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不足及对策
2017-10-09饶锦叶培发
饶锦+++叶培发
摘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预期教育效果不理想。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的视角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概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型的创新创业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传授给大学生更多的创业知识、创业经验与创业本领,带领大学生更加顺畅地走上创新创业之路,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率。
然而,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以“填鸭式”教学方法和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环节,仅有的实践环节也只是验证性实验,或者让学生到工厂、企业参与简单的劳动和实习,缺乏创新性。因为高职院校没有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氛围、环境、资金和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创新创业需要具备的要素,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缺乏创业的动力和热情,创新观念不强。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
究其原因,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不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在教学、实践和生活等环节渗透创新创业理念。甚至仍有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认为,大学生只要认真学好理论知识,然后按部就班地找工作就好了,只有少数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才能创业。这是一种偏见,也是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错误理解,需要得到纠正。
2.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不完善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存在课程设置单一、内容简单、时间短、实践性弱等问题,导致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有效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欠缺
创业之路肯定是艰难而又复杂的,它既要求创业者有思想、有能力,又要求创业者有资金的支撑和创业的平台。然而,大学生创业的短板就是资金不足,也找不到优秀的创业平台,导致大学生无法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4.创新创业专业化教师较为稀缺
由于高职院校资金投入欠缺,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大打折扣,很多高职院校缺乏专业化、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不能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创业知识指导,从而降低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1.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要紧跟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大趋势,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创业人才。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都要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高职教育的每个环节中。
2.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要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并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首先,高职院校要开设创新创业理论基础的必修课,传授创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和经验,如创业计划书的策划、创新项目调研等;其次,教师要将创业课与专业课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创业实践,用创业实践升华理论;最后,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校园文化中融入创业元素,如校外集团合作、创办大学生社团、参加创业大赛等,以锻炼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3.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要为创新创业教育增加资金投入,为大学生创业构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如高职院校可以构建大学生创业园,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给大学生提供创业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和场地,并提供创业指导,帮助大学生筹划资金。
4.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必须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同时引入外援担当创业导师,如优秀的企业家、创业成功者等,让他们给大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并带来丰厚的创业资源。
参考文献:
[1]王观龙.创业人才与创业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