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中央落脚陕甘外因略析

2017-10-09赵小成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落脚点中央红军中共中央

赵小成

摘要:陕甘根据地作为中国革命的起承转合点,是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选择落脚陕甘,使中国革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开启了光辉的历程。那么,陕甘作为“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选择落脚的过程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报纸因素外,许多潜在的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关键词:中共中央;中央红军;陕甘革命根据地;落脚点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总离不开外因和内因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选择落脚陕甘,笔者查阅众多史料后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陕甘根据地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地理环境因素、军事力量条件、群众基础、报纸因素等因素都是促成落脚陕甘的外在因素。

1、政治条件:1924年7月,陕西地区第一个团支部—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支部干事会成立,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共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党组织建立,它是陕甘地区最早建立的共产党组织,为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礎。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西北这块黄土地上领导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武装起义—清涧起义,从而把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武装斗争推向前进。大革命失败后,由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渭华起义,把工农群众和武装军队、武装起义和苏维埃政权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给处在白色恐怖统治下,极度低迷的工农革命运动带来了曙光。

在此之前,陕甘边苏维埃政权经历了一个由创立之初的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政权形式属于临时性的。中共六大通过的《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规定了武装起义成功后的名称是革命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再成立一个正式的苏维埃政权。1932年4月在正宁县成立的寺村塬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1933年3月在陕西耀县(今陕西耀州区)成立的照金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1933年11月在甘肃华池县南梁成立了南梁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其后随着渭北革命根据地的重建和加入,最终形成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称为聪明的“狡兔三窟”。这三个政权成立之初都采用了革命委员会名称,充分说明了政权形式的临时性。为正在建立发展的苏维埃政权打下了基础。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民生的政策法令。积极组织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水平,针对广大军民多是文盲半文盲的窘境,为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把教育分为学校、军队和社会三部分,相继创办了9所列宁小学,使山区的人民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创办扫盲识字班,发动群众,破除陋习,开展“六劝”活动,用新思想、新文化教育引导群众。开展军政干部训练班,培养干部等,这些切实有效的政策,使得苏区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 经济条件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经济议案,在当时的条件下,实际上发挥着经济政策、法令的作用。政府通过发行货币、发展金融,开设集市、鼓励贸易,特别是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国统区商贩往来于边区从事贸易活动,每月开市三次,逢一为集,并加以固定。除了给予政策方面的优惠外,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与商贩建立联系,切实保障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边区的市场贸易,加快了物资流通,为边区群众日用品的极大丰富和有效供应打下了基础。政府还利用仅有的资源,通过办牧场、收购粮食,实行供给制,统一安排供需,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经济发展带动了其他各方面的繁荣,这样就极大有效地争取了工农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

3、地理环境条件 陕甘革命根据地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区域,具有党中央落脚的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根据地东临黄河,西面以六盘山为界,北面是毛乌素沙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构成了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在敌情危及时,可以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并且这里山大沟深,利我不利敌,可以充分利用我军擅长的游击战,行走于各大山脉,牵制敌军。加之根据地南面接近较富庶的关中地区,又是陕、甘、宁、晋四省国民党统治较薄弱的区域,也曾是红四方面军川陕根据地的主要地区,有利于红军生存和发展。所有这些条件,在当时的环境下,是红军落脚的理想选择地。

4、军事力量条件 早在1928年3月,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的渭华起义,便宣告了西北工农革命军的诞生。他们领导工农革命军在陕甘一带开展剿匪锄奸运动,从根本上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强了人民群众对工农革命军的了解和认知,赢得了他们的高度赞扬。1933年他们在取得武装斗争胜利的基础上,组建了红26军,随后又整编陕北各路游击队为红27军。至1935年初,红26、27军已发展到5000余人,并且取得了两次“围剿”的胜利。9月,由鄂豫皖北上的红25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后,与红26、27军整编为红十五军团,人数达到近万人。在随后的崂山战役和榆林桥战役中,他们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取得了重大胜利,为打败国民党军队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奠定了基础。

5、雄厚的群众基础为依托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在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西北地区广大工农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沐浴着五四的春风,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引导下逐渐觉醒,他们积极投身大革命运动的洪流,认同、接受、宣传倡导马克思主义。从1921年到1924年,他们中的少数党团员通过创办一些刊物和利用学校这个阵地传播新文化和新思想。这些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到民间去”的号召,建立农民组织,开展“兵运”工作。特别强调“在西北上的革命者不注意农运,就无所谓革命;农村若没有革命的变化,革命也永远不会有彻底的成功”。把对广大农民的态度,作为“一切政治行动的测验”。[1]p148并且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党到农村中去”的口号。

再者,陕甘根据地区有一个独特的亮点,那就是“兵农一体”—拿起武器战斗,放下武器劳动。兵亦民,民亦兵。当年的《大公报》上会见到许多这样的报道“全陕北赤化人民七十万”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了根据地融洽的军民关系和雄厚的群众基础。随着进步思想影响的深入,广大工农群众觉悟的提高,所有这些都为落脚陕甘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6、相关报纸的因素 1935年9月18日,中央红军抵达哈达铺,毛泽东要求警卫人员注意收集“精神食粮”,在这时,毛泽东收到了聂荣臻派通讯员送来的《山西日报》,上面载有国民党军“围剿”陕北“共匪”刘志丹红军的消息。同时,收集到的其他报纸《大公报》等也有相关报道“陕北刘志丹赤匪部占领六座县城……正规军五万余人……他们飘忽不定,行去无踪”,“全陕北二十三县几无一县不赤化……现在共党力量已有不用武力即能扩大区域之威势”。[2]p569 毛泽东异常高兴,提出到“陕北去”[3]p476的主张,“联合刘志丹”。

[4]p241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陕西省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9)[M].北京:1992年内部刊印.

[2]张闻天文集 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3]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任学岭 陕甘革命根据地史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落脚点中央红军中共中央
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室内“跑酷”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理念在工艺流程中的落脚点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中共中央对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的判断
官话连篇(5)
刘志丹与红军长征落脚点
中共中央在长征中召开的十次重要会议
中央红军最早实行供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