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指点穴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

2017-10-09赵同生刘国庆杨烈东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点穴优良率手指

赵同生,刘国庆,杨烈东,白 石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河南济源459000)

手指点穴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f third lumbar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 treated with massaging the points and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赵同生,刘国庆,杨烈东,白 石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河南济源459000)

目的:观察手指点穴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治的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手指点穴联合中药贴敷治疗,B组患者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C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后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同时使用Mcgill疼痛量表(SF-MPQ)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腰痛评分差异,使用症状积分量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统计3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87.5%,B组患者优良率60.0%,C组优良率62.5%,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5)。而B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5),而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治疗前后MPQ疼痛评分各项量表上的差值得分均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手指点穴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比常规推拿、针刺等治疗方法更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腰三横突综合征;手指点穴;中药贴敷;症状积分;疼痛量表

腰三横突综合征也被称为腰三横突滑膜炎或者腰三横突周围炎,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也是引发腰腿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1]。患者于劳累后出现腰三横突尖端的急性或者慢性损伤,迁延不愈引发腰部以及腰骶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2]。有关统计显示,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其疼痛部位也多集中在腰部及腰臀部,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以及正常工作生活均造成严重影响[3]。本次以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手指点穴配合中药外敷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治的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 20~65岁,平均(34.2±4.5)岁;病程 1个月~1年,平均(4.3±1.6)个月;腰三横突综合征位于左侧者18例,位于右侧者12例,位于双侧者10例。B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0~64岁,平均(34.2±4.3)岁;病程 1个月~1年,平均(4.2±1.6)个月;腰三横突综合征位于左侧者16例,位于右侧者14例,位于双侧者10例。C组中男29例,女 11例;年龄 20~66岁,平均(34.4±4.2)岁;病程 2个月~1年,平均(4.5±1.5)个月;腰三横突综合征位于左侧者19例,位于右侧者11例,位于双侧者10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疾病发生发展情况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4]

患者临床症状如下:均以腰三横突局部疼痛为主,患者活动后或者久坐时疼痛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后疼痛有所缓解;患者伴有局部肌肉疼痛症状,疼痛蔓延至腹部、臀部;抚摸患者腰三横突处可以触及较硬的软组织瘢痕块,弹拨试验呈阳性;患者鞠躬试验均呈阳性。3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包含上述至少3项。患者诊断结果均符合1994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腰三横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5]。患者身体情况基本良好,能够接受正常治疗持续2 w以上时间。给予患者X线检查,均未发现肿瘤、结核等疾病引发的骨组织破坏症状。患者治疗前7 d内未接受过其他相关治疗。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治疗前均告知患者并征得患者同意后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排除孕妇、哺乳期以及妊娠期患者;排除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疾病、肿瘤、结核、感染、心脏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疾病者;排除伴骨质疏松、腰椎骨折、腰椎小关节紊乱、腰肌劳损以及强直性脊柱炎者;排除伴先天畸形脊柱、侧弯脊柱等症状者;排除不愿接受本次研究中所用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时间<2 w、临床病历资料不全者;排除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本次研究暂停或者影响患者自身疗效判定者[6]。

1.4 治疗方法

A组患者均给予手指点穴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患者取俯卧位,首先给予本组患者手指点穴,使用正痛觅痛按法,取患者阿是、三焦、肾俞、气海俞、大肠俞以及腰三横突骨突处给予手指点穴按压。其次给予本组患者中药贴敷治疗。中药药方包括麝香 1 g,冰片 1 g,西红花 1 g,血竭 50 g,上述中药研磨成粉后取适量成药,置于棉片上,添加75%酒精0.5 mL浸润药粉后贴敷于患者腰三横突处,同时使用纱布块垫压,用洁净的弹力胶布固定。本组患者持续6 d后休息1 d,如此持续治疗14 d。

B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患者俯卧位,医生站立于其右侧,推拿手法包括揉法、按法、弹拨法、扳法、擦法等等,推拿穴位与A组相同。首先医生在患者脊柱两侧腰背肌上往返使用揉法2~3次,使患者肌肉以及韧带组织均保持松弛后于患者腰三横突处进行反复揉法、按法以及弹拨法,注意整个过程中手法由轻到重并同时点按患者诸多穴位,按摩程度以患者感到舒适即可。结束后于患者腰椎两侧实施定点腰椎斜扳法、小幅度旋转折腰法等按摩手法。推拿手法1次/d,持续6 d后休息1 d,如此持续治疗14 d。

