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子彝先生事迹考录

2017-10-09马国平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200234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馆长古籍中学

马国平(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34)

陈子彝先生事迹考录

马国平(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34)

编者按

陈子彝馆长生平事迹感人,马国平先生文章也写得好,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文字精练到位。又看了一遍,感触颇多。一是,当年曾在锦溪名人榜上看到"陈子彝",并注明是上海师院图书馆主任,江浙地区名家荟萃,记得榜上有很多大家,我馆馆长也能名列其中,心中感到高兴,但也有疑惑,一个高校图书馆馆长就能被家乡父老视为名人?现在看来,当年能担当馆长的确实不简单,其学问和文化水平是如今很多大学图书馆馆长所达不到的。我们为我馆有这样的前辈馆长感到自豪;二是,一个图书馆馆长的思路对一个图书馆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1954年才成立的上海师院居然是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陈子彝先生是功不可没的,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三是,一个图书馆人要懂书、识书,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有某些文化兴趣,不要仅仅为了晋升职称而写文章,急功近利。图书馆人应该是个文化人,有条件的就能成为一个文化名人,而不能满足于是一个一般的馆员。

今年,是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原馆长陈子彝先生诞辰120周年和逝世50周年。他一生从事于中国图书馆事业和中国教育事业,为我校图书馆的创业者和奠基人,他涉猎广泛,多才多艺,其行止和成就,足以流传史册,传承后人。

陈子彝

陈子彝赠诗稿

1 祖籍上海的江苏昆山人

陈子彝出生于1897年,江苏昆山陈墓(今锦溪)人,清初从青浦朱家角迁于此,其先祖为明末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麋公)。陈子彝原名华鼎,字子彝,后以字行。因景仰先祖,自号眉盦,眉厂等。他于1910年考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苏州草桥中学前身),与叶圣陶、顾颉刚、王伯祥等人为校友,并与他们保持了长期的友谊和往来。他先后跟随前清举人研习文史及目录、考据之学达十年之久,又曾师从章太炎等著名学者。知识广达,学识深厚,对甲骨文、钟鼎文颇有研究,在中国古典文学、史学、印度哲学等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謇(字佩诤)先生与陈子彝是同乡、同学,又曾经在苏州图书馆同事过,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曾经这样评价陈子彝:“陈子彝(华鼎),昆山陈墓镇人。长于篆刻,善识钟鼎、甲骨文,兼长汉碑、南北朝书,临名碑数十种,均能逼真。能诗文,精鉴别碑刻,版本。……子彝授课云南大学、性好西竺教义,研几唯识极精,盖行将焚笔研而证心禅者也。”

1950年代陈子彝自传手迹

2 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先驱

上世纪初,西学东渐,中国图书馆事业随着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陈子彝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图书馆工作,他从事图书馆工作始于1927年,先后任职于苏州图书馆、上海南洋中学图书馆以及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以七十高龄在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主任(馆长)任上谢世。

上海师院图书馆建馆初期的陈子彝(二排居中)

1927年,前清举人陶惟坻被聘为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馆长后,他招募有世交和亲戚关系的陈子彝进馆协助接收馆务,后担任编目员。陈子彝自此在苏州图书馆工作了十年,历任编纂、推广、印行所、总务等部门主任。陈子彝知行合一,积极推动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在图书馆专业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他在推广主任时,创办了两所分馆和两所民众夜校。1929年,他根据美国图书馆学权威杜威“十进分类法”,改变中国传统的四部分类体系,编订出版了《中央大学区立苏州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时人称赞这部分类法“遵循十进之规范,容纳《四库》之精神,折衷新旧,颇见改进”。陈子彝后来又编制出适用本馆的《著者号码编制法》、《图书编目法》、《汉字检字法》以及《中国分地金石目录》、《中国纪元通检》等。这些专业规定在苏州图书馆历史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对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颇具影响。

1929年9月,陈子彝参加了江苏省日本社会教育考察团赴日考察,历时四星期。该年十二月,他还前往无锡民众教育院做了《日本之图书馆事业》的演讲。次年撰写了《日本社会教育事业考察日记》及《日本图书馆事业一瞥》等论文。 当时他发表出版一系列图书馆学论著,其数量比肩于杜定友、吕绍虞、钱亚新等图书馆学前辈,一跃成为当时国内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现在,陈子彝早年的有关论述已经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论著的引用资料。

