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用于社区儿童肺炎中的防治效果
2017-10-09白卫兰
白卫兰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枣庄 277300)
・儿科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用于社区儿童肺炎中的防治效果
白卫兰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枣庄 277300)
目的 探析在社区儿童肺炎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社区接受儿童肺炎9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45例利用社区常规肺炎护理,观察组45例选择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7.78%。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用于社区儿童肺炎中能够改善患儿病情,降低肺炎发病率,值得广泛应用。
社区;儿童肺炎;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
儿童是肺炎的高发人群之一,多种病原菌都可能导致肺炎的发生,肺部湿罗音、发热、气促、呼吸困难、咳嗽是儿童肺炎的重要症状。儿童由于抵抗力较弱,如果肺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导致患儿死亡[1]。本研究具体分析针对社区儿童肺炎,通过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社区接受儿童肺炎90例参与研究。将其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2~8岁,年龄平均为(4.2±1.3)岁;对照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1~8岁,年龄平均为(4.5±1.2)岁。2组基本资料中的性别、年龄各项内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按照常规社区肺炎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定期为患儿进行肺部检查,叮嘱患儿家长一些生活注意事项。观察组则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主要是将护理服务开展的地点转移到家庭,家长是护理实施的主体,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护理,更能够保证依从度,具体内容如下:
1.2.1 家庭预防护理
家长要为患儿准备易消化且具有均衡营养的食物,鼓励患儿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尽是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指导患儿多喝水,也可以用新鲜果汁以及牛奶代替,因为小儿缺乏良好抵抗力,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做好患儿保暖工作,避免着凉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家长在患儿病情痊愈期的初期,应该尽可能不要外出到人群聚集地,防止二次发生感染。家长要遵医嘱接受计划免疫,防止出现百日咳以及麻疹等疾病。家里要保证空气清新、流通,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帮助患儿形成良好作息习惯。
1.2.2 家庭肺炎护理
护理人员要告知家长,如果患儿疾病发作,必须去医院接受正规处理,假设没有出现严重症状,不要随意应用抗生素,防止出现不合理用药或者耐药性。假设患儿体温升高但是不足38.5℃,没有出现惊厥症状,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帮助患儿降温,选择毛巾沾医用酒精后帮助患儿擦拭身体,也可以用毛巾沾冷水敷额头。疾病会消耗患儿机体能量,所以家长必须保证患儿营养的充足供应,假如患儿有食欲不振情况,可以保持少量多餐方式饮食。护理人员要指导家长正确叩击患儿肺部,帮助有效排出痰液。
1.3 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评价:治愈:患儿经护理后发热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咳痰恢复正常,临床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有效:患儿经护理后体温恢复正常,发热基本缓解,临床各项指标检测接近正常水平;无效:患儿经护理后临床各项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更加严重,患儿需要入院接受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比较两组护理后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 S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7.78%,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症状
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临床各项症状改善情况(±s,d)
表2 两组临床各项症状改善情况(±s,d)
分组 例数 退热 咳嗽消失 肺部湿罗音消失观察组 45 2.12±0.54 3.45±1.05 4.40±1.08对照组 45 4.38±1.56 6.37±1.52 7.57±1.63
3 讨 论
儿童肺炎发病较急,患儿会伴有气促以及发热症状,部分患儿在患病期间食欲会下降,精神状态较差,对患儿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针对社区儿童肺炎患儿,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改变了以往患儿接受护理的场所,护理实施的主体也从护理人员变成了家长,因而患儿的依从度能够得到明显提升,是加快患儿病情恢复,促进患儿痊愈的重要方法[3]。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主要强调护理人员与家长的良好配合,护理人员首先要做好家长的护理指导,使家长掌握儿童肺炎护理的有效方法[4]。另外在护理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定期随访,了解家庭护理开展情况,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相应指导,保证家庭护理开展的正确性。
本研究对观察组儿童肺炎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接受社区常规肺炎护理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较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7.78%明显更高(P<0.05)。
综上所述,在社区儿童肺炎护理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以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升肺炎治愈率,提升护理有效性,值得推广。
[1] 周淑艳.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8):2232-2234.
[2] 王春华.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肺炎患儿疗效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5(33):307-308.
[3] 安照辉,叶 琴,陶 静,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9):1203-1204.
[4] 王 玲.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2):115-116.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2
B
ISSN.2096-2479.2017.37.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