C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针灸手法治疗,本次治疗中所用针灸器具为环球牌针灸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型号:0.25 mm×32 mm)。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用左手拇指指甲固定进针穴皮肤后,右手持针,针尖紧贴医生左手指甲快速刺入穴位,于患者患侧第三腰椎骶棘肌外缘斜刺至横突尖,得气后提插捻转并确定患者局部能够感到明显的酸胀后停止进针,C组患者针灸穴位与A组相同。医生于进针得气后留针20~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1次/d,持续6 d后休息1 d,如此持续治疗14 d。

1.5 观察指标

使用Mcgill疼痛量表(SF-MPQ)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腰痛评分差异[7],其中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当前疼痛强度(PPI)以及目测类比定级法(VAS)3项内容。患者得分越高则代表其疼痛程度越强,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差值越大则代表其腰痛改善程度越高。测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8]差异,主要依据患者患侧病变组织局部皮肤的颜色、肿胀程度、温度以及腰部压痛所需强度、压痛点数量多少、腰部活动度等内容进行综合评定,患者得分越高则代表症状越为严重。评定三组患者治疗效果[9]方法如下。优秀:患者L3横突处压痛症状完全消失,L3横突处软组织瘢痕明显软化甚至消失。患者腰部活动时无疼痛感,持续坐姿时间>3 h,腰腿功能完全恢复。良好:患者腰三横突压痛不明显,局部软组织瘢痕有软化迹象,腰部活动时有轻微疼痛感,腰腿功能基本恢复。较差:患者腰三横突压痛感仍然非常明显,局部软组织触摸瘢痕无软化迹象,腰部活动时明显疼痛感,腰腿活动受限。

2 结果

2.1 3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A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87.5%,B组患者优良率60.0%,C组优良率62.5%,可见A组优良率远高于B组及C组(P<0.05)。而B组患者优良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3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A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小于B组及C组(P<0.05)。而B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

注:与 A 组比较,1)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7.2±1.2 3.2±0.7 B 组 7.3±0.9 4.8±0.91)C 组 7.2±1.1 4.7±1.11)

2.3 3组患者治疗后腰痛评分差值比较

A组患者在治疗前后MPQ疼痛评分各项量表上的差值均高于B组及C组(P<0.05)。结果见表3。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MPQ疼痛评分差值比较 (分)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MPQ疼痛评分差值比较 (分)

注:与 A 组比较,1)P<0.05

组别 PPI评分A 组 2.9±0.8 B 组 1.5±0.71)C 组 1.7±0.71)PRI总分 VAS评分5.3±0.81) 4.6±1.41)3.8±0.8 3.4±1.2 3.7±0.6 3.2±1.3

2.4 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腰椎横突是人体胸部、腰部筋膜浅层的附着点,各个横突之间存在着横突间韧带和横突间肌,横突尖端有横架于棘突和横突之间的横突棘肌,同时腰椎横突也是腰方肌、横突棘肌的起点,是腹横肌与腹内斜肌的起点,因此腰椎横突对人体行走的稳定性、运动时的协调性和整体生理结构的连贯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0]。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为腰部、臀部疼痛,部分患者疼痛蔓延至大腿呈放射性疼痛症状,极少数患者疼痛蔓延至小腿处,少数患者存在股内侧痛或者下腹部疼痛,同时患者患侧竖脊肌存在痉挛症状,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存在臀肌痉挛症状,臀中肌肉触摸可感觉到条索状物,有压痛感。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存在压痛感觉的位置点不尽相同,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并无明显疼痛感,然而活动时有严重疼痛感,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呈阳性,而加强试验时结果一定呈阴性[11]。有关统计显示,随着当前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表现出腰三横突综合征的多项症状,尤其以重体力劳动者、计算机从业人员、办公室人员、教师、学生、售货员等需要久坐、久站工作人群居多[12]。有专家指出,腰背疼痛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需要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在门诊看病人群中仅次于感冒[13]。事实上,当前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的病发范围、群体正在不断扩大,提高对腰三横突综合征的全面宣教能有效降低该病的病发率,对减少、抑制、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生及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4]。