陈子彝在抗日战争期间,有过两次保护珍贵古籍的壮举。苏州图书馆在日寇飞机临境轰炸之际,将馆藏珍贵古籍装箱移送到苏州东山、西山等安全地带秘藏。陈子彝时任总务主任,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分批护送馆藏珍贵图书,终因劳累过度病重滞留于东山,为保存珍贵古籍免遭日寇劫掠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1939年8月,陈子彝到上海任职于历史悠久的南洋中学,除担任国文教员外,还兼任该校的图书馆主任。该校图书馆珍藏的古籍图书闻名沪上,日寇进入租界后,学校转移校址,图书馆的全部古籍图书在陈子彝的主持下运往上海法藏寺保管,抗战胜利后又完璧运回学校,陈子彝对这批藏书再次进行整理,编目、分类和上架,提供给学生使用。

陈子彝在南洋中学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1952年,南阳中学老校长王培孙病危,陈子彝受托将馆藏珍贵图书整理捐献给上海市政府。陈子彝为此与上海市文化局人员一起整理、编目了总共76700册珍贵图书,顺利完成了捐献任务,这批珍贵图书献给顾廷龙任馆长的合众图书馆,后来并入上海图书馆。

1956年8月,陈子彝受聘于上海师范学院前身上海第一师院图书馆,以专家身份出任副主任一职, 1961年12月任图书馆主任(馆长)。在他任内十余年,人员广进,庋藏日增。尤其在古文献采集和建设方面保持了持续稳定且自有特色,不逊于其他高校图书馆。据原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卢正言介绍,陈子彝1956年上任后,确定了线装书的采购方针,即在四部要籍的基础上,重点采购丛书、方志、诗文集、近代史、年谱、书目及上海文献等。地方志方面,侧重于江浙沪地区。他还亲自往上海古籍书店选书,并通过扬州、南京、杭州、屯溪、北京等地古籍书店的书目选购。通过这些努力,该馆古籍收藏迅速增加,据统计,该馆现存古籍达十四万册,其中百分之八十是由陈子彝经手入藏的。上海师大图书馆在2009年第一批赢得《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两个荣誉,这实赖于陈子彝等人在建馆初期所定古籍采集方略。

3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家

陈子彝又是一位教育家,他在小学、中学、大学都担任过教职。1922年,年仅26岁的陈子彝在故乡公立小学任教,他在苏州、昆明、上海等等地的大中学校如苏州美专、振华女中、南洋中学、大中中学、云南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学等任教,讲授文学、历史、书法、金石文字、国学概论等课程。抗战胜利后,陈子彝被家乡盘亭中学延聘为首任校长。解放后,陈子彝在南洋中学受聘为国文教师兼任图书馆主任,到上海第一师院图书馆任职后即被评为历史系副教授。

在多年的任教生涯中,陈子彝很受学生的爱戴,在他的诗作和当年学生回忆中都有记载。抗战前,他在苏州振华女中先后兼职达八年之久,在其作于1946年的《五十述怀》诗中记载这段经历云:“红板桥头绛帐开,扫眉弟子尽多才。瑞云峰畔书堂在,犹认当年旧麝煤。”并自注“授振华女中文艺八载”。振华女中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曾经得到过陶行知先生的赞扬,现为苏州市第十中学,当年走出过众多名闻中华的“扫眉弟子”如杨绛、何泽慧、彭子冈、沈骊英、王淑贞等大家。陈子彝当时担任高中部的书法和美术课教师,因此他回忆过往时感慨自己这个“旧麝煤”。

抗战胜利后,陈子彝在短暂担任家乡槃亭中学的校长期间,主持了该校建设规划、教学内容确定和课程安排等工作。并经常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校内外的义务劳动,以改变旧式教育中学生只知啃书本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情况,这在解放前中学教育中是个创新之举。

解放后,他在上海南洋中学教授国文,上级要求教育革新,在高三的语文课本中加进像《小二黑结婚》这样的新文学课文,有些老师不愿教就离职了。陈子彝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他邀请学生一起座谈,讨论如何上好《小二黑结婚》这一课,特别是课文中的“山药蛋”为何物,他自己不知,就不耻下问请教学生。当时的学生们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他知识渊博、循循善诱、古文造诣极深。

陈子彝还对有诗词同好的学生关怀备至。1964年在上海师院,学生社团邀请学校名师陈子彝作书法讲座。在接待一位学生诗文习作《钗头凤》的求教后,陈子彝有感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他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诗词作品十四首写成长卷赠送给这位学生。这卷长达445厘米的书法长卷历经波折被珍藏至今,成为这位学生的传家宝。

