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图书馆读者群的培养
——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开展读者群工作的探讨

2017-10-09陈少川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上海201209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读者群书香学院

陈少川(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 上海 201209)

馆长论坛

浅谈大学图书馆读者群的培养
——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开展读者群工作的探讨

陈少川(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 上海 201209)

本文阐述了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组织培养读者群进行各种阅读推广活动新模式的探讨。

民办高校图书馆 读者群

引言

上海杉达学院始建于1992年,目前已是上海知名的民办高校,而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在2002年才真正拥有独立馆舍。笔者在杉达学院图书馆工作的十余年时间里,亲眼见证了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的蜕变。时至今日,杉达学院图书馆也由原来的传统图书馆转变为拥有信息共享空间的综合文献信息中心,管理模式和服务手段也在不断的积极探索更新。而高校图书馆建立大学生读者群,培养高忠诚度的读者则是多年来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始终绕不开的话题。对于一所民办高校来讲,建立和培养大学生读者群的意义是什么?又将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索。

1 建立大学生读者群的意义

传统意义上的读者群是以职业、身份、地区、性别等条件,将读者归类为一个虚拟的,并且拥有相同阅读爱好的群体,并没有以正式组织的形式把读者加以聚集、管理、引导和展现。而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读者群的范畴则是热爱学习、热爱阅读、喜爱钻研的读者群体,从他们喜欢阅读的文献类型看,可将读者分为报纸读者群、期刊读者群、纸质图书读者群、电子文献读者群;从阅读方式看,可分为独立阅读读者群和分享阅读读者群;从阅读兴趣看,可分为中国传统文学读者群、外国经典著作读者群等。这些大学生读者有着截然不同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式,作为民办高校图书馆,我们寄希望于以培养读者群这一特殊的服务方式使广大学子在大学生涯中得到收获。

众所周知,大学生读者群是高校最大的读者群,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我们了解到,民办高校的大部分学生读者利用图书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小部分对阅读感兴趣,大四的学生们利用图书馆则是为了写毕业论文。图书馆拥有的大量资源得不到利用,显然就失去了价值。在民办高校工作的十余年里,笔者提出组织和培养大学生读者群,一方面使大学生在图书馆有新的收获,另一方面则是让阅读走进课堂,让图书馆的资源得到广泛的利用。科学的组织大学生读者群体,有利于了解读者急切的阅读需求,从而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而图书馆能够在第一时间满足读者需求,则是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就普通高校图书馆而言,面对的读者是学生和教师,他们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时,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品质更有话语权,图书馆通组织读者群,可以更为科学地维系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满足广大师生读者的需求,更好的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培养读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提高图书馆文献的使用率,发挥图书馆知识宝库的作用。

2 培养阅读群体的具体措施

2.1 成立“书香杉达”读者群,举办“读书交流会”

杉达学院曹光彪图书馆建馆初期,就开展了传统的诸如读者借阅、自习、数字资源等服务, 但这些传统的服务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自2013年起,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图书馆就有计划地组织培养读者群,旨在发掘一批对图书文献比较感兴趣的读者进行阅读指导。2014年,在校团委、学生处和志愿者服务队联合协助下,以“提高阅读鉴赏水平,为图书馆与大学生读者架起桥梁”为宗旨成立了读者群——书香杉达书友会。图书馆为读者群提供了“读书交流会”活动的平台,继而因势利导地指导读者群成员进行阅读。在学校大学语文教研室多位教师的帮助下,我们为大学生拟出了适合他们阅读的书单,其中不乏传统文学、专业学科类、书画等文献。书友会成员阅读这些文献后,在每周一次的“读书交流会”上就自己阅读的文献进行交流。

读者群成员自发地将好文献推荐给同班同学、同寝室同学,和更多读者一起去分享文献,这种传播方式能让更多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大学生读者群慢慢形成了一支有组织有规模的队伍,从刚成立时的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之多。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图书馆资源在被更多读者所关注和利用,而且书友会得到了更多学生的了解和认可。“书香杉达”书友会渐渐成了杉达学院最受欢迎的社团之一。

