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成果发展形成。各类剧团遍及南阳城乡,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流传广泛,东至许昌、漯河、周口、郑州、开封、山东省及安徽省;北至河北及山西和内蒙;西至陕西、甘肃、青海及新疆;南至湖北、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都有南阳曲剧演员参加的曲剧团体和演出活动。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南阳第一台曲剧在邓县李堂村,正月十六(农历)娘娘庙会时登台演出。演员是邓县城东的大调曲艺人盛长娃(男)、李黑妮(男)、张娃(三弦手)三人组成。演出节目是《王大妈钉缸》。此台曲剧是南阳大调曲俗派把大调曲变为曲剧搬上舞台演出最早的一家。民国初期,南阳地带的曲剧班社甚多,其中有徐庆生(艺名白娃)的安皋曲子班、内乡县师岗曲子科班、邓县白子明班、淅川梁乡阁班、南召李春堂班等。南阳各属县、各乡保村镇、南阳驻军、商会、大商家、富门之家,办有大小不等的曲子戏班一百多个。曲子在南阳地区不分行业,不分阶层,不分城乡,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唱上几句。
曲剧在上世纪30年代形成发展时,出现了一大批名震南阳盆地及周边数县的演员,这一批名噪一时的演员,在曲剧的发展史上,起到了创始和推动作用,使曲剧很快成为南阳地区的一大剧种,河南第二大剧种。
曲剧影响力之大,主要因于:一、其他剧种无法相比的丰富的调门,动人的唱腔。二、唱腔的群众化,人人都能唱几句几段,通俗易学,便于普及。三、演出节目生活化,大都是民间流传的故事,群众熟悉、爱听、爱看。四、音乐的时代化,它结合了时代的节拍,看起来初登台时三五人,如同山野里的小草,但它音乐的时代感,使它有天定的生命力。
二、越调
越调,别称南阳大越调、哭越调、四股弦,兴起于南阳,盛行于南阳,流行于河南大部分地区。鼎盛时期,东至皖西,南至湖北武汉、襄阳,西达陕西商、洛,北至陕南、冀南、晋南地区。越调自南阳辐射各地之后,“音随地改”,形成不同的地域流派。
南阳越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成为现今河南越调两大地域流派中的重要一支,称为“南阳越调”和“下路调”(豫中、豫北地区流行的越调称为“上路调”)。越调源于唐代,淅川县李官桥有碑一通,碑文为明代进士题诗:“乡戏名越调,犹是唐宫曲。”
元末,西峡县七峪村,李坟自然村乡绅李汉办起一个越调戏窝班,招收社会上无业儿童30余人,在家培训,三年一窝。出窝后在豫西、湖北省及陕西边区县演出。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义军进驻南阳各属县,少数艺人给义军试唱了“乱弹”,受到义军欢迎,解除了艺人们误认为义军见人就杀,于是就自动组织起越调剧团,为义军演戏。清季至民国是越调的鼎盛时期,戏班的性质和形式可分为衙门班、公义班、江湖班、科班(窝班)四种。衙门班是官方出钱,任戏主,并派人掌班的戏班。公义班是按越调戏班成立早晚而有排号的班子。江湖班是艺人们自动组织起来的班子。科班是有人出面做戏主,招收社会上儿童及青年,有老师专门教功、教戏,三五月后登台成戏的娃娃班。
民国十六年罗金章越调赴省会开封演出,一月十日,《豫言》报文章有“筱金钩堪可并驾梅郎(梅兰芳)的评语”。从此声振中原。越调戏曲班社在南阳盆地,中原大地蓬勃发展。开创了南阳越调艺术历史的黄金时代。南阳地区所属十余县都有规模不等、形式不同的越调戏班。也有一些演出越调的木偶戏班,多达九十余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由于曲剧的发展和豫剧的增多,越调戏班逐渐减少。时至今日,全市只有社旗越调剧团有演出活动。
南阳越调学戏和教戏的主要特点是学哪个剧种的戏,就把哪个剧种的戏词、动作、唱腔、演奏等全部东西学到手,照原样演出。若是再传授他人,还是原样传授,不做改变。越调演员认为这是戏法,是对先祖的尊敬。
越调戏的唱腔音乐属于既有曲牌,也有板腔的综合体,根据剧本的风格、情节、人物而定用曲牌还是用板腔。传统唱腔有九腔十八调门。传统乐曲有器乐曲牌、词牌、笛牌(唢呐牌)及打击乐牌,共计二百多支曲子。传统的主要伴奏乐器(主弦)为四弦,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多剧团改用短杆坠子。早期唱腔调高为l—D或c,女演员登台后,用1一E或1=F。
