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全责护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7-10-0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精细化满意度质量

刘 翚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 102218)

精细化管理在全责护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刘 翚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 102218)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推动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 于2016年7~12月在泌尿病房开展精细化管理,实行管理人员精细化分工、精细化标准、精细化过程、精细化反馈、精细化绩效管理等具体措施。并对比实施前后6个月护理品质自主查核项目的查核结果;使用医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反馈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管理后,护理品质自主查核项目成绩有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均有较大提升,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可广泛运用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与持续改进。

精细化管理;护理质量;护士

护理质量管理是临床护理管理的核心,但在临床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传统护理管理方式对护理质量的维护及持续改进推动力较小,已明显制约了护理质量改善。而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和基本思想,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其本质意义就在于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1-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7A病房,科别属性为泌尿外科,床位50张;护士22名,年龄22~35岁;本科7名,大专15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1名,护士10名;工作年限>10年2名,5~10年6名,<5年14名。

1.2 方法

2016年7~12月在本科室开展精细化管理,分别从管理人员精细化分工、精细化标准、精细化过程、精细化反馈、精细化绩效管理入手,以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善的目的。

1.2.1 管理人员分工精细化。发挥高能级护士的能动性,调动其积极性参与病房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首先科室高能级护士(N3/N4)通过考核参与到护理质量委员会中,通过科室内委员会职能发挥其管理及改善的作用。护理质量委员会工作内容包含护理品质自主查核、患者满意度调查、出院随访、护理规范修订、护理质量持续改善追踪、不良事件的管理。护士长作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核心,通过临床考核,根据个人能力及优缺点将其分配至护理质量委员会不同的岗位中,设定委员会组长,组长进行工作统筹、人员分工及工作质量把控。除固定的护理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时对质量管理的固定指标进行查核反馈外,每日当班组长同时肩负临床质量把控重任,根据临床工作的动态变化进行护理质量的掌握及评核。

1.2.2 护理质量标准精细化。护理质量完成效果如何,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不同的护士进行护理质量的把控会有不同的效果。为保证护理质量的统一及可评量性,各项护理活动均拟定可进行评量的操作规范及评核表,使人员无论高年资或低年资都能够得到统一的认知,同时能够有有依可循。同时规范及查核表需要定期予以更新修订,流程更改时必须予以修订,若流程未更改的则每两年进行修订一次,以保证临床的适用性。每项规范及查核表除包含流程外,还应包含异常处理。

1.2.3 管理过程精细化。护理质量委员会成员首先根据临床各项操作及制度的查核表进行临床查核,根据其缺失进行临床改善,3日内提出改善措施,7日内进行复评。同时在护理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的评核,使各项管理指标均能够在临床中进行把控。

1.2.4 管理反馈精细化。护理质量管理的各项指标如有不达阈值则需要进行改善;达阈值但有扣分项若涉及原则问题则必须立即改善,若不涉及原则问题要分析其原因。临床改善并非仅口头指导,首先给予其再教育,科室教研人员对其进行规章再学习,若为个人涉及原则问题,应书写辅导记录;持续1周的复查,复查时主要以临床实际操作为主。当下完成复评达阈值后则应于1个月内随机进行抽查。

1.2.5 绩效管理精细化。根据人员日常护理质量成绩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列入科室绩效考核,同时护理质量委员会成员享有绩效奖励。在科室绩效分配细则中,明确规定护理质量管理中以护理品质自主查核结果、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评定标准,根据绩效分配细则进行奖惩,对护理质量查核成绩低于阈值的人员进行绩效惩罚,对于改善达满分人员给予绩效奖励[4]。

1.3 效果评价

(1)采用护理自主查核十六项(给药技术、备血技术、输血技术、急救车管理、预防患者跌倒、药品管理、医疗冰箱使用正确性、成人心肺复苏、除颤技术、静脉输液技术、维护患者隐私、转交接班、血液采集技术、危急值上报、护理文书、分级基础护理)查核表进行临床人员护理质量查核,得出分值。

(2)使用医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出院患者的满意度。

(3)统计2016年7~12月不良事件(给药错误、患者跌倒、管路滑脱、院内压疮)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或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施管理前后评核指标比较

精细化管理实施前(2016年1~6月)与精细化管理实施后(2016年7~12月)评核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管理前后评核指标比较

3 讨 论

目前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以功能制护理转变为责任制护理,关注患者感受、提高护理质量是现在护理工作的重点。传统护理质量评价的评价对象主要是临床护士,评价内容主要是具体的技术指标,评价方式为依照标准或制度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对护理人员进行考试或测评,评价目标是各项目能够达标[5-7]。而精细化管理则通过日常质量改善的持续推进,将临床管理细化,同时本单位创新性发挥责任护士的能动性,使其参与到临床管理中,了解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点,更能使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及护理活动中参与管理、推进质量。本研究以传统的品质监控成绩、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作为评量护理质量的标准,证实精细化管理能良好的推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 陈文亮.企业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与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3:41.

[2] 刘昭君,岳仕鸿,钱 涵,等.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09:54-56+76.

[3] 陈湘玉,谢玮伟,王 毅,等.精细化管理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J].护理管理杂志,2010,09:615-616.

[4] 周惠芳,黄彩芬,赵华殿,等.精细化管理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右江医学,2013,05:739-742.

[5] 杨丽萍,车灵惠.精细化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J].中国医药科学,2012,15:153+164.

[6] 夏旭峰,边秀兰.精细化管理思路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20:248-249.

[7] 葛文娥.精细化护理管理体系的构架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刊,2011,09:1637-1639.

本文编辑:张 钰

R47

B

ISSN.2096-2479.2017.37.140.02

猜你喜欢

精细化满意度质量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质量”知识巩固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