2.2 举办“多读书、读好书”读者群活动,提高读者群成员写作能力

除了阅读和交流,我们也关注提高读者写作能力。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大学语文教研室、团学联、中国经济书店上海二店和“书香杉达”书友会共同努力,每年举办“多读书、读好书”活动。读者通过阅读图书,以书面形式写下读书体会,交由大学语文教研室的老师们进行评审,最终选出优秀文章在读书交流会上交流。文章的评审必须由多位教师共同审核,文章必须有新意、有内容、有内涵。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部分写作能力优秀的读者群成员参与评审,尽可能将评审做到公正透明,进一步提升读者群在大学生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多读书、读好书”征文活动不仅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图书馆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也格外认真。在开展活动初期,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网络、传单等各种形式对该活动进行了大力宣传,并安排“书香杉达”书友会的成员在校园里散发活动通知,让学校每一位热爱阅读的大学生读者都能够参与其中。比如我校医技学院护理系的一位同学在阅读毕淑敏的作品《预约死亡》后,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担任浦东新区志愿者的实践经验,撰写了《在护理课程的学习中,人文关怀是医学的首要中心》一文。该同学在文章中写到:“我们在与病人的接触中如果能做到‘给我一份信任,还您一身健康’,相信医患纠纷会慢慢消退的”。该文章在校内反响很大,尤其是医技学院的师生对其评价很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到了读者群,了解了书友会。

2.3 举办主题展示活动,提高读者群成员传统文化鉴赏能力

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在组建“书香杉达”书友会、创办“多读书、读好书”有奖征文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图书馆读者群推广比较圆满,但是仅仅通过“书香杉达”书友会和“多读书、读好书”征文活动这两个阅读活动很难持续吸引读者。鉴于此,“书香杉达”书友会联合我校“晋风书法社”和“灵犀文学社”,以迎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共同筹备并举办了“翰墨书香,萃承博雅”主题书法展。该活动由大学生以临摹和原创提供素材,在图书馆进行集中展示,在展示的同时我馆推荐与作品相关的文献资料,供广大师生读者品读,让读者们了解作品创作思路、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该活动的举办,目的是为了激发更多读者的文化交流热情,了解和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广大读者的人文素养。广大读者还可以通过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或者“书香杉达”书友会的公众号参与“国学知识自测”、“有奖评展”等一系列活动。

在“翰墨书香,萃承博雅”主题书法展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图书馆成功的吸引了更多学生读者关注、使用图书馆资源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资源。我们乘胜追击,又成功的举办了由浦东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浦东相关高校图书馆主办的“浦东非遗大学行”活动。该活动由浦东非遗保护中心提供展板,在图书馆对全校读者进行展示,配合《浦东记忆》宣传册,将浦东新区具有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展现给大学生读者。如特色曲艺《浦东宣卷》,由一人主讲,二人帮衬,小乐队伴奏,形式近似于苏州评弹;传统音乐《琵琶艺术-浦东派》,具有“演奏武曲气势雄伟、演奏文曲沉静细腻”的艺术特征;传统美术《上海绒绣》,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绒绣出各种画面的一种手工艺品。该活动宣传普及了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充分展示了地域特色,帮助大学生读者了解浦东非物质文化知识,激发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的探知欲望。一时之间,传统文化、民间习俗、全国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文献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

鉴于“翰墨书香,萃承博雅”对读者群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我馆在2017年还将有计划地开展古诗词赏析、国画鉴赏等主题展示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读者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赏析能力。