越调的演出剧目有500出左右。艺人们把早期传统剧目和清末民初产生的剧目分别称为“正装戏”、“外装戏”。 “正装戏”有老十八本、中十八本、小十八本,共计五十四本名戏。多以历史人物故事为内容,是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为主的“袍带戏”,代表剧目有《文王吃子》、《钟无盐跑马》、《梵王宫》、《秦琼卖马》、《下南唐》、《收姜维》、《战长沙》等。正装戏一般唱词较少,道白较多。“外装戏”多以民间传说、公案传奇,以及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为内容,较多使用“三小”行当(小生、小旦、小丑)。唱词多,道白少,表演有较强的随意性,常用“戏歌”、“戏串”及即兴“活词”。代表剧目如《青龙山》、《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双喜借粮》、《刘公案》。
三、宛梆
宛梆,即南阳梆子,早期称为“西调”、“南陽调”、“乱弹”、“老梆子”。 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明末清初陕西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后,结合南阳民歌小调,乡音俚语,逐渐演变而成的一个戏曲剧种,它基本上保持着河南梆子的早期精华和原始音乐形态,其唱腔优美,风格独特,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其班社都产生于南阳,演员、演奏员绝大部分是本地人,唱腔音乐富于地方特色,发音吐字采用当地韵律,流行地区以南阳为中心,故称为“南阳梆子”。为了区别于其他梆剧,又因南阳简称宛,所以于1959年改称“宛梆”。目前,仅存内乡县一个专业剧团,号称“天下第一团”。
宛梆的兴盛时期是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三十年前后,各县民间的春祈秋报,婚丧嫁娶,多唱宛梆,其流行程度极为普及。到处流传着“扛起锄头上南岗,嘴里哼着梆子腔”、“桃黍(高粱)地里喊乱弹”的民谣。其班社更是星罗棋布,遍及南阳各县,影响较大的班社有南阳城关的白音堂班、十八里岗班、府门外班、高庙李庄班、石桥黄碧班、掘地坪班.社旗泥河班,宛属各县南阳梆子班社多达数十台。
南阳梆子在清朝初期,就以南阳为中心,活动于宛属十三县的城镇山乡,进而东至淮北沙河两岸,西至陕西商洛县,南至湖北襄樊,北至灵宝、卢氏等地。冯继汉《豫剧源流初探》中指出:“道、咸以前,豫南淮北的沙河两岸,普遍流行着南阳梆子”。
四、南阳二簧
汉剧是清代乾、嘉(1736—1820)年间,由流传到湖北的二簧腔和西皮腔相结合,发展形成。继昆曲之后,它是全国流传广泛,影响极大的剧种。
河南与湖北接壤,南阳与襄阳毗邻。汉水的三大支流丹江、白河、唐河皆横贯南阳全境。自古以来,就是两省间南北往来的通衢。汉剧兴起以后,其中的襄河流派,在道光、咸丰(1821——1862)年间,逆三水北上,进入南阳境内,逐渐扎根、繁衍起来,人们称之为汉调二簧或二簧。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南阳境内先后兴办二簧班社六十多个。八国联军于1900年攻陷北京后,淅川县孙都文二簧班曾奉召到西安献演,慈禧太后看后赏赐黄马褂。1923年,唐河县张湾“三”字二簧班在汉口德租界汉剧院演出,“活腿赵庚辛和“帽盖”李三镇以《黄鹤楼》、《康茂才挡将》、《花王擂鼓》等拿手戏,使当地的官商与汉剧界的名流纷纷登台会面,并以苏绣二蟒二靠为赠。
这批名优的出现,把二簧戏在南阳境内的发展推向鼎盛时期。不少村镇庙会,无论春祈秋报,或是祝福还愿,必演二簧戏。一些大户人家,官商子弟、文人雅士,也以唱皮簧为荣。南阳城内的三皇庙、新街口、龙亭门、粮行门、小东关以及城外的钦赐田、石桥镇、赵营不少地方非二簧戏不唱。人们约定俗成,都称二簧戏为“大戏”。民间“一清二簧三越调,梆子班里瞎胡闹”的俗语,至今还在流传。
自五十年代起,保留下来的汉剧团,深入到湖北的襄樊、孝感、黄陂、云梦、武汉以及南阳的不少城镇巡回演出。田汉也于1956年专程到南阳观看乔才茂和瞎老旦的名剧《摸包》、《觀兵书》、《围滩》,并和主要演员共同探讨汉剧艺术。
各个行当的演员,都需要具备唱、做、念、打的硬功夫。但在实践中却各有侧重。大体上,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九夫重在唱、做两功;六仆、十杂重在身段和把子功;八贴必会跷子功;七小唱做念打皆备,故称全才行当;五丑重在会做打上,还特别强调柔功。发声上,末、生、外、丑、夫使用大嗓(本声),净、旦、小、贴、杂使用小嗓(假声)。发音吐字以中州音韵为基础,杂以湖广音韵,同时也吸收不少本地的方言俗语,易为群众接受。唱腔受地方戏曲和民歌小调的影响,男角以字带声,质朴简洁,粗狂豪放;女角柔和婉转,自然流畅。久而久之,自成一体,独有风味,形成了有别于湖北汉剧的南阳地方特色。因此,过去一直被人叫做二簧、土二簧、山二簧,还被称为汉剧的白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