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7-10-09蒲会芳
蒲会芳
摘 要: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近些年,农业机械科技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也获得显著提高,本文主要针对高职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给予我国高职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业机械;专业人才培养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但是当前,我国在农机专业人才的生源质量和数量却在不断下降。因此,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一、当前高职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开设本专业的院校较少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但是农业机械化程度却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想要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机械化以及现代化程度,而人才是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开设农机专业的高职院校较少,而毕业生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招生数量不断减少,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一定制约。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脱离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中,没有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老套,学生的素质、技能以及知识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同时,在设置专业课程中,尤其是实践课程,其涉及到较多的机电以及汽车方面的内容,缺乏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内容、在安排顶岗实习中,没有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导致实习与农业缺乏有效结合,难以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师团队建设急需加强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对农机专业缺乏重视,其学生数量较少,因此,在配置专业教师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主要从事机电或者汽车专业,对于农机专业属于兼职。同时,由于教师长期缺乏农机操作实践,对于一些行业前沿知识缺乏了解,原有的知识结构已经难以支撑现代农机的发展,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落后,对学生的未来就业和技能培养带来影响。
二、优化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一)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结合当前农机企业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培养农机营销、农机维修、农机售后以及农机装调等方面的专业化人才。院校要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以市场为导向,确定岗位所需具备的素质、能力和知识,对岗位能力进行有效分析,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突出体现农机专业的生产性和职业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结合农业特点组织顶岗实习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农业生产呈现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因此,院校要结合农业生产特点组织开展顶岗实习。在每一年分两次组织学生开展实习,深入到农业生产中,对学生的农机维护能力以及驾驶技术进行锻炼,提高学生的农机综合运用能力。
(三)结合地域特点设置专业课程
院校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地域农业特点,在校外企业和校内实训双重作用下,建立以及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同时,在设置专业课程过程中,院校要根据企业对人才技能和技术的要求,开展针对性设置,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的素质、能力和知识。院校还要与当地农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农机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进而加强学生对岗位和市场的适应能力。
(四)加大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
首先、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教师派遣到企业中进行学习、调研和挂职锻炼,了解农机企业的运行程序、人才需求以及前沿技术,进而将一些先进的行业知识带回到学校中,在农业生产繁忙的时期,教师要深入到生产中,通过收获、播种、插秧以及整地等生产实践,开阔视野、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其次、在教师引进过程中,院校要坚持兼职与专职教师的互补原则,在引进专职教师中,要引进一些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博士生、硕士生或者高级工程师,在引进兼职教师中,要侧重于聘用农机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尤其是长期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进而形成双师型团队,在开发教学内容和组织生产实践过程中,要鼓励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积极参与其中。
(五)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充分结合
高职院校要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教学内容的无缝对接,在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以课堂教学方面,积极参考职业证书考试的要求,对学生职业道德进行重点培养。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充分接触到,农机行业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同时,在毕业要求方面,要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习证书,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农业机械化是科技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标志,是我国农业稳定以及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农机装备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其对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明确人才培養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方向,进而为我国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勇.翟旭军.金濯.王国强,高职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5):134-136.
[2]管丛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与研究——基于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J].北方经贸,2011,(1):133-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