2.4 举办信息检索讲座,提高读者群成员信息素养

据调查,大学生对于数字资源有迫切的使用需求。针对他们的需求,尤其是如何掌握网络数字资源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我们每学期会为不同专业的读者举办各种主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检索讲座,对读者进行嵌入式教学服务模式的培训,提高大学生读者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为读者挑选了目前学术界较为权威的四个全文及文摘数据库,对其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与几个数据库商的沟通,先后举办了《清华同方知网数据库的使用攻略》、《博衍天下智慧、助力教学科研——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前沿导读》、《超星系列数据库的使用——超星,不只是电子书》、《万方数据库在学习与科研中的作用》等专题培训。这些数据库公司派遣专业的讲解人员为读者群成员进行讲解,以生动活泼的讲解方式进行实例演示,随后由读者独立进行数据信息的检索,深入学习各个数据库的资源特色、各数字平台功能、课题研究分析方法、各种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技巧与检索策略的综合应用。读者学习后,我馆发放了若干份调查问卷。调查显示,近90%的读者表示目前图书馆所拥有的数字资源能基本满足读者的日常学习及教学科研需求。其中超过七成的读者在准备参加信息素养、信息检索讲座之前就已经使用过了图书馆的各类数字资源,并且对图书馆数据库的绝大部分功能有了大体了解。半数以上读者每个月使用图书馆各个数据库2-3次。为了使大学生读者群的信息素养能更好的融入到各专业学习中,图书馆积极探索嵌入式学科服务。我们与学校国际医技学院联合制定了《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与国际医学技术学院学生信息素养综合培养计划》,开展医学类数据库系列培训讲座,主题包括:《如何让EBSCO数据库成为您的学术好帮手》、《利用Elsevier数据库获取前沿医学学术信息与期刊投稿常识》、《万方医学网使用方法与检索技巧》等主题讲座。

3 读者群成员从中得到了什么

“书香杉达”书友会成立后,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读者加入其中,高年级读者循序渐进地带动低年级读者的阅读积极性,辅导他们阅读,提高了低年级读者的综合阅读能力。随着读者群规模的逐渐扩大,学生们互动、探讨也进一步深入,他们的阅读行为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从以往比较独立的阅读习惯过渡到群体阅读的形式。图书馆举办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为读者们提供了更多讨论、探索、互动的机会,使读者真正意义上从“读”书变成了“品”书。读者还能在阅读活动中结识更多其他专业、其他年级的学生,既增加了他们在大学生活中的交友面,又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

比如“翰墨书香,萃承博雅”主题书法展的如期举办,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体验,为喜爱书画的学生们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对于大学生读者来说,既增加了乐趣,又丰富了知识,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还能够激发更多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欲。书法展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让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又比如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举办的各种信息素养和信息检索的数据库讲座,利用图书馆现有的数据库资源,对读者进行嵌入式教学,把读者从课堂学习知识延伸到了课外。读者表示,在参与图书馆数据库培训后,对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信息检索等功能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和认知。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信息素养和信息检索系列讲座,主动探索或者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也能够自行通过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进行信息的检索,增强了读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14年起,我们统计了相关数据,通过数据,能够更直观的了解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开展和培养读者群后,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情况,具体如下:

由表1数据可以看到,自2014年起,读者对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使用率逐年提高。开展的阅读推广、文化交流活动和嵌入式教学的图书馆信息素养、信息检索系列讲座等活动也同样得到了读者的关注。读者自发撰写的阅读感想、读书体会等文章数量也随着读者群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逐渐上升。

表1 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使用统计表

4 结语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围绕读者展开,培养读者群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读者与图书馆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多个部门经过三年多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从组织读者群到培养读者群的过程,图书馆从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是今后工作中最重要的基础。在今后的读者服务工作中,如何因势利导地深层挖掘读者群培养模式,如何将读者群这一阅读群体在校园中进行传承,形成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又如何将这一校园文化在大学生读者手中一届又一届的传递下去,则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1] 邹涛.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的调研与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51-354.

[2] 刘薇薇,赵云艳,张蕾.浅谈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J].医学情报工作,2004(6):462-463.

[3] 袁琳编著.读者服务的组织与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4] 王宪华.阅读能力培养与训练[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5] 孙曙明.关于开展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06(2).

[6] 汤根沫.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0(6):24-25:80.

陈少川 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馆长。

猜你喜欢

读者群书香学院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初等教育学院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从《新晚社区报》看读者群顶层设计思路
学院掠影
现阶段科技类报纸如何为农村读者服务
读者群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