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10-09田从容
田从容
(武汉市中医医院肺病肿瘤科,湖北 武汉 430014)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田从容
(武汉市中医医院肺病肿瘤科,湖北 武汉 430014)
目的 探讨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8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人文关怀),各94例。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焦虑程度缓解状况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恶性肿瘤;护理;人文关怀;应用效果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正逐步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其死亡率较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1]。为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是医务人员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这是一种高于生理与心理层面的关怀。本次研究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8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男54例,女40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3.3±2.3)岁;观察组男43例,女51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5.2±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整个护理工作中采用常规护理流程。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干预护理:(1)关爱。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包括性格、精神等个性特征和生活、职业等社会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有同情怜悯之心,对患者的实际状态及病情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对患者予以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与其开展沟通交流,以便于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减轻其痛苦,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2)博爱。患者除了对疾病的担忧外,还被动地考虑疾病对周围人、工作等的影响,家人、朋友的影响尤为明显,消极的情绪会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医者从医病到医患者上升到医患者的“社会生态场”,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予以关注,还需要对患者及其周边群体的不良心理状态有一定的了解,针对相关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至善。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医流程、良好的诊疗环境以及合理的诊疗保障制度。站在患者的角度体察其感受、帮助、安慰患者等[3],为患者提供温馨的服务。(4)至美。医者的专业技能、仪表言行、服务质量等美感水平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感受,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应维护树立良好的形象,而诊治疾病的同时,更要维护与塑造人体形体美[4]。有些肿瘤患者在化疗或手术后,面临身体残缺、脱发等不良反应,应指导患者佩戴假发或义乳等维护其自尊。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焦虑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基本一致;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差异对照组 94 74.9±3.5 74.9±3.5 6.8±3.5观察组 94 75.6±4.2 43.7±3.1 27.8±3.9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方式,其不但要求护理人员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诊疗疾病,还要求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精心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践行关爱、博爱、至美、至善、慎行的医学人文关怀。本次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的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上有取得了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张海燕,李瑞星,张荣泽,等.人文关怀护理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情绪干预研究[J].河北医药,2011,10(8):105.
[2] 陈秋铭.《黄帝内经》医德观探析[J].光明中医,2007,22(6):1-3.
[3] 张大庆.论医学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4):20-24.
[4] 秦敬民.医学美学思想的辩证发展论衡[J].中国校外教育,2008,(S1):520-521.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37.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