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护理中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意义分析
2017-10-09周菊花
周菊花,俞 玲*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无锡 214000)
慢性胃炎护理中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意义分析
周菊花,俞 玲*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无锡 214000)
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护理中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将50例患者依据单双号分为2组,25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加强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率(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0%(P<0.05),生活质量组间进行对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 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促进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率的提高,改善不良行为习惯,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慢性胃炎;健康教育干预;护理
慢性胃炎存在反复性[1],分析原因在于患者的不良日常生活习惯[2],因此需加强健康教育来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胃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间,按照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有25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范围25~57(43.24±1.75)岁。病程在(1~12)年,平均病程(5.89±2.01)年。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7例,慢性糜烂性胃炎8例,慢性增厚性胃炎10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范围26~58(43.32±1.81)岁。病程在(1~11)年,平均病程(5.93±2.06)年。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慢性糜烂性胃炎9例,慢性增厚性胃炎8例。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之间对比基线资料方面差别不大(P>0.05)。
1.2 方法
为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对照组),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并进行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
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对慢性胃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具体操作包括:掌握患者的文化程度,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将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病因、治疗手段等疾病相关知识详细告知患者,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将药物使用方法、时间、剂量等信息贴于明显位置,叮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用药;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使患者认识到健康日常行为习惯对疾病改善的重要性,叮嘱患者食用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时多餐,禁食刺激性、生冷食物以及暴饮暴食、抽烟饮酒。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采用本院自拟的知识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为完全掌握(90~100分)、部分掌握(60~89分)、未掌握(60分以下),统计完全掌握+部分掌握例数。
(2)运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对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个维度的总分均为一百分,生活质量优的标准为分值高。
1.4 统计学处理
将计数资料--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计量资料--生活质量录入到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用%(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s)(t检验)进行表示。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的标准为P值小于0.05。
2 结 果
如表1数据所示,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92.00%)同对照组的差值为24.00%,数据对比存在高度差异(P<0.05)。
表1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对照(n,%)
由表2数据所示,慢性胃炎患者组间对比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项生活质量得分,明显是观察组优势更加明显(P<0.05)。
表2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对照(±s,分)
表2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对照(±s,分)
组别 躯体功能 物质生活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n=25) 86.93±5.74 89.65±5.82 88.76±6.24 89.71±4.67对照组(n=25) 75.82±5.63 80.16±3.75 76.65±5.96 77.52±5.46
3 讨 论
慢性胃炎是由急性胃炎发展而来,以食欲减退、酸反流、腹隐痛为主要临床症状[3],根治存在较大的难度,提高慢性胃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其依从性,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在本次研究中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针对性、个性化的将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在使患者正确认知疾病的同时,能够使患者自主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4],进而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健康教育干预还能够创建和谐的医疗氛围,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升自身生活质量。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与对照组的差值为24.00%,对比数据差别较大(P<0.05),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项生活质量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田秀珍、高丽芳[5]在《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效果分析》一文中提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的健康组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3.02%,同本文数据相差不大,说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干预是改善慢性胃炎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有效措施,应用在临床中的前景广阔。
[1] 张春梅.健康教育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129-130.
[2] 时东光.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22):4667.
[3] 孙 燕.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46):9195.
[4] 陈海勤,彭小会,吴发庆.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5):4984-4985.
[5] 田秀珍,高丽芳.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6):37,39.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7.38.02
周菊花(1989-),女,江苏江阴人,本科,护师 通讯作者:俞 玲,女,主管护师