4 诗书画印各擅胜场

陈子彝秉承传统士大夫之余绪,诗、书、画、印各擅胜场。他在当时尚属新潮的摄影技艺上享有盛名,对碑刻及古籍版本鉴别也具有相当造诣。 相传吴湖帆所藏历代名人字画和古碑拓片向不示人,唯独信任陈子彝,请他全部照相留存。1941年7月,著名的《万象》杂志亮相,创刊号刊登了陈子彝的《祝<万象>问世》题咏四首。

陈子彝擅长书法,早年精研魏碑,又广泛涉猎章太炎、于右任、柳公权、褚遂良等诸家笔墨精髓。中年以后,一次偶然得到郑板桥的书法真迹,他大喜过望,朝夕临池,几乎达到乱真的地步。他在苏州图书馆工作期间,图书馆所在地为著名园林可园,园中原有王士慎诗作石刻四方,经详读后发现尚缺两方,即由陈子彝补字刻石,惟妙惟肖,使识者叹为观止。陈子彝曾经为我校各教学楼书写过楼名镌刻在大楼门前。据说解放前座落在淮海路重庆路口的上海沧浪亭面馆店招也是陈子彝书写的。陈子彝的国画艺术得到过张大千画梅指点,因此,陈子彝多以画梅见长,尤以成扇居多。近年来他的书画作品经常见于各大拍卖场。

陈子彝印

帝网精舍印

陈子彝还擅长篆刻治印,1941年刊登在《南洋文化》杂志上的《陈子彝诗文篆刻书法润例》一文中,篆刻排在首位,“石章每字四元,牙章加半,晶玉章加倍”。1955年秋,上海成立了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这是建国以来上海组建的第一个金石篆刻团体(早于1961年4月成立的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陈子彝为其成员之一。次年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研究社汇集73位印人集体创作了《鲁迅笔名印谱》,陈子彝所治鲁迅笔名“黄棘”印章也入编其中。

5 钟情于家乡历史文化

陈子彝在文史研究领域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尤其钟情于家乡历史文化。如他在1930年代撰写的《吴梅村<礬清湖>诗考》一文中,对明末清初文学家吴伟业所作五言长诗《礬清湖》所涉本事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该诗是咏明末陈墓乡绅陆世钥毁家纾难、举兵抗清的事迹,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失。同时还在《江苏教育》发表了《明季吴中湮没之英雄陆世钥》。

1930年7月 ,陈子彝考察了吴县甪直镇保圣寺,尚见残存唐杨惠之塑罗汉像五尊,后撰写《甫里观塑记》,旁征博引佛像塑造之源流。多年后,他还为甪直镇《甫里志》题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上海师院图书馆馆员卢正言曾在桂林公园发现明正德年间苏州人文徵明撰写的张梅溪墓表。陈子彝闻讯后即与他去公园踏访,归来后先后赋诗两首勖勉相赠。后来公园挖掘张梅溪墓,墓中数具遗骸移至上海自然博物馆,墓碑及墓中文物则存放在上海博物馆内。值得注意的是,文徵明在这篇张梅溪墓表中,称张梅溪的故里漕河泾为“曹乌泾”。漕河泾历来有曹胡泾、曹湖泾、曹河泾、潮乌泾等不同名称,“曹乌泾”之名出现于明正德年间,成为目前所知漕河泾的最早名称。

6 精研佛学声名远播

陈子彝早年追随章太炎、陈定祥等人学习印度哲学,精研佛学,声名远播。1946年,陈子彝母亲病逝,他返故乡守孝,撰编有《心经显诠》名于世,后刊印一千册。有资料显示,他在南洋中学时,还曾主持龙华寺书库,和慧舟上人一起同校佛典。最近,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他于1962年12月16日覆西安玄奘纪念馆的回信抄件,是为受邀审核该馆解说词。陈子彝的回信历经六十五年留存于今。纸质已黄,字迹尚清,缜密校勘的手迹和行文谦逊的礼数历历在目。

东凌岱顶西访峨眉 南探渳海北上长城

陈子彝的佛学学识也为朋友所看重,1965年,吴湖帆为感谢名中医方幼安,将旧藏《雷峰塔藏经》等书画赠送给方幼安,曾请陈子彝过目考证过,可惜未曾题跋即历经“文革”苦难,十余年之后幸而又物归原主。2016年6月这卷《雷峰塔藏经》拍出2850万元的成交价。

陈子彝先生一生所涉学业甚多,成果累累可圈可点。诗曰乘之愈往,识之愈真,时光如水,映照出先贤越来越清晰的身影。

马国平馆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书记,中国索引学会常务理事。

猜你喜欢

馆长古籍中学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在多解中学创新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农民“馆长”李铜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2013年广西公共图书馆馆长高级研修班
这些书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