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2017-10-09夏媛圆
夏媛圆
摘 要:《经济政治与社会》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程的核心,主要涉及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师就应坚持“三贴近”原则,转变思维模式,营造学习氛围、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经济;政治;教学;思考;兴趣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程的核心,主要涉及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有效课堂需要师生良性的互动,教与学应是和谐稳定的过程,要高质量的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创新地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学习热情,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脱离学生实际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往往习惯“讲课”,满堂灌的讲授,试图把教材知识原封不动的“说”给学生,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就霸占了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发展就这样被忽略了;与之相反的则是有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学秩序混乱、教学目标杂乱,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两种传统教学模式最终都会抑制学生求知的兴趣,更不用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二)涉及政策理论多,学生理解难;涉及社会热点多,学生困惑多
本课程涉及的内容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而学生年龄尚小、阅历不足等特点,导致教学难度加大。此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时期,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与教材中所要求的道德规范的不能统一,致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现象,阻碍了德育教学的效果。教师课前如果准备稍不充分,时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教材知识不能全面挖掘,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学中往往注重宣扬真善美却忽视了引导学生辨别假恶丑,这样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对美好的事物充满希望却很难抵挡住诱惑。
(三)偏重专业课程学习,轻视德育课程
在职业学校中,这种心理在某些教师中也有体现,就是“偏重技能训练、轻视素质能力培养”,殊不知成功人士往往是一些工作能力、思想素质极高的人。一些中职学生非常重视学习专业课程,对德育课却非常忽视,认为德育课就是喊口号、教条主义;加上他们本身基础知识就相对薄弱,基础不好,提不起学习兴趣,当出现不能理解的事情时便会产生厌学心理。
二、关于提高本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本着“贴近实际、贴近职业、贴近学生”的教育原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至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学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除了灌输学生知识以外,还要启蒙学生用心灵感悟,引导他们用价值观判断,教会他们用语言表达,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因此,教師思维的转变是关键。除此之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所在。用关心暖人心,赢得学生的信任,获得学生的尊重,让你讲的话具有感召力,你的要求才能够实现。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唤起自主学习兴趣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这是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回答的前提条件。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需充分了解教材和学情,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准备学生感兴趣的课堂问题,通过适度提问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例如,本课程会涉及“市场配置资源”内容,教师进行该内容授课前,可先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老板,你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你会把价格定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假设你公司生产出的产品物美价廉,卖得非常好,市场上供不应求,工人的工资都不低,那么你容不容易招工?”
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可以温故知新,复习上节课所涉及的价值规律问题,引导学生巩固知识点,二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市场资源配置”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社会生活,营造学习氛围
德育如果没有生活做中心,就是“死”德育。《经济政治与生活》这本教材就是讲着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辩证的活化教材,下面介绍笔者常用的两个主要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是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学生演讲,不限制具体内容,或时事新闻,或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或总结等,不超过100字。刚开始学生积极性不高,临时准备的大有人在,还有站在讲台上不说话应付老师的现象,之后我采取了评分的方法,根据案例质量和分析进行评分,计入平时成绩,表现较好的同学口头鼓励。时间长了,学生摸到门路了,就愿意参加了,也留心观察生活了。我体会到,教师只有沉得住气,持之以恒贯彻既定方案,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感知。
二是将难点变成具体的例子表现出来,通过互动、情境体验,达到理解掌握教学难点的作用。例如,课程第一课涉及“商品的交换”,为了解决“交换”这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模拟原始社会部落间物物交换的情景,让每个学生从事先准备好的纸袋中取出一个物品,在规定的时间与其他人交换,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第一轮只能交换一件物品,第二轮可以交换两件,随着物品的丰富,让学生直接体验到交换难度大大增加,从而解决了教材中的难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课堂要求教师学会使用新的合适的教学理念唤醒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想尽办法,运用一切方法创建高效、优质的课堂,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努力,这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廖冬.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2013(4).
[2]黄建棠.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