腰三横突综合征作为一种软组织疾病,患者病发原因与其过往腰部损伤、长期慢性劳损等均有密切关系。有关研究认为,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在腰背筋膜、肌肉已经出现损伤的情况下,其同侧或者对侧的横突尖处软组织由于整个腰背肌肉紧张的原因而受到影响,严重者甚至出现横突与肌肉附着处撕裂、出血、水肿等症状,进而导致肌紧张和肌痉挛,造成横突周围软组织粘连、增厚等病理学改变,也将因此造成穿过其中的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血管等组织受到炎性因子的刺激以及机械性的挤压而产生疼痛症状[15]。此外,患者发病原因与其自身心理、年龄、体重、环境等因素也有密切联系,当前临床研究中缺乏一项具体的生化指标来确切地反应该病对人体腰椎组织的损伤程度,也缺少针对该病的特效治疗药物[16]。以往针对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西医药物治疗和理疗、中医推拿治疗等方法为主。西医药物治疗虽然镇痛效果良好,但后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为严重,患者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以及泌尿系统都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其长期治疗效果仍然有待提升[17]。中医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穴位注射、小针刀、外用膏药、中药内服、腰肌锻炼等多种方式,其治疗效果得到了临床实践的一致认可。常规针灸、推拿治疗本病虽然疗效确切,但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针刺手法缺乏统一的标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等。本次研究中给予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手指点穴以及中药贴敷联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在中医辨证中属于“腰痛”范畴,与患者肾虚、瘀滞、外感风寒湿邪等有关。因此本次研究中手指点穴中的穴位主要以腰三横突处的阿是穴为主,辅助以患者腰一二处的腰椎小关节穴位,包括三焦、肾俞、气海俞等穴位,达到整体通经理脉的效果。同时辅助以中药贴敷治疗,中药药方中的麝香、红花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软化瘢痕的效果,同时冰片具有消肿止痛的效果,而血竭能够活血化瘀,为患者补充血气,诸药合用,有效达到消除患者肌肉疼痛症状的目的。总体来讲,本次研究中所用治疗方法仍然为中医联合治疗,医生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必须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辨证施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增减中药成分。同时医生在中药贴敷时需要注意贴敷时间控制在2~3 h内,避免贴敷时间过长引发患者皮炎症状。同时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适量运动、饮食补充、畅通心志,从而达到有效治愈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目的。

综上所述,手指点穴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比常规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更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郭建峰.手指点穴及中药贴敷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1):37.

[2]吕凤立,高莹,杨建.腰三横突综合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15,28(1):142-144.

[3]赵雄,田惠萍,侯建婷,等.中医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7):47-49.

[4]李荣强.单纯汉章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8C):98.

[5]李新伟,邵晓梅,谭克平.浮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38-40.

[6]徐继信,王坚.温针齐刺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44-45.

[7]方玉树.局部封闭结合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6):1 994-1 995.

[8]郭瑾,李其友,彭志贤,等.苍龟探穴针刺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55 例[J].中医研究,2014,27(11):54-56.

[9]吴承钧,骆峪潇,方崇斌,等.综合疗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36 例[J].河南中医,2011,31(3):257-258.

[10]邓春梅.手指点穴配合传统外治法治疗乳癖及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5):813.

[11]邓慧升,陈瑶,曾丽玲,等.手指点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宫缩痛的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3):21-22.

[12]金圣博,李明珠.中药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3):171-173.

[13]夏伟琴,沈小平,梅国丰.腹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预防颅脑损伤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12(11B):66-68.

[14]伍志浩,余丽洁,陈丽霞.中药贴敷加耳贴辅助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8):23-24.

[15]陈晓娟,杨永刚.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腹部中药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10):115-116.

[16]金红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4):182-183.

[17]姜赞英.穴位按摩腹带联合中药贴敷的应用对维持性血透病人便秘疗效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0):1 904-1 905.

(编辑:张世霞)

R246

:A

:1671-0258(2017)03-0031-04

赵同生,副主任中医师,E-mail:15203908899@163.com

猜你喜欢

点穴优良率手指
手指背侧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宋氏扁针点穴拔罐验案举隅
手指操
葵花点穴手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全新经络点穴 教你长远赚钱
笔穿手指
手指上诉
什么叫点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