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心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

2017-10-0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垂体瘤心理障碍出院

付 敏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昆山 215300)

认知心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

付 敏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昆山 215300)

目的 研究认知心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有心理障碍的垂体瘤患者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住院宣教,观察组给予认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有心理障碍的垂体瘤患者的护理当中,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焦虑抑郁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认知心理干预;垂体瘤;心理障碍;影响研究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认知心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选取了于我院就诊的垂体瘤患者90例,以其作为分析对象,其中观察组给予认知心理干预,在临床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有心理障碍的垂体瘤患者90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现根据入院编号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50.6±2.9)岁;对照组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48.9±3.6)岁。经过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住院宣教,即在入院以后、术前以及术后的第一天,还有出院当天,根据垂体瘤术前术后普通护理进行科学的宣教。

观察组给予认知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护士在患者入院之日开始,便积极热情的接待患者和自我介绍,以此让患者了解与自己对话、互动人的身份,并将患者可以获得的帮助和解答明确的告知患者,帮助其熟悉周边的环境,进而有助于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尽快适应医院的节奏与生活,心理上的恐惧感和陌生感能够及时消除,在此基础上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给予其足够的心理支持,让其感受到温暖,安全感也会倍增,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1]。

第二,在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以此将患者各方面的信息充分的获取到,诸如心理状况和生活行为等;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了解,使其将错误的认知改变,紧张、焦躁以及不安的情绪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舒缓。

第三,综合评价患者,有针对性的制定干预计划。

(1)对患者进行积极的鼓励,使其能够将患者的主观感受充分的表达出来,诸如内心的担心和不愉快都能够主动告知护士与亲人,而护士应该认同和接受患者的各种体验。

(2)教会患者学会腹式深呼吸等方式的方法,通过膈肌的升降来带动呼吸,确保其能够以一种平静、均匀、舒缓以及轻松的方式进行呼吸[2],针对抑郁症患者来说需要鼓励同房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彼此之间进行互相鼓励与帮助;住院期间,尽可能的让患者自理,使其能够促进自我效能的不断增加,对于患者所取得的进步,给予积极的鼓励。

第四,科室需要安排专门的护士对全部的患者进行随访,通过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以此来及时的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而有助于正确认知的形成[3]。

1.3 观察指标

利用HADs(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更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采用X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比较(±s)

抑郁入院 出院 入院 出院观察组 13.35±3.66 6.82±3.81 12.60±3.80 7.27±3.52对照组 12.30±3.62 11.47±4.42 13.56±3.80 12.36±5.09 t 1.2067 4.7142 1.0568 4.8659 P>0.05 <0.05 >0.05 <0.05组别 焦虑

3 讨 论

垂体瘤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受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影响,患者会出现非常严重的诸如肥胖、肢端肥大、不孕不育等生理和心理问题,为此必须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以此来有效控制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4]。经过本次研究,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进行有心理障碍的垂体瘤患者的护理当中,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焦虑抑郁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 严忠慧,陆新芬.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指标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11(02):196-198.

[2] 张晓琴,谢露颖,肖甫尔•娜仁才才克,秦泽红.认识心理护理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的干预作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0(18):231.

[3] 陈利英,钱莉萍,葛学娣,邹丽华,罗 惠,陈恩萍,施建国.舒适干预对严重交通伤患者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1,31(06):467-469.

[4] 林 磊.认知行为干预对垂体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0(53):10581+10583.

本文编辑:吴宏艳

R737.33

B

ISSN.2096-2479.2017.37.44.02

猜你喜欢

垂体瘤心理障碍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突然闭经警惕垂体瘤作祟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
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护理路径的应用探析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